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阻断了华夏儿女团圆的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严密部署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雷霆之势拉开了疫情防控帷幕。党员、中层干部、热心职工纷纷投入到抗“战”一线。他们用忠诚和担当构筑起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固防线,用爱心与呵护守护着全所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疫情不消,防控措施不退,职责不减”。物化探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单建新同志,以强烈的责任感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自疫情发生以来,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职责和作用,组织制定了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相关部门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及时汇总更新人员信息台账、随时掌握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为所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扎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络,确保各项抗疫工作部署严格落实到位,取得良好成效。

    2.“滞留湖北、集中隔离……,对于远离家人温暖的同事,我愿尽我所能像关心家人一样关注他们”。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宋英霞同志,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时期,放弃春节假期,最早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坚守岗位,负责每日疫情报告、滞留湖北人员情况追踪、会同各部门弄清全所职工信息,严密监控途经及滞留湖北人员的行动轨迹和“四态”状况、明晰他们返回时间、隔离期限,为单身楼集中隔离的职工测温登记、购买药品、收取快递,体贴入微,送去温暖,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着每一位需要关怀的人。 

    3.“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大家安心,我才安心”。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魏华玲同志,以强烈的政治敏锐性,急所党委之所急,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联系正规口罩供应渠道。2月12日在能见度不足100米的恶劣天气条件下,在别人已经酣睡的深夜,两次不畏严寒和被传染的风险,驱车前往口罩供应商所在地,成功采购到一次性口罩,稳定全所职工因口罩紧缺带来的恐慌。她着眼细节,设计精美便利贴,用“小口罩,传真情,我们始终与您‘战’在一起”这样温馨有力的话语,传递党的温暖与关怀,激励全所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跟党走,勇敢面对疫情,共渡难关。 

    4.“不让一例病例进院区,不漏一人全排查”。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米宏泽同志和保卫班班长崔宝清同志,带领保卫班全体人员昼夜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强大的战斗力,构筑院区防控网络,切断院区疫情传播途径,制作院区人员出入卡,实行分类登记,及时采取院区封闭管理。李振同志,严把办公楼进出关,执行最严格的24小时值班和登记制度,严禁任何人员私自进出,必须佩戴口罩,体温监测合格,登记在册方可进入办公区。由中层干部、党员、热心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等36人担任家属楼楼长、单元长,全力配合地方政府部门对院区住户进行入户排查登记工作,共排查居民387户1200余人,实现院区居民全覆盖,积极开展疫情知识和政策宣传,确保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让新冠病毒无处藏身,让院区居民温暖舒适”。物化探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刘海良同志,现场指挥并参与对全所电梯轿厢、家属楼楼道、院区垃圾桶等关键节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毒杀菌,积极采购防疫消杀物资,确保院区消杀工作不断线,为全所职工营造安全卫生的工作生活环境;水电暖班组9人24小时候命,全力保障疫情期间水电暖供应,确保院区干部职工生活基本日常生活;总务组4人,将水电售卖业务迅速撤离办公楼,减少办公楼人员流动,在确保水电暖供应的同时,为在职职工提供安全的办公环境;积极做好单身职工回所后的隔离工作,确保日常生活物资供应。职工食堂2人,为避免就餐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采取“预报人数、配置盒饭、分段拿取、分散就餐”的就餐模式,以保障全体员工能够吃上放心安全的餐食,筑起一道安全、牢固的后勤保障防线。

     

     

     

    6.“用我的网络维护专业技能,全力支撑所信息化、网络办公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和居家办公更高效”。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员徐建宇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疫情期间每日准时到岗对网络安全、信息系统运行等进行巡视维护,全力保障网络畅通、地质云等平台正常运行。主动梳理测试QQ会议、企业微信、华为welink、好视通云会议等在线会议APP,最终在华为welink系统上组建我所组织框架,注册开通职工帐号,多次开展试用测试,以满足会议需求,对疫情期间召开的各种网络视频会议提供技术支持。开通VPN服务,满足职工在家远程办公需求。 

    危情时刻见真情,疫情面前显担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他们坚守在抗疫岗位上,持续奋战,严防严控,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践行着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他们的举动温暖人心,凝聚力量,守护着每一名干部职工的生命健康,全所干部职工要以他们为榜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坚定信心,始终不渝跟党走,勇敢面对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抗“疫”战线上物化探所那些默默奉献的人
      5月17-18日,2016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廊坊开发区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金华,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商务部部长助理刘海泉出席会议。我院赵文津院士被聘为廊坊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本届经洽会举办了“互联网+天基信息应用”高峰对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童庆禧,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等4位院士被聘请为廊坊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向4位院士颁发了聘书并发表讲话,赵文津院士作了题为《发挥遥感技术优势,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的主题演讲,与会院士专家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数据应用进行了交流研讨。

      会议期间,河北省和廊坊市有关领导亲切接见了赵文津等4位院士。


    赵文津院士被聘为廊坊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中国地质调查局“慧磁”高精度中靶技术在世界最大天然碱矿—卡赞碱矿的矿山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前半年打通矿山所有采矿通道。投产仪式于2018年1月15日在土耳其卡赞举行盛大开幕式,土耳其总统厄尔多安、能源自然资源部部长阿贝纳特、安卡拉省省长多帕贾、安卡拉市市长图拉等政要及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郁红阳等出席了仪式,承接了其全部对接井工程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专家成员受邀参加开幕式剪彩仪式。

    勘探技术研究所凭借“慧磁”中靶技术,于2011年了承接了土耳其卡赞碱矿试采井项目。“慧磁定向钻进高精度中靶技术”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调成果,使我国成为全球仅有的两家具有该技术的国家之一,该技术具有钻头距离靶点越近,测量精度越高的优点,精度可达50cm的靶区内,能实现一次中靶。2017年该项目提前合同工期半年完成了合同任务,依赖于“慧磁”中靶技术在生产中的高稳定性和高精确性,使这最大的天然碱矿形成了采矿通道,大大提高了矿产采效率,此次项目的所有任务全部实现一次对接成功,受到业主高度好评;目前已与世界最大天然碱矿卡赞碱矿续签了卡赞二期工程合同。

    土耳其总统厄尔多安在投产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演讲。他讲到,土耳其卡赞碱矿总投资15亿美元,正式投产后可接纳就业人员2200人,能供应世界纯碱市场需求的1/10,欧洲市场的一半;卡赞碱矿的投产使土耳其上升到世界天然碱制碱业的领导地位。同时,他特别对参与卡赞碱矿建设的中国金融机构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工程施工单位表示了感谢和祝贺。

    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定向钻探研究室副主任兼聚力公司土耳其分公司经理胡汉月、勘探技术研究所土耳其卡赞项目部项目经理刘海翔应邀作为嘉宾出席了投产仪式。

    Snap551

    卡赞矿区一览

    中国地质调查局高精度钻井对接技术助力全球最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