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湘江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在武水流域建立两种地貌富水模式。

    地下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包括岩性、地貌、地质构造等,其中地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因素。通过野外调查研究,在武水流域建立两种地貌富水模式,分别为U型河谷型及马蹄形富水模式。U型河谷型:在地形切割较大、较深的河流两侧,由于河流切割作用,横剖面呈U型,河流构成区域基准排泄面,在河流两侧发育有众多岩溶大泉、地下河,构成局部富水块段,典型区域为辽思河中上游岩溶分布区。马蹄形富水模式:该富水模式在区域内比较常见。其源头通常为一地下河出口,在地下河出口形成的地表沟流机械侵蚀作用下,形成切割深、呈V字型的马蹄形,由于切割深,地表河流两侧泉水发育,构成富水块段。

    两种地貌富水模式的总结加深了对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对深刻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寻找后备水源地、应急抗旱找水等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马蹄形富水模式三维示意图                                              U型河谷富水剖面图

    武水流域建立两种地貌富水模式

    6月22-23日,为加快推进地质调查重大项目野外营地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促进重大项目找矿突破,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调研组赴湖北省宜昌市龙泉镇“宜昌斜坡区页岩气有利区战略调查项目”鄂宜页2井现场,开展野外营地标准化建设综合调研。

    在鄂宜页2井施工现场,调研组向项目组和施工单位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推进野外营地标准化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和营地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实地考察过程中,调研组与项目组就野外营地选址、营地规划、营地选型布局、标准营地集装箱数量及集装箱功能等进行了充分讨论。为满足项目组野外工作的实际需求,初步确定营地位置距井场以西约100米、占地为13米×20米,配备标准集装箱5个。其中包括2个住宿集装箱,1个实验集装箱、1个厨房盥洗室集装箱和1个办公集装箱,各功能集装箱摆放成“门”字型结构,四周设置金属围栏。此次调研还就营地供水供电和安全防护与鄂宜页2井施工方进行了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6月26日,根据调研情况,武汉地调中心完成了野外营地集装箱式营地规划和立体设计;6月27日,发布野外集装箱式标准化营地系统采购项目询价公告; 7月7日完成了野外集装箱式标准化营地系统询价优选,确定了供应商。上述工作为8月初完成重大项目野外营建设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地调研

    拟建野外营地模拟效果图 

     
    武汉地调中心开展重大项目野外营地建设试点实地调研

        详见国土资源部玉树地震抗震救灾专家组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Y”字型构造由三条活动断裂构成

     

        详见国土资源部玉树地震抗震救灾专家组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Y”字型构造是我国强震高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