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9年1月13日至1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以下简称“环境监测院”)会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赴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开展地质遗迹与古生物化石工作调研。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新疆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古生物化石陈列馆并进行了座谈交流。环境监测院介绍了地质遗迹调查方法、古生物化石调查与保护监测示范的方法和近年来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的主要成果,讲解了《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表》、《古生物化石标本调查表》的相关内容。新疆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介绍了西北地区典型古生代古生物化石和阿图什天门地区地貌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情况。同时,指出了新疆存在着缺少古生物学专家、地质遗迹点分布广且交通不便、调查条件艰苦等困难。

    大家一致认为,国家公益性地勘队伍与地方地勘单位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此次调研,明晰了合作开展新疆地质遗迹与古生物化石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和成果标准,明确了重点工作区域,优化了化石示范调查的各项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了相关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下一步,环境监测院将组建古生物化石领域专家团队,进一步明确古生物化石调查内容,建立古生物化石调查监测标准体系,研发相关信息化系统和软件,为我国古生物化石调查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调研组实地考察新疆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古生物化石陈列馆

    调研组与新疆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进行座谈交流

     
     
     
    环境监测院赴新疆开展地质遗迹与古生物化石工作调研

      空间物理学家 1958年7月生于湖北天门。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 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在电离层与大气层的耦合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和系列成果。从实验观测中发现了我国电离层扰动的主要地域特性,提出了青藏高原的地形隆起及相关的低涡天气是我国行进式电离层扰动重要激发源的论断。从全球GPS观测数据的分析中,发现了低纬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等参量的经度“四波”结构,系统揭示了电离层“四波”现象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大气非迁移潮汐不同分量的联系,论证了大气潮汐激发电离层经度结构的机理。此外,还发现了太阳风对极区电离层突发E层的控制作用。

万卫星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