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纵是千难,寻水探源,有我乌蒙地质儿郎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乌蒙山区水文地质调查。

    成都地调中心地质儿郎乌蒙山区寻水探源

    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2019年1月2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举办迎新春茶话会。

    茶话会在岩溶所领导班子集体贺新春中拉开帷幕。岩溶所领导集体向过去一年里勤勤恳恳、辛勤耕耘为岩溶所发展做出贡献的职工表示感谢,对全体职工表达亲切的问候和新春的美好祝愿,并向支持岩溶所发展的职工家属和离退休职工送上了新春祝福。

    茶话会文艺节目精彩纷呈。在职职工的舞蹈《nobody plus草蜢》、三句半《地质儿郎》、合唱《欢乐中国年》等精彩纷呈,离退休职工的舞蹈《梨花颂》、《哈达》、旗袍秀《茉莉花》等美仑美奂,小朋友的快板《观灯》、芭蕾舞《甜甜的滋味》等惊艳全场……高潮迭起,引来全场笑声阵阵,掌声不断。

    新春叙亲情,畅言话发展。岩溶所职工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按照新的业务部署安排,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进岩溶地质工作升级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70华诞献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岩溶所领导,在职、离退休职工,部分家属300余人参加了茶话会。

     
     
    岩溶所举办2019年迎新春茶话会

    南极大陆身处地球的最南端,那里常年被冰雪覆盖,被称为是“地球的冰库、暴风的故乡、世界的寒极和白色的沙漠”,环境恶劣程度可想而知。对地质队员来说,虽然每日的负重考察早已是家常便饭,但是在这极冰冷、极偏远之地,还有很多无法预料的考验在等着他们:瞬息万变的天气,狂奔怒吼的骇浪,毒辣炽烈的紫外线,变幻莫测的狂风,暗藏杀机的冰裂缝还有无法适应南极恶劣环境的行装……如果说这外在艰苦的环境并不是最艰辛难言的,那么长达一个月的海上漂泊,千篇一律的饭食,远在千里之外的除夕团圆夜和杳无人烟的勘查路线无不时刻侵扰着南极科考队员的内心,让这些铁骨铮铮的地质儿郎也不免唏嘘。

    正如其他无论多么辛苦、危险的行业和工作一样,在我们的南极科考队伍之中也有巾帼英雄的身影,她们和众多的男队员一样承受着外在恶劣环境和内在科研工作双重压力的考验,而除此之外,还多了一份对父母的牵挂,对孩子的不舍和对爱人的愧疚和想念。非常荣幸的是,在为数不多的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女队员中,有两位来自于地质力学研究所,她们一位是第二次出征南极的韦利杰,一位是荣升为母亲刚满两年的杜星星。

    提到在南极工作的这一个月时间,两位地质队员谈的更多的是有关于在菲尔德斯半岛地区开展古生物地层与沉积序列研究和不同类型火山岩的岩性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将增加的维多利亚地现场考察任务和长城站及周边地区考察任务完成的更好,感触最深的是长城站周围冰融水形成的软泥和没膝的积雪能使整只鞋深陷进去,让人寸步难行,最难忘的经历是自己外出考察第一天就坏掉的两双精心准备的鞋……但是提及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家人,工作上的敢拼敢闯的“女汉子”韦老师却也忍不住心酸: “上一次去南极时女儿给我写的信我还留着,每次出野外都翻来看看,每次都忍不住流下眼泪。她告诉我她可以不依靠别人,单听磁带就把单词背的滚瓜烂熟,好多别人都做不出来的奥数题,只有她能做出来,她甚至还向我炫耀自己做作业细心了,跳绳能跳300多个了,但其实我知道,她只是想我了,但是又不愿意让我太过牵挂她。相比其他妈妈我亏欠孩子的太多,有哪个妈妈不想把孩子天天搂在自己怀里呢?但是我这个行业就这样,没办法,逼着自己的孩子快点长大。南极在我的心中既是人间天堂,又是科研圣地,能来南极工作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在南极工作即使没有假期,后勤物资不匹配等等再大的困难我都可以克服,但最让我难熬的就是对孩子和家人的思念,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我在南极每天心里都要默念很多次,我爱你们,我真的爱你们。”

    而说到对孩子的亏欠,另一位80后“女神”——杜星星则有从不诉说的苦衷,虽然来到南极工作,她把惊喜、感动、欣喜等等感触放在了思念之前,但是这一次自孩子一岁后又一次超过一个月的离开,带给她的又岂会仅仅是思念这么简单?为了这一次的南极科考,她早在一年前就硬生生给孩子断了奶,很多同为人母的小姐妹都劝她:专家称母乳最好喂到2岁以上,她只是笑笑:没办法。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杜星星再出野外时,儿子已经从最初的不适应每次电话或视频时哭着喊着“天天想妈妈要妈妈”,变成“妈妈记得给天天带好东西回来,给天天拍照”。这让初为人母的杜星星在欣慰之余又有着说不清的落寞,似乎,孩子一夜之间就已不再依赖她,而被孩子需要则是天下所有妈妈的心愿吧。长城站的网络速度较慢不足以视频,杜星星只好在每天晚饭后跟家人语音通话,诉说衷肠。但是对于这份工作,这份职业,她从未后悔过,只是比其他人更多一分对孩子、爱人和父母的感谢,她说:“谢谢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我会像每次工作完一样平安回去,我会将对你们的思念藏在心中。”

    其实,在我们的地质大军中,还有无数这样默默无闻奉献自己所学,勤奋工作、努力生活的巾帼英雄,野外考察她们勇往直前冲在一线,资料成果汇集她们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回归家庭她们又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她们既是拼得了命的“女汉子”,又是受到同事和家人称赞的“女神”。值此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请让我们每个人都为身边的巾帼英雄竖起大拇指,为她们点赞。

     

     

     

     

     

     

    地质力学所参加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系列之十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下沉沿湖社区工作队里,就有这样几位女同志,她们舍小家顾大家,在防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成为社区抗疫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冲锋在前的“主心骨”。武汉市江夏区沿湖社区蓝宝石生态园是武汉地调中心职工集中居住的一个小区。疫情发生后,家住蓝宝石生态园的中心纪委书记曾冶红,充分利用身处一线之便,组织家住小区的干部职工协助社区开展防疫消杀、出入管控、防护宣传等工作,为打好社区保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心下沉沿湖社区工作队组建后,她又带领党员工作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与社区沟通联系、安排部署工作、提醒队员做好防护、参加社区执勤值守等,事无巨细,她都亲自参与、以身示范。当有队员反映居民无视禁令私自外出,不听劝阻还出言不逊时,她安慰到,“现在是特殊时期,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尽量沟通,耐心细致劝导。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大家都回归正常生活”。作为武汉地调中心宜昌基地分管领导,她每天都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与宜昌基地管理处工作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关心关注着宜昌基地职工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们的生活和思想情况,不敢有丝毫松懈。

    不怕吃苦的“急先锋”。周丽是中心安全和保密处负责人,原本打算回老家与家人团聚的她考虑防疫需要,主动选择一个人留在武汉。作为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属疫情防控组负责人,承担着职工健康动态跟踪、疫情信息发布、居家办公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等多项工作,但她毅然加入工作队,除执行防控任务外,坚持每天定时在小区业主QQ群里发布疫情动态,开展病毒防治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堪称疫情宣传的“大喇叭”;李细华是离退休四支部的联络员,该支部大多数离退休老同志都住在蓝宝石生态园,且子女大多不在身边,因年事已高在网上购物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她在做好执勤工作的同时,总是及时向老同志们传达中心领导的关怀与慰问,密切关注老同志们的思想及身体状况,帮助解决物资采购、个人防护等方面的困难,获得老同志们一致好评。

    2月下旬,中心组建下沉曙光社区党员工作组,面对更加危险的工作环境、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周丽、李细华再次主动请缨加入抗疫队伍。李细华朴实地说:“周丽一个人在武汉,我孩子已成家立业,我们两个牵挂都比较少,能多出一份力就多出一份力”。

    耐心细致的“大管家”。鲁文莲是小区业主委员会成员,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承担小区住户的排查工作,从最开始的逐户打电话确认人数、登记健康状况,到后来每天记录体温、多次QQ及微信提醒。面对繁琐的工作,她从未有任何怨言。小区有些老人不会使用网络,她还要打电话一户户记录核实,生怕漏掉一个住户。在此同时,她主动协助做好小区值班巡逻和物资发放等工作;武汉“封城”以后,物资采购就成了难题。马丽艳积极协助物业服务单位团购生活物资,同时利用住房离小区大门近的便利条件,做到订单接收、物资分拣发放、费用结算一条龙服务,累计经手业主预付货款60余笔,未出现任何差错。同时,她还积极关注网上购物渠道,帮助业主在“掌握江夏”及“全民直采”小程序上团购下单多次,被大家称为业主团购物资的“管家婆”。气温回升后,不少居民防范意识有所松懈,走出家门锻炼和遛狗,她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劝导。但对于屡教不改、明知故犯的,她会不顾情面、果断拍照上报物业进行登记。

    热心服务的志愿者。居住在小区的不少职工积极响应,自愿加入防控队伍。后勤管理处职工周贝就是其中一员,她报名时说:“我虽然不是党员,但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听从指挥、承担任务”。作为一名志愿者,她在网络上奔走于各个采购群,帮助业主寻找合适的团购物资,有时还把自己团购的物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她还参加了小区值班巡逻,帮老同志采购、分发物资;周晓丽也是一名志愿者,小区微信群、QQ群里经常有她活跃的身影,大家想吃鱼了、想吃面粉了、没有肉了、很久没吃上豆腐了……,她总能找到好的团购渠道,被亲切地称为“小团长”。此外,她还帮助分发物资,替没准时来取货的业主垫付货款,热心服务备受好评。

    在家里,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温柔的化身;在抗疫一线,她们是采购员、是宣传员、是战斗员,是刚强的战士。她们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冲在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巾帼风采,贡献了巾帼力量。

    关心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同志生活

    在曙光社区执行任务

    清点采购的生活物资

    为小区居民分拣生活物资

    活跃在战疫一线的武汉地调中心最美“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