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依托西秦岭岷县寨上金矿勘查和甘肃梅川-蒲麻地区金矿资源潜力评价2个项目积极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地质调查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相关地球科学知识。

    活动设立“探索地球宝藏的武器——钻探”和“普及矿产资源基本国情、增强矿产资源保护意识”两个专题,通过“大国工匠”、高级工程师华伶俐的现场讲解、引人入胜的主题展板和图文并茂的科普传单,向社会公众揭示矿产资源的分类、开发和保护现状,介绍钻探的发展历史、钻机工作原理和种类,普及如何通过勘探技术手段“寻金找矿”。

    地质科技和岩矿标本展览环节将活动引向高潮。项目组围绕深地探测基础地球科学研究和前沿科技攻关,展示矿区典型岩心、矿石和钻探设备关键部件,通过电子显微镜、野外快速分析仪和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制作的“松科二井”科普动画VR眼镜等仪器设备,使公众身临其境感受地下世界的神奇,零距离观察岩心的结构构造和微观组成。

     活动现场

     
     
    西安矿产中心积极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宣传活...

    2020年9月23日,经中央编办、自然资源部批准,由原武警黄金第六支队组建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召开成立大会宣布领导班子任职文件。这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中心改革整编工作进入新阶段,业务发展进入新征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李雪辉同志在大会上讲话,他充分肯定了西宁中心在过去建设发展中的成绩,并就下步转制落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局指挥中心原秘群处处长侯志刚同志宣读了中心首届党委成立和班子成员任职的通知。大会由西宁中心党委书记欧清学同志主持。

    局指挥中心纪委书记李雪辉和西宁中心党委书记欧清学共同为中心揭牌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武警黄金部队转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由武警黄金第六支队调整组建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经中央编办批准,该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40多年来,原武警黄金第六支队用对党的无比忠诚谱写了一幅幅壮丽篇章。先后探明特大型金矿床1处、大型金矿床4处、中小型金矿床10余处,累计提交金资源量230余吨。单位2次被武警总部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11次被原黄金指挥部评为先进支队,支队党委、纪委和团委多次被武警总部表彰。先后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支金保,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伶俐等先进典型。

    劈波斩浪战鼓催,整装待发恰逢时。挂牌成立后,西宁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忘初心,忠诚使命,主动承担好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与观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支撑调查及区域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等工作。勇立业界典范,争树行业标杆。大力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持续传承“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优良作风,历艰险而奋勇,经淬炼而善战,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崭新面貌,打造出一支作风过硬、一专多能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队伍,砥砺奋进擘画西宁中心发展建设新蓝图,迈入开启新时代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自然资源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新征程。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成立大会和挂牌仪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式挂牌成...

    近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发布第八季“大国工匠”名单,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华伶俐榜上有名。

    华伶俐是西安矿产中心工程勘查室钻探机长、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27年来,他一直奋战在钻探生产一线,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3次,获得首届全国钻探职业技能大赛冠军,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武警黄金部队“优秀班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荣誉的背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和对地质事业的赤胆忠心。

    躬身向学、苦练本领——勤劳“钻”

    自参加工作以来,华伶俐始终坚守献身使命的信念,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作中,他一边研读《钻探工艺学》《钻探常见事故预防和处理》等专业书籍,一边在实践中刻苦钻研钻探技术。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从简单的技能练起,不断钻研新地层的施工方法,不断实验新的工艺,不断总结各类施工经验教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纪录……他真正做到了操作规程烂记于心,技能运用娴熟自如,处理问题科学严谨,钻探技术精湛过硬。

    2011年11月,华伶俐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钻探职业技能大赛。面对来自全国36支代表队的400多名参赛选手,他凭着过硬的基本功和心理素质,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以总分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夺得固体矿产钻探竞赛金牌,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这也是对他过硬的钻探技术的最大肯定。

    攻坚破难、敢为人先——沉稳“钻”

    华伶俐始终秉持着“冲锋当刀尖,上阵当排头”的信念,24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他不屈不挠的军人品格。

    二十余年来,他奋斗的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巍巍秦岭、大别山区、西部戈壁……每有重大任务时,他总是冲锋在前;每有施工技术难题时,他总是深钻细研;每有辛劳工作时,他总是走在最前。这种无言的榜样作用,感染、带动了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也带领团队战胜了数不清的困难。

    二十余年来,华伶俐先后南下大别山、西上祁连山,主动请缨参加阳山百吨金矿和南坪万吨钼矿会战,累计钻进4万余米,为各个工作区开出“金色花朵”立下了汗马功劳。2010年,他带领机台组织施工的河南南坪矿区ZK5507孔,是当时设计最深、难度最大的钻孔。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他根据钻头和孔深关系,经过50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合理的钻进参数,大胆使用“122绳索取芯工艺”,使钻进效率提高了3倍,所带机台创造了1560.52米的深孔钻进纪录。

    华伶俐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技术,才能适应不同任务的需要,并及时处理钻进中的各种难题。他在工作中注重思考研究、积累经验、革新方法,每次处理完井故,都会认真反思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方法,在不同区域、不同地层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他先后摸索出复杂地层“五级成孔、套管护壁、注重异常、慢提慢下”和“两看一听一查”钻探法,均被广泛推广使用,钻井事故发生率降低到1%以下,事故处理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参加工作的近三十年来,他先后取得革新技术成果20多项,并据此排除钻孔故障300多次。

    华伶俐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把自己的技术留在单位,为中心培养更多的钻探人才?为此,他积极开展“传帮带”,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学到的、悟通的、摸索的钻探技能理论拿来与同事分享交流,并且对他们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担任机长20余年来,他先后培养出100余名技术骨干,其中5人当上了机长,3人考上了高校。

    初心不忘、重整行装——不懈“钻”

    2018年,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原武警黄金部队整体转制并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启了新的征程。华伶俐本可顺应改革大潮,选择回到安徽老家工作,但他却毅然决然地留下,他说:“我离不开大家,更离不开钻机的轰隆声”。

    面对新的职能、新的使命、新的征程,他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没有因资历老而止步不前,仍然坚守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他立足岗位、破浪前行,矢志钻探理论研究和技术革新,在新的时代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新的战场取得新的业绩。近5年来,他在寨上工作区推广使用水刀割刀法,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英格尔全液压便携式钻机引入寨上矿区,探索形成了无固相抗水敏配方泥浆+薄壁绳索取心钻具+外径增大高效金刚石钻头扩孔器的钻进方法组合,成功破解了矿区深、厚、大碎裂蚀变带钻进难题,其中ZKS84-7钻孔以45度倾角钻进,刷新了西安矿产中心小倾角钻孔施工纪录;撰写的科技论文《河南栾川地区金矿复杂地层深孔岩心钻探技术》在省级期刊发表;申请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项、通过初审实用专利1项;2022年7月,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调查指挥中心评为高级工程师,这在指挥中心工勤岗上尚属首例。

    谈到本次获得的“大国工匠”荣誉,华伶俐说:“我只是在本职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可党和国家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只能感恩组织、再接再厉。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一定会将这个荣誉作为鼓励,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努力为组织培养更多的钻探技能人才,为全力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钻”出来的“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