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其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当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昆明中心”)携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云南省地质学会、碧鸡街道赤甲社区、爱尔眼科等单位共同举办科普活动暨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文明科普研学基地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昆明中心总工程师主持、党委书记作揭牌致辞。活动吸引近百名中小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揭牌仪式后,在科普讲解员的带领下,家长和中小学生们来到昆明中心自然资源科普馆参观,了解地球46亿年的演化历程、欣赏大自然留下的壮美地质遗迹、探索生态修复和节能减排的方式。在场馆的沉浸式体验中,大家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地球科学知识,也增强了爱护生态、保护环境、珍爱地球的意识。活动期间,志愿者还为中小学生们开展免费眼健康检查、发放生态环保宣传资料,引导大家爱护视力、绿色出行、低碳消费。

    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昆明中心也将基于公益性定位,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做生态保护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 

    守护生态科普行 共建美好明日景 

    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关爱离退休老同志的身心健康,让老同志安享幸福晚年。8月23日、10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分两批次,组织150名离退休老同志到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和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此次体检,天津地调中心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保障落实离退休老同志“两项待遇”有关要求,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部署健康体检工作,就组织处室、医院选择、经费预算、时间安排、检测项目、服务要求、疫情防控和应急保障措施等做出了具体要求。天津地调中心离退休干部处和安全和保密处紧密配合,针对离退休老同志人员数量多,年龄跨度大,居住地分散,体弱多病和行动不便等实际情况,多次与医院进行沟通协调,采取了年高体弱者优先检测、集中时间和分期分批检测、重点人员全程跟踪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健康体检期间,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与工作人员密切协作,及时协调解决老同志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离退休干部处将老同志健康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反馈给了老同志本人或家属,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并指导老同志到专科医院门诊进行诊断复查。同时,根据健康体检报告,调整和完善离退休老同志的健康档案,动态掌握老同志的健康状况,为做好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离退休老同志对中心组织健康体检给予高度称赞,肯定了此次检测项目全面、医生业务水平高、服务态度热情、应急保障措施有力等方面工作,纷纷感谢中心党委的温暖关怀。

     
     

     

    健康体检

    天津地调中心组织开展2021年度离退休老同志健康体检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离退休干部处与远洋•椿萱茂(成都珉湾)长者社区共同组织了免费磨刀、理发、健康检查、健康咨询、健康养老等系列便民、献爱心服务活动,践行为离退休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的服务理念。

    在成都地调中心生活大院内,远洋•椿萱茂协作单位四川结石病医院和中山骨科医院的医师们为小区离退休职工仔细检测血压、血糖、骨密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为每位老同志耐心讲解,提醒每天用药(量)、日常饮食、生活习惯、锻炼方法等注意事项。

    在免费磨刀和免费理发处,离退休职工更是排起了长龙。义务服务的师父们热情、认真、周到的服务让老同志们感动不已,有位阿姨还特意去买了冰镇矿泉水感谢磨刀师傅。远洋•椿萱茂(成都珉湾)长者社区还为老年朋友们精心准备了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居家安全手册等小礼物,为老年人开展健康养老咨询服务。

    便民利民等义务活动,不仅为成都地调中心离退休职工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也让老同志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感受到了单位对老同志的关心,促进了单位精神文明建设。

    健康咨询

    免费磨刀

    免费理发

    四川结石病医院的义诊活动现场

    成都地调中心与远洋•椿萱茂长者社区联合开展离退...

    22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奋斗四号”调查船离开码头,前往南海执行区域地质调查任务。这是继221海洋地质十号船首次出航以来,广州海洋局第四艘出航作业的调查船。至此,在严密部署和科学防疫多重举措下,广州海洋局海上生产全面有序展开。

     

    229日,“奋斗四号”科考船离开码头,前往南海执行区域地质调查任务。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安全,复工复产关系国计民生。广州海洋局充分利用微信、WeLink、钉钉等信息平台召开专门会议,深入调研复工复产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查漏洞、抓细节、防麻痹,全力以赴将疫情防控措施做实做细,在此前提下保质保量组织生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稳,做好防控与复工统筹,兼顾安全与复产,全力保障海上调查顺利开展。

    “海洋六号”科考船高效完成首航任务

    229日,“海洋六号”船顺利完成2020年首个航次调查任务。这是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下,广州海洋局全面做好防疫工作,顺利完成的第一项海上生产任务。

    “海洋六号”船于225日开赴南海北部工区执行环评调查任务。该船严格执行政府和局相关防疫规定,按照“精简备航人员,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备航期间,派送技术人员到广州指定医疗检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所有人员按规定居家隔离期满后,再到定点酒店和船舶两地同时进行为期七天的封闭隔离观察。隔离期间做到人员严禁串门、每天检测体温,以减少感染几率,确保人员健康。

    航行过程中,船舶开启“空调关闭回风,只进新空气”的通风模式;为减少人员密集接触,船上以广播、微信等传播方式多次向全船人员进行了防疫、工作、生活等安全教育与培训,按照“少聚集、勤通风、戴口罩、勤洗手”的方式,要求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在房间就餐,每天按时进行两次体温检测。作业过程中,根据安全工作实际要求,及时调配人员到岗,确保调查任务安全、高效进行。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海洋六号”船战胜了风浪,赢得了时间,顺利完成了2020年首航环评航段的浮标任务。

    海洋六号顺利完成浮标维护任务

    “海洋地质十号”科考船

    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广州海洋局“海洋地质十号”船于221日率先出航,执行第一个成果转化项目。

    该航次工期紧,任务重。前期由6人组成“特种部队”备航团队,强而精悍,扛5桶液压油,吊30根钻铤,上80根钻杆,搬运300袋泥粉。稳定的定位系统及动力定位,是风电项目的保障。各专业组通力协作,默契配合,作业过程高效顺利。疫情阻挡了回归,却无法阻挡每一个广海人工作的热情。

    复工复产,“奋斗五号”科考船有底气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所带来的人员不足,防护用品紧缺,物流几乎停摆的重重困难,广州海洋局“奋斗五号”船严格执行局党委、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出台的各项防疫措施和要求,做好防疫工作,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快速顺利完成出航准备。

    (一)加强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坚决落实上级各项防疫要求

    首先加强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利用微信群和电话等工具及时把广州海洋局相关防疫防控要求通知到每一位参航人员,确保全体参航人员及时了解相关形势,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在行动上坚决落实广海局防疫防控要求,做到上船备航前自觉在家隔离观察七天,完成备航工作后,集体到定点酒店和船上集中隔离观察七天,确保人员身体健康后再启航。

    (二)做足防疫措施,配齐防疫装备,确保每位参航人员的身体健康

    备航工作面临的首要困难是防护用品的不足。广州海洋局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紧急调配,为船上工作人员配备了口罩和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并及时发放到每一位参航人员手中。此外,要求上船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登船后首先测量体温,禁止体温37.3℃以上人员入内,并及时报告备案。最后,发动群众做好监督工作,如发现身边有任何疑似感染症状,马上上报,并做好现场消毒工作。力求各项措施齐下,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三)备航工作精干有力,后勤保障及时到位

    由于上船前需要在家自行隔离七天,同时为防止人员聚集带来交叉感染而尽量减少上船参与备航工作的人数,备航工作面对的第二个困难就是人手的相对不足。该船安排精干人员承担备航工作,分批次上船备航,尽可能降低集聚人数。最终克服人数相对不足的困难,在较短时间内出色完成各项备航工作。此外,面对物流停摆的现状,在物资采购、运输车辆安排等方面,该船与物流公司积极沟通,尽最大的努力保障备航物资在出航前顺利送达上船。

    疫情影响下,广州海洋局团结奋进,继续前行,面对疫情防控工作,绝不麻痹大意!面对海上生产,全力以赴!面对复工复产,夯实底气!充分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精简的人员快速高效备航和作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防疫生产两手抓 广州海洋局海上生产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