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8月28日,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社区桥边组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灾情发生后,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应急遥感调查工作。

    当天中午,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确定灾区空间位置后,即刻开展灾前卫星遥感数据查询,同时,还积极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系,紧急安排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国产卫星编程拍摄,以快速获取灾后数据。28日15时,完成了灾前遥感数据影像图制作,并迅速向中国地质调查局应急值班室提供灾前卫星影像图和电子版数据。

    下一步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将尽快完成灾后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处理、解译等工作。 

     

    贵州省毕节市普洒滑坡灾前影像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紧急响应贵州毕节山体垮塌应急救灾

    2018年12月8日至12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自然资源部中国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和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司联合主办的“2018年缅甸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培训班”在缅甸首府内比都成功举办。来自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及其所属的办公厅、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司、矿业司、4家矿业公司等缅方代表近50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12月8日的开班式,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叶敏苏代表缅方致辞,对中方提供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机会表示感谢,指出培训班对于加强学员数字地质调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学员借此机会认真学习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宝贵知识和经验,同时希望进一步扩展中缅数字地质调查的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总经济师尤孝才代表中方致辞,对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司给予培训班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简要介绍了发展研究中心推广数字地质调查并举办培训班的所作的努力、以及推进地质调查信息化合作的愿景展望。

    这是在2017年度澜湄河合作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发展研究中心和缅甸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部合作共同举办的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培训。培训时间8天,其中室内培训5天,野外实习3天。由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研发团队主讲,全程英语授课。内容涵盖从野外数据采集、室内PRB汇总、实际材料图连图、编稿原图制作、空间数据库建库等全过程,同时还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技术、PRB地质图三维建模技术等作了介绍与交流。获得了缅方地质人员的一致好评。

    近两年来,发展研究中心团队通过不断探索,将技术路线从地质调查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的重心转向地质调查过程以地质知识的流程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建设与应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不断完善云端采集、处理、建模等智能化功能,积极推进数字地质调查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发展,为本培训的顺利举办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次培训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为落实“一带一路”共建倡议,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或多边地学研究领域的互利互赢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通过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可持续的培训、宣传、推广和技术示范等,扩大其在缅甸地学领域更深层次的影响力、打造中国地质调查地质填图软件国际化精品以及积极推动中缅双方在地质填图领域的深层次技术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双方将来后续可能的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和落地应用提供契机。

     

     

     

    2018年缅甸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培训班成功举办
           2017年8月9日7时许,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当日8时,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开展九寨沟地震应急救灾的同时,快速响应,同步开展新疆精河地震遥感应急调查工作。

    确定精河县灾区空间位置后,即刻开展震区灾前卫星遥感数据查询,共检索灾前高分二号数据4景,并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灾前卫星数据处理与正射影像图制作。与此同时,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沟通,紧急安排资源一号02C、高分一号、高分二号等国产卫星编程拍摄,以快速获取震后数据。16时,先后向国土资源部应急值班室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应急值班室快速提供了制作好的灾前卫星遥感影像图和电子版数据。

    下一步,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将持续跟踪卫星拍摄,有序开展灾后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解译等工作,为应急救灾及时提供技术支撑。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快速开展新疆精河县地震应急救灾工...

    2016年5月23-25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局协办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班在银川成功举办。

    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团队作为本次培训主讲教师,结合数字地质调查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平台建设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数字地质调查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在具体软件操作课程中讲解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软件操作过程,包括背景数据准备、野外路线数据采集、室内数据汇总和整理、实际材料图连图、编稿原图制作、空间数据库建库以及数字剖面采集和探矿工程编录等,涵盖地质调查全数字化过程。此外为了适应综合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项目组还重点介绍了开放式通用数据采集与集成技术方法和软件操作。

    为使学员能够更好地掌握野外路线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还特意安排半天的室外路线数据采集模拟实习,让学员在实习过程中理解授课内容,掌握软件操作步骤,规避野外常见的问题。学员自己分组完成了路线数据的野外采集、室内汇总和地质连图等工作,基本上掌握了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软件操作流程,对数字地质调查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授课教师还在技术交流环节对部分学员以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解答和解决;学员普遍反映软件功能强大,有利于野外数据采集的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本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充分发挥发展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提高各大区中心、宁夏地质局等野外项目组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能力,为更好地完成其承担国内地质调查与勘探项目提供信息技术支撑,有利于加强发展中心与宁夏地质局技术交流和合作,也是落实发展中心加强与省级调查院沟通、合作的重要举措。

    来自宁夏地质局、全国六个地质调查中心以及长安大学等地勘单位和高校等,约15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现场

    培训现场

    培训现场 

    培训现场

    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班(银川)成功举办

    应摩洛哥能源、矿产、水和环境部地质调查局邀请,经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发展研究中心向运川、韩九曦、何学洲一行3人组团于近日出访摩洛哥开展地学信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交流与培训工作。

    中摩双方就两国地质调查工作情况和地质信息技术进行了讨论和交流,相互了解了两国在地质调查项目设置、组织机构及未来规划的总体情况,交换了双方在地质调查和信息技术及人力资源培训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意见和建议。向运川研究员向摩方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信息化所取得的成绩、工作动态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数据资料利用与服务情况,摩洛哥方面介绍了本国在数据资料建设方面的规划设想。

    应摩洛哥地质调查局要求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委托,出访团组介绍了双方合作地球化学填图项目的初步成果,听取了摩方对最终成果表达的修改完善的建议。同时,为更好地实现成果的数据共享和进一步应用,双方明确了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GeoExpl(International)地质勘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作为项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平台。为此,团组成员对摩方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软件培训,摩方人员初步掌握了软件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专题图制作方面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本次培训,促进了GeoExpl(International)在地质调查国际合作中的实效作用。培训结束后,向运川研究员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摩洛哥地质调查局赠送了GeoExpl(International)正式版软件,以便后期摩方开展地学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使用;摩洛哥地质调查局局长Ahmed BENLAKHDIM代表摩洛哥地质调查局赠送了代表团摩洛哥基础地质和矿法书籍一套。

    访问期间,代表团拜访了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经商处,介绍了商务部援助摩洛哥地球化学填图项目进展情况和我中心承担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情况,听取了景宁参赞对中国在摩洛哥矿业合作和人力培训方面的建议。此外,还访问了中国华为公司驻摩洛哥办事处,与华为公司人员对摩洛哥地质调查局提出的地学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针对IT基础设施环境搭建和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次出访,摩洛哥地质调查局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双方交流与培训工作充分肯定,摩方认为在地质调查、援外培训等方面应继续加强交流,并期待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学领域的深入合作。

    发展研究中心赴摩洛哥地质调查机构交流培训

    2015年12月10-1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大比例尺化探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推广研讨会。来自全国地勘、有色、冶金等行业的八十多位科研生产技术人员参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发展中心、青海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和领导出席会议。

    系统研发团队向到场的82位参会人员分别推广赠送一套软件,并详细介绍了一体化处理系统(Geochem Studio 1.0)中所具有的数据管理、数据检查、工作布置、统计分析、数据处理、地球化学系列图的制作、综合研究、图面整饰、实用工具、系统维护十大功能,介绍了系统所具有的软件工作布置的自动化、数据处理的可视化、系列图制作的自动化等特色功能,并现场进行了实测数据的演示操作。同时,研发人员还向与会人员交流了软件研发过程中对化探数据处理工作获得的新认识、新思路。与会人员针对本软件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化探数据处理在当前的需求进行了交流研讨。

    为期两天的推广研讨会,内容充实,节奏紧凑。它的成功举办,使广大的化探工作者对一体化系统有了了解和认识。参会人员对本次会议和软件系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一致认为:一体化系统的开发思路及其功能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是业界期盼已久的一个软件工具,对研发团队为化探工作者贡献了如此好的软件工具表示感谢,建议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推广服务。

    本次推广研讨会,实现了项目设定的边研发边推广,使项目成果尽快转换为生产力、实现社会化服务的绩效目标,也坚定了实现“为地球化学勘查研究生产中的数据处理、信息获取、成果报告的提交和化探数据成果的二次开发提供适用高效的一体化工具”项目总体目标的信心。

    “中大比例尺化探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Geochem Studio 1.0)是地科院物化探所具有自主版权的化探专用软件,此推广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向领域内从事科研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推广了软件系统,对推动地科院物化探所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在全国的领先以及扩大在方法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大比例尺化探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推广研讨会在京成...
       2015年4月15-17日,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培训班在京举办。此次培训班由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主办,中心所属二级单位(北京地质调查所、南方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北京资源勘查技术中心和北京测绘院)和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等单位参加培训。发展中心数字地质调查研发团队应邀进行三天授课。

      本次培训采用最新版的基于中国地调局公益性GIS基础平台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为了突出培训重点,保证培训效果,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在前期与数字地质调查研发团队进行了充分沟通,数字地质调查研发团队也针对培训单位承担项目及培训人员的技术应用现状制定了具体培训与野外实习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背景数据准备、地质路线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路线数据整理、原始数据分析与统计、数字剖面数据采集与图件制作、实际材料图拓扑制作、编稿原图制作与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等。尤其是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平台的野外数据采集智能化操作模式、基于实际材料图连图和空间数据库建库等环节的微工作流机制的应用,充分将业务流程与数字化流程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地质人员应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开展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整理与数据库建库过程的效率,获得了一致好评。

      由于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准备在2015年新开的地质调查项目中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因此本次系统性的培训将很大程度上促进该单位的数字地质调查技术应用水平,为其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培训班现场

               
    发展中心数字地质调查研发团队应邀为有色金属矿产地...

    应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赞比亚地质调查局邀请,经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向运川、叶锦华、李玉龙、何学洲一行4人组团于2017年5月25日-6月9日访问了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并进行了赞比亚典型矿山和野外工作区地质考察。

    赞比亚地质调查局局长Chipilauka Mukofu接见了团组成员,双方交换了中国在援助赞比亚地质调查项目工作的相关进展,Chipilauka Mukofu局长肯定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项目上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双方共同建议能够有进一步的研究性项目进行合作。在商务部人力资源培训领域,出访团组重点针对2017年度援外培训招生和双边培训与赞比亚地调局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此外,出访团组还到访了赞比亚大学矿业学院,与矿业学院Besa主任及其他教授进行了研讨,对方提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及地学研究项目的合作愿景,希望与赞比亚地调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共同签署MOU,推动中赞双方的地学合作与人才培养。访问期间,代表团拜访了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经商处,介绍了商务部援助赞比亚项目进展情况和我中心承担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情况,听取了欧阳道冰参赞对中国在赞比亚矿业合作和人力培训方面的建议。

    为更好的推动援赞比亚东北地区航空物探、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填图项目的数据共享和成果应用,团组成员为赞比亚地调局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GeoExpl(International)软件应用培训,并介绍了双方合作地球化学填图项目的初步成果,听取了赞方对最终成果表达的修改完善的建议与后期应用的一些建议。赞方首席地质师Chikambwe及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工作,初步了解了软件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专题图制作方面的基本操作方法。培训结束后,向运川团长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赞比亚地调局赠送了GeoExpl(International)正式版软件,期望双方在地学数据处理开展更广阔的合作。

    出访团组与天津地调中心、赞比亚地调局和赞比亚矿山安全局共同组成考察组,对三和矿业锰矿山、中色国际谦比西铜矿山、孔科拉铜矿山、五木矿业和安徽外经建祖母绿矿山进行了地质考察,与企业人员进行了交流,了解了矿山地质背景、成矿条件、自然禀赋、勘查开发及运营情况。随后,考察组前往商务部援赞比亚野外工作区进行了考察,结合援外项目一期的地球化学异常,查看了工作区地球化学金异常的地质情况,考察了正在开采的一处砂金矿点,并到航空物探基地进行了工作考察,了解了中航、中核航空物探相关工作的准备情况和无人机组装情况。

    本次出访,赞比亚地质调查局给予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考察行程,并派专职地质师全程陪同开展野外考察工作,对代表团出访交流与培训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期待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合作。

    赞比亚地调局局长接见访问团组 

    向赞比亚地质调查局赠送GeoExpl(International)软件 

    与赞比亚大学矿业学院进行交流 

    代表团拜访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经商处 

     

    传承中赞传统友谊 支撑地质调查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