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1月15日,《中国地质调查》《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创刊十周年暨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地大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回顾了两刊和编辑部的创建历程,并对未来期刊定位、办刊质量和编辑队伍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编辑部相关负责人汇报了两刊十年发展历程与主要进展。中国矿业报社原副社长、总编辑赵腊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社长、《知识就是力量》主编郭晶,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郭友钊,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地质灾害首席专家铁永波,以及青年编委会主任张昆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地图》王秀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汪美华、《地质通报》申亮等优秀期刊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纷纷围绕如何办好期刊作了精彩的报告,分享办刊经验。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学术期刊产品部参会代表作了预印本平台的实践探索分享。最后,大家就期刊未来的内容创新、特色发展、质量提升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

    《中国地质调查》《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自2014年创刊以来,始终秉承内容为王,致力于服务自然资源和地质调查中心工作,坚持学术严谨性和科普创新性,不断为国内外读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科普知识。十年来,两刊不仅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声誉,也在广大读者中赢得了广泛认可。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是对两刊十年发展历程的总结和庆祝,更是对期刊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展望。本次会议,凝聚了共识、汇聚了智慧,进一步增强了推进期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领导、期刊主编、优秀编委,特邀专家、知名期刊主编、编辑部主任,以及部分青年编委、作者、数字出版企业代表等30余人出席会议。

     
     
    十年笔耕风华路 期刊扬帆新航图——中国地质图书馆召...

    为服务科技创新和地质知识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地学文献中心积极拓展文献资源信息源,汇聚优质文献资源,通过远程访问的形式,供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所属单位开通使用。近期,地学文献中心文献资源室引入了科睿唯安的电子书、超星的电子书和名师讲坛、万方的选题、灵析、科慧产品和燕递文献服务系统,目前已经全部开通使用,均可通过地学文献中心首页上资源动态一栏访问。通过不断积累的文献资源,也夯实了地学文献之基础。

    科睿唯安的电子书Ebook Central平台汇集全球数千家出版社出版的200万种外文原版书籍,包括世界知名学术机构、专业学协会、学术出版社等。超星的电子书数据库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涵盖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同时拥有大量珍本、善本、民国图书等稀缺文献资源;超星名师讲坛主要收录各领域名师大咖的优质讲座。万方选题提供学科热点主题演化分析、前沿主题追踪、交叉学科探测、领域新兴主题挖掘等选题发现服务;万方灵析利用大数据、知识图谱和可视化技术,提供多维度文献计量、个性化对比分析、智能化文献推荐、专业性报告导出等功能;万方科慧(Sci-Fund)汇聚了中、美、英、日等20多个科技强国、200多个政府机构与国立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组织资助的690多万科研项目。燕递文献服务系统是一个广泛收录海外电子书、期刊、预印本论文、视频、指南、专业资讯(新闻、快报)、专业网站导航等多种类型专业信息。

    这批文献资源是在科研人员需求的基础上,文献资源室对信息来源和内容进行了调研分析后开通使用的,对原有文献资源的内容和载体都进行了有效补充,有利于提升文献资源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科睿唯安的电子书Ebook Central平台首页

    超星名师讲坛数据库首页

    万方选题、灵析、科慧首页

    燕递文献服务系统首页

    超星电子书数据库首页

    地学文献中心持续汇聚优质文献资源全力服务部局单位

    5月31日,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需求驱动下专业图情机构服务创新与实践学术会议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介绍了紧密围绕国家地质工作需要,主动面向全国地勘行业、地质调查系统和社会公众需求,在数据库开发与建设、地学情报研究、文献计量评价、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与研究以及地学科普与文化研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受到广泛关注。

    地学文献数据融合与知识服务方面,地学文献中心全面跟踪、采集、交换、集成、整合各类地学文献资源,建设了国家地学文献目录中心和地学文献数据库,持续开展印本资源的数字化加工与现代化管理,初步建立国家级地学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中心,为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提供知识服务提供充分保障,同时创办高质量学术期刊。截至2017年底,数字化中文文摘数据42万篇,英文文摘数据4万篇,全文数据9.2万期、161万篇,引文数据398万条,建设了多类型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在线网络信息服务、数字资源建所与获取、在线文献传递、专题文献、数据共享、移动文献信息等服务。

    地学情报研究与分析方面,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部局地质调查工作及社会需求为目标,地学文献中心以国外地质矿产信息动态跟踪及系统化采集为基础,以关键问题分析和宏观战略研究为重点,跟踪国际地球科学发展前沿领域,开展地球科学学科情报研究,及时捕捉、追踪、梳理和研究地学前沿和重点研究领域相关课题和热点问题,为走出去战略、找矿突破战略、“三深一土”战略行动提供支撑和服务。比如:针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服务于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需求,地学文献中心开展了国外非常规能源、海洋地质等方面的情报跟踪、分析与综合研究工作,形成的一系列质专题情报成果产品。

    地学科普与文化宣传方面,主要围绕地质调查重要成果、地质科学社会热点,通过科普网站、新媒体和报刊等传播平台,形成形式多样、功能互补的地质调查科普传播体系。

    地质调查成果管理与研究方面,通过多方面调研追踪国内外科技成果管理动态,深化地质调查成果登记、奖励业务支撑体系建设,集成文献及成果基础信息,开展多次层次多次类型的信息服务,为地调局成果登记、评价、奖励、转化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信息服务。

    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地学文献中心展厅吸引了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同行驻足参观交流学习

    地学文献中心创新地质信息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