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申报的两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其中,“一种沟槽型冰崩碎屑流运动距离及危险范围预测方法”发明专利提出了一项基于冰川发育特征和运动区地形的冰崩运动距离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冰崩源区的初始势能和冰崩形成的碎屑流的运动距离,提出了冰崩灾害危险范围的预测评价技术。该项技术解决了冰崩灾害的危险范围划定的技术难题,为我国青藏高原海洋型冰川区冰崩灾害的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可大大提高冰崩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水平。

    “一种冰崩型泥石流灾害链隐患识别方法”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泥石流灾害链关键转化区的“冰-土”耦合作用范围的判别模型,据此构建了冰崩型泥石流灾害链的判别标准,首次从定量尺度提出了冰崩型泥石流灾害链隐患识别方法。该技术在藏东南地区帕隆藏布流域开展了应用,共识别出327处冰崩型泥石流灾害链隐患,为藏东南地区的地质灾害链风险防范提供技术支持。

    发明专利授权证书

     
    探矿工艺所获批两项冰雪型地质灾害链风险防控技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