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6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8年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通过广泛调研,精准对接需求,依托“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能源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支撑服务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显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地质潜力调查。在区内新发现沉积型稀土、黏土岩型锂矿等新类型“三稀”资源找矿靶区5处,提交新发现矿产地3处,新增稀土资源量100余万吨,新增氧化锂资源量7.72万吨,计划向毕节市人民政府提交矿业权设置建议3处,向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提交矿业权设置建议1处。

    二是技术经济调查。通过新类型“三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形成了沉积型稀土“预焙烧处理—选择性浸出”稀土综合利用技术方法,稀土综合回收率达90%以上;初步建立了黏土岩型锂矿选冶联合工艺流程,锂矿综合回收率达80%以上。

    三是地质环境调查。查明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评估和预判了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现状和发展趋势,优选了适合“三稀”资源绿色勘查开发的优势区域。

    四是成果转化。已完成贵州赫章县猪拱塘铅锌矿选冶流程试验,提高了铅锌矿中伴生的“三稀”元素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提升了地方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稀土、锂矿的找矿方法及综合利用技术成果已经得到了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毕节市人民政府、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有望在年内实现成果转化。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目前,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赫章县、纳雍县尚未脱贫摘帽。5月5日,项目组全面展开了野外工作,预期在6月下旬,将陆续向当地政府移交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地质找矿及综合利用技术成果正在将乌蒙山区以煤、磷、铅锌等为主的能源矿产资源格局,转变为以稀土、铅锌、锂等战略性关键矿产为主的优势矿产资源格局,助力决胜乌蒙山区脱贫攻坚。

    微信图片_20200520085555 

    野外工作组在毕节市威宁县集结

     

    微信图片_20200520085822

    成都综合利用所贵州项目组为地方矿山企业解决找矿难题

    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脱贫攻坚

    地球深部上地幔的氧化还原状态控制着岩石的部分熔融,同时影响变价元素、亲铜元素的价态和挥发分的形成,其与岩浆起源、成矿作用乃至大气圈的演化密切相关。例如青藏高原发育大量后碰撞斑岩铜矿床,其形成被认为与幔源超钾质岩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前,多数构造环境下的上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约束,如俯冲带的楔形地幔通常是相对氧化的(ΔFMQ = 0 to +3),而克拉通地幔(ΔFMQ = −4 to −2)和大洋地幔(ΔFMQ = −1.2 to −0.4)是相对还原。相比之下,造山带之下的上地幔氧氧化还原状态研究程度较弱,有关造山带之下的上地幔逸度(fO2)数据较少,且变化范围较大(ΔFMQ = –4.5 to +2.6),影响造山带上地幔fO2变化的机制也尚未得到很好的限定。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杨志明研究组选择青藏高原南部后碰撞(~25-8 Ma)超钾质岩中的二辉橄榄岩包体开展详细研究,首次报道了喜马拉雅造山带之下的上地幔fO2,以及超钾质岩浆从地幔源区到浅部地壳上升过程中的fO2变化。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暗示,后碰撞时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幔高fO2,有利于Cu、S等成矿物质从深部到浅部地壳的迁移,这可能是青藏高原大量发育后碰撞斑岩铜矿的关键。

     

    图1. 藏南后碰撞超钾质岩及其内地幔包体的ΔFMQ vs. T (A)、P (B)和全岩Mg# (C) 图解

      研究表明,二辉橄榄岩包体的fO2范围为ΔFMQ = +0.5 to +1.2(图1A,B),指示藏南~25-8 Ma时岩石圈地幔相比克拉通和大洋地幔更加氧化,大致落在俯冲带楔形地幔的fO2范围内。矿物学证据显示,源自俯冲于藏南陆壳之下的新特提斯洋壳和印度陆壳的富水流体和/或熔体对藏南岩石圈地幔的交代作用,很可能导致了其fO2的升高。此外,超钾质岩浆在从56km的古深度上升到15km的过程中,ΔFMQ从+0.8升高至+3.0(图1C)。这一fO2从深部到浅部过程的升高规律,与深部粗面安山质岩浆至浅部粗面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钛铁矿、硫化物和橄榄石含量降低等规律一致。因此,结晶分异作用,这一壳内岩浆演化过程,很可能导致了幔源岩浆fO2的变化,幔源岩浆fO2不能简单用来代表其源区氧化还原状态。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著名地学期刊《Geology》上(Li, W.K., Yang, Z.M., Chiaradia, M., Lai, Y., Yu, C., and Zhang, J.Y., 2020. Redox state of southern Tibetan upper mantle and ultrapotassic magmas, Geology, doi: 10.1130/G47411.1)。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30/G47411.1

    地质所青藏高原南部上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和超钾质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