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铀矿项目组邀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柳永清、刘燕学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立群副教授等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砂岩型铀矿关键地质问题野外联合调查研讨。鄂尔多斯盆地主要项目组人员以及协作单位有关技术成员共同参与了此次联合野外考察。  

    本次野外考察研讨,主要是针对鄂尔多斯南部含铀岩系沉积环境、沉积相、油气对铀的成矿作用等关键地质问题开展的。野外考察期间,项目组首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基本地质概况、项目进展等进行了详细汇报,并重点就工作区主要地层特征、地层划分方案、油气作用认识等进行交流。随后,野外考察组成员较系统地考察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白垩系泾川组、罗汉洞组、洛河组及侏罗系直罗组、安定组等地层的野外露头、地层剖面和钻孔岩心,柳永清研究员结合地层露头从沉积学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各地层岩性特征及盆地演化过程。

    通过本次野外考察研讨,项目组成员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各地层特征及油气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推动该地区的砂岩型铀矿调查和深部铀成矿作用研究。同时,通过多领域专家现场指导研讨,青年地质科技人员的野外观察能力和地区认识得到了有效提高。

    项目组开展野外剖面观测 

    结合钻孔岩心讨论沉积相特征与成矿作用 

    柳永清研究员介绍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演化与地层特征 

    天津地调中心邀请专家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铀矿关键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区调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积极促进区域地质填图成果的及时转化与应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1:50000区域地质填图(石塘岭幅)过程中,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对丁家二沟哺乳动物群生物地层学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近期,“六盘山北缘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组向宁夏同心县博物馆提交了《同心动物群化石点区域分布图》、中宁县白圈子侏罗系安定组硅化木和其他有关成果,为中新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动物化石群地质遗迹规划与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有力支撑地方博物馆建设。

    “同心动物群化石点区域分布图”专题图件

     

     侏罗系安定组硅化木化石(中宁县白圈子)

    地质力学所基础地质填图成果支撑服务宁夏同心博物馆...

    由地调局水环所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神东煤炭基地水文地质调查与老空区普查”和“晋东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调查”,日前通过项目成果审查,获优秀级。通过项目组2年多的努力工作,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在部分领域取得了创新和突破,产生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通过实施基地找水,有效缓解了神东、晋东两大煤炭基地的缺水问题

    2年来,在神东、晋东两大煤炭基地的重要矿区,共实施探采结合井18个,出水量达41600m3/d,可解决63000人的生活用水问题。通过水文地质钻探、富水性分区、水资源评价和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新发现和圈定了一批远景供水区。有效地缓解了两大煤炭基地的缺水问题。

    二、探索了矿区水文地质图系的编图类型、表达内容和编制方法,编制各类图件89张,为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水文地质图件信息。

    通过研究探索,制订了矿区水文地质图系的编图类型、表达内容和编制方法。编制各类图件共计89张,其中1:5万图系包括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地下水化学图,地下水质量图,环境地质图,采空区分布图;1:10万图系包括水文地质图,水资源分布图,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图,采空区分布图。神东基地活鸡兔幅1:5水文地质图作为样板图件多次参与展出和讨论。

    三、能源基地含水层特征和地下水赋存规律取得新突破

    神东能源基地窟野河流域地下水系统重新划分为浅部地下水系统、深部地下水系统和局部地下水系统,将浅部地下水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和47个亚子系统。总结了4类蓄水构造类型。取得了第四系萨拉乌苏组、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烧变岩含水岩组富水性新认识,尤其是在直罗组砂岩含水层富水规律和蓄水构造类型认识上取得了创新突破。

    晋东能源基地发现了三姑泉域原北边界附近的奥陶系岩溶水强富水带,成井涌水量达到14000m³/d,颠覆了以往认为泉域边界附近富水性较弱的认知。取得了寒武系岩溶水赋存规律的新认识,寒武系张夏组地层中成井1眼,涌水量2500m3/d。重新划分了三姑泉域主径流带、系统结构和泉域边界。

    四、揭示了能源基地采煤对含水层结构及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

    查明神东矿区目前形成以采空区为中心的三大降落漏斗地下水流场格局,近30年来,采煤区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0米,最大降深达30米。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疏干,泉水枯竭,含水层疏干面积达143km2。通过“三带”特征值计算,确定了神东矿区主要煤层开采对上部地层的破坏影响高度。晋东能源基地调查发现采矿活动对浅部含水层的破坏与影响面积达550km2,占三姑泉域面积的17%,占泉域内矿区面积的44%,采煤影响范围内,孔隙水、裂隙水处于疏干和半疏干状态,水位下降,泉水断流。

    五、查明了神东矿区老空区分布特征,建立普查技术体系

    划分了老空区类型,不积水老空区、积水老空区、单层老空区、多层老空区、小窑、 采空区、浅部老空区、中深部老空区、深部老空区。查明了采空区分布特征,区内采空区面积为416 km2,其中国有煤矿采空区总面积为273.66 km2,小煤窑采空区面积为59.8 km2。编制了1:5万、1:10万比例尺精度的老空区分布图。构建了老空区物探综合技术方法体系,提出不同条件下优化组合方案,编制了包括资料收集、调查测绘、遥感解译、物探、化探、测试分析、钻探验证、积水评价、报告编写、图件制作的老空区普查技术要求。

    六、揭示了神东基地深层劣质水成因机制

    应用水化学同位素方法,研究揭示了高氟水成因机制,高氟地下水主要为埋深大于120米的延安组和三叠系裂隙水,形成年龄相对古老,约1万年-3.5万年,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水为主。

    七、建立能源基地含水层保护技术体系,开展了能源基地主要含水层保护区划

    建立了含水层保护评价技术体系,从含水层敏感性、含水层功能和采矿影响力三个方面开展评价,包括19项因素评价指标。对两大煤炭基地具有供水意义和生态维系意义的含水层进行了保护区划。

    项目负责人李向全研究员成果汇报 

    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取得显著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