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8月24日,自然资源部安委办副主任陈志刚一行到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调研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调研组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验资料、询问交流等方式对青岛海洋所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调研与指导。一是对青岛海洋所即墨区东部基地建设工地与市南区办公基地进行了现场查看;二是听取了青岛海洋所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进行了座谈交流;三是对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记录档案材料进行了查证。重点调研了自然资源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包括“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暑期与汛期、危化品、消防、应急管理、重点部位人防、物防、技防,以及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等内容。

    调研组对青岛海洋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青岛海洋所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基础管理工作存在颇多亮点。一是逐级落实安全责任,脚踏实地履行职责;二是安全管理有制度,安全作业有规程;三是坚持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与管控整治相结合,卓有成效;四是安全管理不留盲点,内业与外业并重;五是重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效果显著。同时,调研组对青岛海洋所下一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座谈汇报
     

    检查实验室
     

    检查试剂
     
    自然资源部安全生产督导组到青岛海洋所调研指导工作

    根据地调局要求和地质所《“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安排,2018年6月15日上午,地调局地质所党委书记作题为《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公开课,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集中观看《生命至上、科学救援》,《隐患直击》等警示录像片。

    公开课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带领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学习:一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如何抓好安全生产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学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把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既是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经验,也是我们今后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遵循。二是分析全国、地调局和地质所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三是要求全体职工同心聚力地做好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国家、单位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会议要求:一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将安全生产上升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二是认真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实施办法》和局的贯彻意见。三是层层传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四是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确保野外安全。五是加强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整改、基地管理、以及大型仪器设备搬运中的安全生产工作。六是落实安全生产经费,确保技防设施、安全生产设施建设投入到位。七是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特别是针对新职工、新学生的培训,做好安全生产月的各项活动。

    会议强调,2017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形势总体平稳,但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部分职工安全意识仍然淡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到位,野外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野外交通管理还需加强,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同时重申,地质所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以野外和基地安全生产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安全制度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有序开展野外用车、基地安全、北斗终端使用等专项整治,保障投入、强化培训,抓好检查,保证实现安全责任目标,保障科研地调事业的发展。

    地质所举办安全生产公开课

    图为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

     

    图为四川省地矿局组织的地灾排险队伍在灾区开展地灾隐患排查。杨建 王泽 摄

    “10·11”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全力协助指导地方抓紧救灾减灾,妥善做好群众转移和避险安置工作,科学制定方案,全力排除堰塞湖险情,同时全面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监测预警,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月12日,自然资源部派出由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殷跃平带队的专家组,联合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相关技术人员,在灾区一线协助地方抢险救灾,全力排查次生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系统专家组和技术人员抵达灾区后,立即召开应急抢险工作部署会,要求全面摸清灾区已有地灾点以及新增地灾点情况,评估地灾隐患点影响范围,为各级政府划定危险区范围、规划群众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等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会议要求,一是与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赴藏监测组取得联系,协助其尽快抵达灾害现场开展三维激光扫描等实时监测工作;二是部署对滑坡体及上下游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及临时避让安置点评估;三是尽快编制滑坡体初步评估报告,全面完成受威胁的德格县、石渠县、白玉县、巴塘县、得荣县泄洪后水面以上50米范围内的影响评估,并在48小时内提供初步成果;四是收集相关气象、水文数据,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截至14日20时,四川省地矿局所属多个单位,分别承担了四川、西藏两省区6个县的地灾隐患点巡排查、安置点安全评估和遥感解译工作,并已取得部分成果。

    其中,华地公司派出15人,携带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在西藏江达县开展沿江排查和滑坡体详细调查,并在四川巴塘县、得荣县开展排查。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与909队联合派出12人,在西藏芒康县和四川石渠县开展排查,目前石渠县已完成3个乡42处地灾点和1处临时安置点的地灾隐患排查。该局地质集团公司派出3人,为西藏现场指挥部提供技术服务及其他工作。915队派出17人,在四川德格县和西藏江达县开展排查,目前德格县累计完成60灾害点、2个安置点和3个人口聚集区排查,江达县复核1处泥石流。该局西南大地工程物探公司派出4人,在西藏贡觉县3个乡镇开展排查。省地调院派出6人,分别开展滑坡发生前后卫星数据的遥感解译工作,并于12日、13日将成果发送至国务院办公厅值班室、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和甘孜州国土资源局。

    据在灾区排查的915地质队技术人员梁宁表示,排查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山体长年积雪,这几日一直下着小雨,沿江道路大部分被淹没,14日早晨开始下起大雪,给当前排查工作带来了困难。下一步,排查队伍将努力克服困难,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殷跃平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堰塞湖西藏一侧的山体发现裂缝,但从专业角度看,不是一整条贯穿的裂缝,而是断断续续的状态,大概长300米,宽50厘米左右,下错深度有1.2米。通过研判发现,这个裂缝是在滑坡的滑动过程中形成的牵引式裂缝。不稳定的坡体体积大概为150万立方米。根据研判,目前局部发生滑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整体下滑可能性还不算很大。

    殷跃平介绍,专家们推演了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如果裂缝导致再次山体滑坡,将会以碎屑的形式洒落在现有的坡体,不会形成大规模的滑动,不会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也不会加剧堰塞湖的险情。目前,整个堰塞湖泄洪情况良好,主要采取自然泄洪,没有设备、人员在下面,人员安全是可以保障的。

    殷跃平用两个数字对比说明:这次险情的堰塞体有2400万立方米,而目前裂缝涉及的不稳定山体只有150万立方米,哪怕这些山体全部滑落,再次阻断江面的可能性也很小。不过对两岸山体的监测不会放松,预计未来几天还有激光探测、卫星定位等设备投入其中。

    此外,应急管理部会商指出,虽然当前形势总体平稳,但仍要高度重视各种潜在风险,做最坏打算、最充分准备,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做好滑坡山体上方裂缝监测和边坡稳定性监测;要高度重视下泄河水对下游桥梁、工程等可能造成的影响,防范水位快速下降可能导致的崩岸、滑坡等灾害发生;川藏两省(区)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布安全警示和紧急避险提示,继续做好周边群众和工作人员的疏散转移工作,确保不发生因滞留或擅自返回危险区域导致伤亡。

    据悉,13日22时左右,金沙江堰塞湖自然泄流以来的最大洪峰已进入云南迪庆州境内,当地江水上涨。14日11时,洪峰进入丽江市玉龙县境内。截至14日下午3点,迪庆共转移群众9000多人。

    自然资源系统全力排查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地灾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