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7年3月31日,地调局探矿工艺所副所长宋军一行4人,到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就“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业务工作进行对接和交流座谈。武汉地调中心副主任张旺驰及科学技术处负责人、二级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宋军副所长介绍了探矿工艺所多年来在钻探工程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要以此次承担的“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的两口调查井钻探工程为契机,与武汉地调中心加强合作,助力实现南方页岩气攻坚战的突破。他强调,地质调查井的部署和实施要服务二级项目的总体目标,为页岩气调查勘探选区、选层服务;要在钻探实施过程中,发挥探矿工艺所的专业优势,不断探索和创新钻探工艺技术,确保安全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两口调查井的目标任务。

    张旺驰副主任介绍了武汉地调中心近年来开展页岩气地质调查勘探工作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系列重大进展、后期主要工作规划与设想。他强调,做好中扬子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是武汉地调中心“重中之重”工作之一,是落实好地调局党组“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双方要建立合作共赢关系,积极推进,争取早日实现湘中、雪峰山地区页岩气勘探突破。针对中扬子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他要求双方务必高度重视,组织精干技术力量,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做好业务对接,实现优势互补。要落实具体责任人,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强化项目组织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力争在4月中旬完成两口调查井的井位论证,尽早组织实施。

    双方还根据湘中、雪峰山地区的地质特点和两口调查井的部署原则,就井位论证、施工条件、施工管理、钻探工艺、钻探风险、人员配备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并达成共识。

    优势互补 合力助推页岩气地质勘探新突破

    主题为“环境·生态·资源——探矿工程服务民生新战场”的“第四届探矿工程学术研讨会”于 10月15日至1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会议由《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辑部、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2011计划-地质灾害防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成都捷丰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会议开幕式由成都理工大学陈礼仪教授主持。勘探技术所所长张金昌致开幕词,成都理工大学郭朝辉副校长致欢迎词,探矿工艺所所长胡时友致词。

    地调局探矿工艺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宋军,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专家组成员、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大地特勘分公司原副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杜兵建,中国石化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金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许强,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研究员谭现锋,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子章等6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及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研发进展、山东平邑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及大口径救生钻孔施工技术、页岩气水平井组优快钻井技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理论与实践、干热岩调查评价与钻探关键技术、绿色勘查中减少探矿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方法的主题报告。卢予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27位代表分别就地质灾害防治、抢险救援钻探、环境保护与治理、地热资源勘采、非常规能源、极地钻探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

    会前还通过征稿,遴选了61篇论文汇编成研讨会专辑,此外还组织了27篇页岩气钻井技术方面的论文,出版了专辑,一并在会议上进行了书面交流。

    当前,我国地质工作的重点正在进行战略性转移,钻探技术(岩土钻掘技术)的服务领域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从地质矿产勘查的主战场逐渐转向服务民生的新战场,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土壤和矿山生态恢复、非常规能源的勘采等领域,探矿工程技术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届研讨会梳理了以往在这些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下一步需要研究和攻关的课题,对于整个行业适应这种转变、在困境中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有着积极的意义。

    探矿工艺所、勘探技术所、探矿工程所,深圳市地质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河北永明地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北京中车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六合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钻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来自全国地勘、有色、冶金、煤炭等系统的2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第四届探矿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