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牡丹江中心”)开展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号召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守护人类共有的绿色家园。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室分别在延吉市人民公园和伊春市北山公园开展了科普宣传活动。在延吉人民公园,向当地群众普及了地球科学知识,从地学角度讲解岩、土、水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推动生态系统演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岩、土、水的保护意识。在伊春市北山公园,科普人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锌元素在人类生产生活和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重点向群众讲解锌元素在参与自然界物质循环、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稳定、解决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恢复等方面所具备的潜力与优势。

    生态地质调查室分别在牡丹江市绥阳镇文化广场和集贤县七星广场开展了科普宣传活动。在绥阳镇文化广场,科普人员联合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紧紧抓住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两条主线,紧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这一主题,向驻地公众科普绿色勘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在集贤县七星广场,科普人员联合双鸭山矿业公司东保卫煤矿,通过视频展示、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公众介绍石墨资源的特征、分布、开采现状及广阔应用前景等,同时,倡导企业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将环保理念全面渗透到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中,努力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石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在本次科普宣传活动中,牡丹江中心科普人员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形式多样、讲解通俗,营造了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激发了社会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下一步,牡丹江中心将继续履行公益性单位职责,通过撰写科普文章、举办科普活动等方式持续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地质力量。

     

     
     
    保护自然生态 共享绿色未来

    11月19日,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称“中心”)2017年度技术委员会会议在郑州召开。

    会议听取了中心主任对中心2017年运行情况的总结汇报,对2017年度中心创新人才进行了遴选,并重点从中心的定位、方向、目标和人才建设等方面对中心“十三五”创新方案的初稿进行了研讨。

    会议指出,2017年度,中心运行良好,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实现了实施有目标、行动有要求、结果有成效,中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成果质量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明显。同时,会议强调,中心“十三五”创新建设方案的编制“事关重大”,还需根据委员和专家意见,认真梳理和凝练中心定位、目标和方向,瞄准更高层面,提升中心格局,加强人才培养和原始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加快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在科技部改革的关键节点上做好中心“转型”。

    会议还听取了中心拟申报国家级、部级奖励项目成果的汇报和企业代表发言,就非金属矿行业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进行了交流。

    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原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延吉生处长、中心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冯安生所长及来自中国地科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河南新首钢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30余位委员、专家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