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土资源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矿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将于9月23日至25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

    2017年9月14日上午10点,国土资源部召开2017年国际矿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于洪奇 摄 徐晓婧 编)

    大会围绕“弘扬丝路精神,共促矿业繁荣”主题,积极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指引,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型、改革引领型、绿色安全型、包容共享型、开放互利型矿业建设,加强全球矿业界的联系合作,打造全球矿业命运共同体,携手推动矿业繁荣发展。

    大会由重要活动、高峰论坛、矿业博览会3大部分组成。高峰论坛设置沿袭“1+4”模式,即1场主题论坛和4场高层论坛(企业CEO论坛、国际矿业部长论坛、国际地质调查局长论坛和“一带一路”矿业合作论坛),同时举办各类专题论坛42场,就全球矿业形式与政策、矿业投资与金融、矿业勘探与开发、矿业绿色发展等专题进行研讨,组织国内外矿业合作项目的推介、洽谈、交流和签约等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内外矿业企业开展实质性项目合作。

    大会同期举办的国际矿业博览会,将有来自世界主要矿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展团以及矿业公司、矿山设备公司、技术服务公司、投融资机构及评估咨询公司等参展,参展商近600家,展览面积3.8万平方米。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亮点和特色更加突出。一是主题和论坛进一步聚焦热点。首次设置“一带一路”矿业合作论坛,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矿业合作。二是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更多国家政府部门、矿业企业及国际组织和机构积极参与大会。商业性论坛更加丰富,矿博会展公司与中国黄金协会共同举办“黄金之夜”冠名活动;首次设置行业会长沙龙,邀请各行业会长参会发言。开设专业观众专属注册通道;优化网站服务功能。三是矿业合作进一步务实推进。大会期间将正式成立中国矿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推进矿业国际产能合作。

    大会得到国际矿业界积极响应。将有来自全球60个国家(地区)的10000余名国内外代表参会参展。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千多名代表注册参会,其中国外代表近700人。预计会议召开时注册代表将达5000人。加拿大、苏丹、马里、乌干达、尼日利亚、阿根廷、秘鲁、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10多位矿业部长或副部长将应邀出席大会。世界银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上海合作组织、摩根大通、国际镍业协会、麦肯锡咨询公司、英国商品研究所、乌克兰储量委员会、民生银行研究院等国际组织和国外重要矿业公司、金融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高层管理人员将应邀出席。

    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黄金集团、中国铝业公司、紫金矿业集团、山东黄金、山西焦煤集团、盛屯矿业等大型企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将出席会议。

    天津市筹委会24家成员单位积极分工落实,在大会安保、交通、接待、住宿、卫生、志愿者服务等方面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2017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即将开幕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 “胶东矿集区三维结构与定位预测” 课题年度进展汇报交流会在山东省莱州市莱州宾馆顺利召开。“胶东矿集区三维结构与定位预测” 课题组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克服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在胶东变质基底年代学,控矿构造地质研究,焦家金矿带大地电磁测深、地磁测量,二维地震剖面测量与解译,焦家、新城、三山岛、夏甸等典型矿床研究,胶西北地区三维初始地质建模与金矿预测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论文发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

    会上,课题负责人李俊建研究员对胶东课题执行情况和成果进展进行了总体汇报,各专题负责人就胶东变质基底对金成矿作用的制约研究、焦家金矿带成矿系统的深部过程与成矿机理、胶东矿集区三维建模与金矿定位预测、胶西北地区三维结构与金矿定位预测、胶东西北部金矿集中区典型控矿构造解析、胶西北部地区深部构造格架研究、胶东招远夏甸金矿地球化学与矿床成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专题汇报。随后,课题组对课题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资料共享、学术交流、成果出版等进行了交流,就各课、专题拟解决关键地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部署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会议对各专题2018年的研究重点和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期间,会议还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杨立强教授、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李洪奎研究员分别作了胶东型金矿-关键问题与初步思考和胶东金矿成矿系列研究的学术报告。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课、专题负责人及项目骨干近3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胶东矿集区三维结构与定位预测课题2017年取得阶段性...

    “穿透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首批立项项目之一,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近日,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学求研究员带领课题组骨干人员实地考察了山东三山岛和焦家两大金矿区,对该区野外工作方案进行了现场确认和踏勘部署,标志着该项目野外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项目共设置了九个课题,主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选择胶东、小秦岭蚀变岩型金矿,紫金山、大宝山、通江岭斑岩型铜矿,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系统性开展地表土壤和钻孔岩芯取样分析,研究元素垂向迁移机理,建立地球化学三维模型;二是观测不同矿种纳米微粒特征,测试同位素、元素含量与地质年代学数据,研究2000-3000m深度金矿立体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和识别技术,筛选有效技术集成复杂盖层区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并选择1-2处金成矿远景区开展立体应用试验示范工作;三是研制大深度隐伏矿勘查工作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活动态提取专用试剂、电化学装置,研制现场快速分析实验样车,建立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地球化学模拟和观测实验平台。

    项目启动至今,各参加单位主要开展了资料收集调研、具体实施方案和实验装置设计方案确定等工作。2017年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各类样品采集、实验装置平台制作、模拟软件调试以及样品分析等。此次,课题六“蚀变岩型金矿立体地球化学探测试验示范”承担单位的研究骨干前往莱州,听取了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于学峰院长和课题负责人杨德平、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之夫等,有关胶东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带近些年的勘查进展详细介绍。研究人员实地考察了正在施工的3000米深钻现场和已经完成的4006米深钻现场,踏勘了三山岛、焦家两大金矿区地表覆盖情况;实地查看了专业岩芯档案库和岩芯样品。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带实施的系列深孔钻探为2000-3000m地球化学立体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王学求研究员就岩芯样品和地表土壤样品联合采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解答了课题实施单位提出的相关问题。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培育我国在地球化学勘查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生长点,致力于地球化学探测能力提高到2000-3000米深度,服务于我国东部寻找深部矿和西部大面积覆盖区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为“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做出贡献提供支撑。

    项目组成员在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总部讨论野外工作 

    项目组成员查看山东黄金莱州岩芯库 

    野外查看正在施工的3000米深钻岩芯 

     项目组现场研究确定野外采样工作方案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穿透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野...

    2015年11月20-2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山东省威海召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胶西北金矿深部找矿地球化学方法集成与示范成果交流会。

    地科院物化探所所长彭轩明、副所长史长义和山东省第六地质矿产勘查院院长崔书学出席会议。来自地科院、地调局发展中心、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山东黄金集团、山东招远黄金集团的6位专家,以及地科院物化探所、山东地矿六院、桂林理工大学、地科院力学所的项目组成员等共计33人参加会议。

    交流会上,项目负责人系统介绍了项目立项思路、总体工作进展和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结合以往多个项目研究成果,介绍了深部矿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方法进展。地科院物化探所项目组成员介绍了胶西北矿集区主要地质单元元素背景值初步研究结果,土壤热磁组分测量在胶西北地区有效性试验结果,并首次展示出土壤热磁组分中金、锌、银、钨等金属元素赋存状态扫面电镜图片,表明该方法机理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参加单位山东地矿六院和桂林理工大学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工作的进展及后续工作安排。

    围绕项目中拟集成和示范的两项核心新理论新方法——多维异常体系和土壤热磁组分测量,与会专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专家意见涉及理论方法发展方向、示范应用选区、示范推广应用等多个方面。其中,理论方法的示范应用受到专家们最普遍关注,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既有利于理论方法的深化,又有利于方法技术的实用化,为项目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和实用化成果奠定了高起点。

    针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项目的总体任务目标和预期成果,项目组成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进一步理顺了思路,凝聚了共识,细化了实施方案,为项目下一步顺利、高效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次项目成果交流,使科研单位更加深刻理解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的实际需求,也使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充分了解了深部找矿地球化学勘查的新理论新方法。实际需求和理论方法进展高度契合,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平台,将开启胶西北金矿深部地球化学勘查新模式,也是适应科技体制改革新要求的一次有益尝试。

     

    胶西北金矿深部地球化学勘查开启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地调科研深度融合,发挥地质力学整体优势,助力找矿突破,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7月7-1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徐勇所长、侯春堂副所长带领地应力与地壳稳定性研究室、矿田构造研究室、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研究室及科技处相关人员一行7人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招金集团公司以及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东省地调院、山东黄金集团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等多家单位进行调研交流。


        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座谈会上,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的专业领域、业务定位、机构设置、人才队伍、承担项目等基本情况,并就下一步开展深度合作进行认真交流和研讨。地科院力学所自承担海洋地质调查项目以来,将地应力研究应用于海洋地质,在北黄海、渤海跨海通道、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区域,得到了青岛海地所的帮助和支持,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进展和成果。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项目合作和人才交流,特别是在海岸带地质调查、海上油气、水合物开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下一步将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发挥各自优势,不仅要完成好海洋地质调查项目,还要联合申请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同发表文章、申报奖项,加强海洋地质资料数据共享,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协同发展。




    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座谈会现场



    考察蓬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



        会后,徐勇所长一行前往蓬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进行现场考察和安全生产检查,实地察看了招远夏甸北招平断裂带主断面,进行构造岩相观察,并对与所签署科技战略合作的山东招金集团公司以及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山东省地调院、山东黄金集团公司、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等多家单位进行调研,初步达成了以下几项共识:1)共同构建产学研用科技创新机制,探索合作机制、合作方向和合作形式,通过统筹规划、定期交流,努力搭建信息、技术和合作平台;2)共同推进胶东矿田构造野外科研基地,在区域构造体系构建、矿田构造深部找矿、郯庐断裂成矿与减灾等多方面深度合作,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3)协同投入地质调查与科研力量,加大地调科研深度融合,加大投入,推进矿山工程稳定性评价、活动构造与地质灾害监测,特别是山东半岛地区金矿三维地质建模等方面的合作。几天深入调研和交流,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与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的业务交流和科研成果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招平断裂带南段地质进行讨论




    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座谈


    与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座谈


    与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座谈


      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局座谈

    推进地调科研深度融合

    2020年11月20-22日,第一届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昌江县召开。会议旨在展示和交流构造物理化学研究和应用成果,总结能源资源勘查经验,推动地质力学创新发展。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副县长钟帅分别致辞,王双明院士、毛景文院士、肖文交院士莅临指导,相关单位和行业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地质力学所和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研讨会中还举行了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到昌江县金昌金矿和石碌铁矿进行实地野外考察。

    地质力学所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指出,地质力学自创立以来,以构造体系研究为主线,开展成矿、成藏、成灾的机理研究与调查,不断丰富发展地质力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服务国家需求和促进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服务我国东部大庆、大港、胜利油田和西部塔河、青海油田勘探,根本改变了我国石油地质的面貌;服务中国铀矿、铁矿、金矿等找矿工作,指导发现粤北大型铀矿,为“两弹一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率先开展地热地质工作,服务西藏羊八井地热田勘测。近年来,在阿尔金山、南天山、胶东、桂粤等地区的调查研究促进了当地矿业开发和经济发展。当前,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地质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地质调查正在发生“三大战略”转变,服务方向从过去以支撑服务矿产资源管理为主向支撑服务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管理转变,指导理论由传统的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承担项目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转变。他表示,地质力学研究所将全力支撑能源、矿产、水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面向国际地学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减灾防灾,服务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海洋强国建设,服务国防建设”的重大需求,在服务国家建设过程中,实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再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研究员作了题为“找矿理论与找矿技术方法”的大会报告,介绍了区域构造与成矿规律、成矿模型研究、找矿技术创新与整合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开展天地空三维找矿是深部找矿的新趋势。中国工程院王双明院士作了题为“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与构造控煤”的大会报告,阐述了成煤盆地与聚煤盆地特征、构造控煤作用特点以及构造成煤的研究与思考,指出构造物理化学研究对于能源和矿产的深部外围勘查,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研究员作了题为“大陆增生与成矿作用”的大会报告,从国家找矿战略重大需求、科学前沿问题方面出发,介绍增生造山与成矿的耦合关系、成矿系统与成矿过程的关系,展示了中亚—中蒙—兴蒙一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找矿突破的方向。中国工程院多吉院士作了题为“西藏的地热成因”的大会报告,介绍了他们的科研团队长期以青藏和山陕广大地区为研究基地在地热地质工作与勘查成果,突出强调地质力学研究对于地温分布规律研究的指导意义。吕古贤研究员阐述了构造物理化学在矿田构造研究基础上,创新“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研究,依据构造变形岩相带填图方法和成矿深度构造测试技术,成功预测和率先揭露胶东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为胶东金矿从危机矿山重灾区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金矿区做出的突破性贡献。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单位的40位专家做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题报告。报告内容丰富广泛,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专题研讨会围绕构造-岩浆作用及其成矿物理化学过程、构造体系控岩控矿与成岩成矿作用、构造成矿盆地构造演化与资源效应、典型矿集区-矿田控矿构造型式、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查和深部找矿预测研究的运用等5个方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构造物理化学研究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会议认为,“构造物理化学”理论是地质力学的创新发展。李四光指出“构造结合建造”的地质工作方向,提出探索“构造带地球化学”的科学问题。吕古贤研究员团队经过长期的找矿实践,开辟了“构造力通过改变物理化学条件的途径控制成岩成矿地球化学过程” 的新思路,提出构造物理化学新概念,为“构造能否影响化学平衡” 的地质科学理论难题的解决提出了新方向。新时代构造物理化学应该聚焦资源勘查、地下水、地热、海洋、地质灾害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科学问题,为找能源资源勘查贡献计策,为国家能源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地质解决方案。

    本次学术会议,弘扬和发展了地质力学系统科学的特色,同时显示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和物理化学的交叉研究方向,并且充分运用数值模拟、计算力学和高精尖的地物化遥技术手段,将推动提升到新研究高度,拓展到更多的学科领域。地质力学所的科研人员共有10人作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展示了近年来我所在构造体系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大会收到论文摘要40篇。

    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地勘队伍和矿山企业等51家单位的近207名代表参与了大会。 

     

    大会现场

    金昌金矿考察

    石碌铁矿考察

    第一届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研讨会在琼召开


    汪民(左)、夏耕共同为胶东百吨黄金基地规划研究中心揭牌

        本报讯  (记者 杨智峰  刘晓慧)“汪部长,您觉得这件事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开始迈向更高的高度和更高的水平。我们总在说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那么靠什么来实现?今天有这么多(与高校、资本和技术)的签约,真正的意义就在于‘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就“胶东百吨黄金基地建设”的意义接受采访时表示。

      10月28日,山东黄金集团在莱州举行了“胶东百吨黄金基地规划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胶东百吨黄金基地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山东省副省长夏耕,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共7位院士出席了揭牌仪式。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分别与山东黄金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

      据了解,胶东百吨黄金基地总投资350亿元,计划用5年~10年,建成4万吨/日、8万吨/日的选矿厂各一座,并逐步升级为日处理量12万吨以上的超大型矿山,形成胶东年产百吨黄金、产值超千亿元的世界级黄金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生产、工业旅游与观光为一体的绿色黄金矿山。山东黄金集团也将跻身世界五大黄金公司之列。

      据悉,胶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生产之乡。山东黄金集团在胶东地区现有的三山岛金矿、焦家金矿等主要黄金矿山企业多集中在莱州市境内。深部探矿表明三山岛、焦家金矿成矿带黄金储量前景非常好。百吨黄金基地规划构想就是在这一基础条件下形成的。

      汪民表示,百吨黄金基地建设,标志着山东黄金集团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向世界级矿业集团迈出了坚实一步。但基地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寻找资源就要向深部进军。深部采矿则面临温度、地压及安全生产提升能力等诸多挑战。这也将带动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规模化促进企业的集约节约化,进一步推动生态矿业和和谐矿区的建设。这对我国黄金行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表示,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百吨黄金基地,是值得赞许的。山东黄金资源非常丰富,建设胶东百吨黄金基地,资源也完全有保证。

      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认为,胶东百吨黄金基地建成后,将是我国黄金生产的“样板”,可以带动国内其他黄金企业和矿山也“跟踪而来”。其先进的技术对我国整个黄金产业技术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作用。建成世界级先进的黄金产业基地,也将增加中国黄金企业的公信力,促进黄金行业的整体发展。


    山东黄金打造胶东百吨黄金基地

        7月15日下午,第二届中国——阿根廷矿业投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中阿两国地质调查局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两国在地质调查方面的合作。中阿双方有20多家企业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再次体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宗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博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志奇、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马永正出席研讨会。阿根廷联邦计划、公共投资和服务部部长朱利奥•维度、国际贸易秘书处副秘书长路易斯•玛利亚•克雷克勒先生、矿业国务秘书豪尔赫•马约拉尔先生和拉里奥省省长路易斯•贝德尔•埃雷拉博士出席会议。

        李金发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举办,有助进一步增强和拓宽中-阿双方矿业合作领域,并有利于中-阿双方矿业企业进一步加深认识、促进合作与交流。从今年1月份中阿矿业研讨会之后,中阿双方地质调查机构合作频繁,5月份中国地质调查局派专家成功访问了阿根廷地质调查局,双方达成了在地球化学填图与资源潜力评价等领域的合作内容。短短6个月期间,就连续举办了2届中阿矿业投资研讨会,体现了中阿双方在地学领域合作的诚意。

        研讨会闭幕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与联邦计划、公共投资和服务部部长朱利奥•维度签署了“双方地球化学填图与资源潜力评价合作项目协议”。山东黄金集团等3家中国矿业企业也和阿根廷矿业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

        研讨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阿根廷地质调查局联合承办。


     

    第二届中国—阿根廷矿业投资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