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6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海南生态文明试验区综合地质调查团队代表 张彦

    2017年2月14日,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了2016年度成果交流会,迎来2017新年伊始的首场大型业务交流盛宴。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院士,发展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和特邀专家吴必豪、邓军、李裕伟、肖庆辉、张彦英、王瑞江、乔德武,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副司长杨尚冰以及办公厅、科技司、规划司、开发司,地调局办公室、总工室、财务部、基础调查部、资源评价部、水环部、科外部、装备部、人教部、机关党委相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勇在致辞中对部、局、专家及相关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全面总结地调百年、深化服务国家战略之年,也是发展研究中心积极进取,支撑有力,锐意改革的一年。一年来,发展研究中心在部、局党组领导下,紧密围绕支撑服务国土资源和地质调查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参谋、支撑、服务”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同时,2016年也是发展研究中心出成果、出人才、文明创建上台阶的一年,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会加强发展研究中心业务成果交流与宣传,促进转化应用与服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业务部团队建设,提高中心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好的发挥 “参谋、支撑、服务”作用。

    本次会议共有10个成果参加了汇报交流,这些成果是在发展研究中心5大业务板块业务交流基础上,选送的代表性成果。报告内容包括世界能源转型背景下的地质调查工作建议、地质资料数据在线服务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地质资料智能库房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新一代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研究进展、地质大数据支撑平台架构与建设实践、南美两洋铁路沿线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图集编制进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潜力与矿业投资风险评估、整装勘查基础地质调查与潜力评价进展与成果、勘查活跃程度指标在区域矿产勘查进展评价中的应用—以整装勘查区为例等。汇报人准备充分,成果汇报内容丰富,有详实的数据分析,覆盖面广,拓宽了研究思路,与会领导和专家现场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并作精彩点评和指导。另外,本次交流会展出的展板、地质图件、专著等丰富多彩,吸引了与会领导与专家驻足观看,有力推动了业务成果交流。

    与会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心业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交流气氛活跃。本次交流会有效促进了中心各业务部科研团队建设及业务部间“百花齐放、互通有无”的良好学术氛围。本次成果交流会将根据现场评委和职工投票最终评选出5个优秀奖。

    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报告会自2009年开始,今年是第八届年度成果交流会,已经成为发展研究中心成果汇报、业务交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据悉,为提高发展研究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和支撑与服务能力,在本次会议上按照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面向国土资源部各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各部室以及特邀专家和学术顾问现场进行了顾客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从发展研究中心五个业务领域以及队伍与业务能力建设、文化建设与影响力等七个方面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发展研究中心满意度较去年有所提高。

     
     
    成果交流会现场 
     

    专家提问 

    专家提问 

    汇报人
    成果展示
     
    资料展示
     
    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成果交流会成功召开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的指示下,2015年9月14日-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组织了中加合作地质填图野外现场研讨会。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的15位地质专家在东天山-北山地区进行了地质填图踏勘和野外现场研讨,重点考察了东天山-北山各主要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特征,考察了部分铁、铜镍矿床、矿点,共同分析了制约找矿突破存在的基础地质问题,并集中交流了中、加两国地质填图理念、技术方法、合作方式、人才培养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在7天的考察和研讨中,双方围绕现代地质填图取得了以下共识:

    一是地质填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制约资源、环境、灾害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通过填图,客观填绘地层、岩石、构造地质体,提升对区域地质的认知,进而服务于地质找矿、环境保护和灾害治理。

    二是地质填图一定是调查、研究的紧密结合,地质体填绘及其相互接触关系的准确认知既是调查也是研究,主要地质体时代、沉积环境、构造环境、形成演化过程等属性的认知更需要野外详细调查和室内的深入研究。

    三是开展国际地质填图合作很有必要。通过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吸收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促进我国地质填图的进步,同时可以展示我国独特、复杂的地质特征和填图人员的优势,不断增加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影响力。

    四是地质填图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了对于核心骨干,采用地域固定、长期积累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区域人才成长;同时,与大学合作,引入学生从事地质填图,并完成学位论文,既夯实了学生野外一手资料收集的能力,又训练了其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地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加地质填图野外现场研讨会的举办,为开启两国区域地质调查领域合作初步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促进我国地质填图的革新,有助于聚焦资源、环境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有助于提升服务社会和地质科学的能力和水平,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林寿发教授、加拿大地质调查局Cees van Staal 高级研究员、西安地调中心王涛副主任、地科院地质所所长助理计文化、地调局基础调查部张志勇处长、王洪亮主任助理、武汉地调中心所长助理李建星、南京地调中心区调主管张彦杰、成都地调中心王保弟、天津地调中心滕学建、沈阳地调中心江斌、地科院地质所贺振宇等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野外现场研讨会。贺振宇博士及其团队具体组织了活动,西安地调中心调集了车辆,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中加合作地质填图野外现场研讨会圆满结束
      2015年2月9日,发展中心召开了2014年度成果交流会,迎来2015新年伊始的第一场业务交流盛宴。中国地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部高咨中心主任、中国地调局原局长孟宪来,中国地质科学院李廷栋、肖序常院士,发展中心学术顾问和特邀专家方克定、李裕伟、张彦英、王保良、肖庆辉、姜作勤,地调局计财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申勤、装备部主任韩英哲、人教部主任赵琦,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王瑞江、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赵先良、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书记兰平和、中国地质图书馆馆长刘延明,国土资源部调控司、规划司、国科司、勘查司、储量司,地调局办公室、总工室、财务部、基础部、资源评价部、水环部、科外部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发展中心主任严光生,党委书记邓志奇等中心全体领导和职工,实物地质资料中心部分领导和业务人员共约1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发展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主持。

      发展中心主任严光生在致辞中对部、局、专家及相关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2014年是发展中心积极进取的一年,是认真贯彻落实部党组“五个服务”要求、局党组“三个坚定不移”、大力推进结构性战略调整的一年,也是发展中心出成果、出人才、文明创建上台阶的一年,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会实现中心内部成果共享升华,促进业务部团队建设,提高中心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使中心业务更好更快的发展,并向全体与会代表拜早年。

      本次会议也是在5大业务领域前期举行的分会场交流基础上,5个部门各推选2个,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也推荐了1项成果参加;共11个成果参加了汇报交流。报告内容包括地质信息服务顶层设计探讨、中国地质调查局境外地质调查十年成果与展望、关于全球能源资源治理的思考、老矿山找矿进展成果与启示、智能地质调查三维地质图建模技术研究进展、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工作新进展、渤海湾盆地油气钻井数据库建设、阿根廷西北部地区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与应用、新常态下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全国整装勘查成果与进展、中国地质调查局门户网站开发与建设等。

      参会专家和领导还对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并作精彩点评和指导,交流气氛活跃。本次交流会有效促进了中心各业务部科研团队建设及业务部间“百花齐放、互通有无”的良好学术氛围。

      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中国地质调查报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记者的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据悉,发展研究中心年度成果报告会源自2009年度,今年是第六届年度成果交流会,已经形成一个品牌,影响较大,成为发展中心成果汇报、业务交流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大家每年期盼和寄予厚望的一次盛会。本次会议的主要特点就是强化成果,淡化项目工作进展,会议将根据领导专家和职工投票选出5个优秀成果奖。本届成果交流会也是分两场,本次会议是第一场,第二场是青年专场,拟在春节后举行。


    成果交流会现场


    成果交流会开幕式


    提问讨论

    发展中心2014年度成果交流会成功召开

        为提升华东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水平,更好地为成矿带的矿产工作提供基础,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的统一部署,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于2010年7月29日至8月4日在浙江金华成功举办“华东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培训班”。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浙江省地质调查院相关领导出席了培训会议,来自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各省地调院和浙江省水文队、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华理工大学、南京地调中心等单位的有关专家、业务主管和项目负责、技术骨干等逾80多人参加了培训。会议由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承办。

        在开幕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副巡视员、区调处长翟刚毅就当前区调工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任务和如何做好成矿带区调工作以及“十二·五”区调工作设想等方面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对举办此次培训班的及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鼓励学员抓住机会认真交流、勤奋学习,努力使华东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上一个台阶。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邱鸿坤副处长和浙江省地质调查院龚日祥院长对如何班好培训班提出了具体要求。

        培训采取室内教学和野外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华东地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9位一流专家,结合当前区调工作发展、华东地质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教学交流。内容涉及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内容、要求、方法等方方面面。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程光华做了《区调现状与成矿带填图要求》、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陶奎元做了《火山岩地区研究与填图方法》和《雁荡山地貌及其白垩纪火山地质学意义》、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楼法生总工做了《地质构造调查方法》、安徽省地矿局江来利博士做了《变质岩区填图中应注意的问题》、江西地调院衷存堤主任做了《陆相红盆区1:50000区调填图方法》、福建地调院马金清副院长做了《填图路线剖面测制与找矿工作方法》、南京地调中心骆学全做了《成矿区带区域地质调查中的矿产地质工作要求》、浙江地调院汪庆华总工做了《侵入岩区地质调查的有关问题》、南京地调中心张彦杰做了《野外数据操作及实际材料图、编稿原图、空间数据库制作和资料汇交要点》的讲解。授课结束后,与会代表就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有关技术要求、填图方法、成果提交等问题进行了为期半天的研讨,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郭坤一副主任对本次培训进行了总结。野外教学重点对浙江省陈蔡群变质岩、钦杭成矿带有关地质问题进行野外教学考察。

        通过培训,参加人员更新了知识,加深了理解,交流了技能,对进一步提高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质量,推进基础地质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参加培训的学员普遍认为,这次培训针对性强,内容充实,非常及时,受益匪浅,为更好地完成地质调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华东地区成矿带区调技术方法培训班”在浙江金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