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2018年8月10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邀请"北方石炭-二叠纪关键地质问题专题调查"二级项目负责人和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检查验收组,赴新疆伊犁州昭苏县钻探现场对探矿工程所承担实施的油气地质调查井——新昭地1井进行开钻验收和安全检查。

    新昭地1井的钻探目的是建立伊犁盆地昭苏-特克斯坳陷地层层序,初步查明石炭系、二叠系等主要烃源岩的纵向分布,建立烃源岩地球化学剖面,获取地层参数及其含油气性,为地球物理解释层位标定、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依据。

    检查验收组在听取项目组开钻前准备工作汇报的基础上,重点对现场的人员、钻探设备、录井仪器、钻前准备及HSE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一致认为项目组钻前准备满足开钻条件,通过开钻验收。

     

    新疆伊犁盆地新昭地1井顺利通过开钻验收

    3月22日,2018年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分析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发布了《2018年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报告》,部应急办通报了2017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情况,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应邀分别作了《2018年全国气候趋势预测》和《2018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报告。与会专家结合本省具体情况进行了研讨。

    《报告》显示,2017年趋势预测结果与我国地质灾害实际发生情况基本吻合。2017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642起,有效应急避险5535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4.5亿元。2017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均有所减少,与2016年相比分别减少22.5%和12.6%,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增加13.2%。

    《报告》预测,2018年我国地质灾害总体趋势接近常年,但较2017年可能略有加重。《报告》对2018地质灾害潜势度、气候、地震、人类工程活动四个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分别形成2018年春季、汛期、秋冬季及年度地质灾害重点区趋势预测图,据图显示,全年地质灾害发生极高危险区包括:云南西部,重庆东北部,湖南西部和东部局部,江西西部、安徽东南部、浙江东北部局部、福建北部局部和新疆伊犁州局部地区。针对2018年地质灾害发生趋势,专家建议,各级地方政府要继续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部署和严格落实各项防灾责任,高度关注各项工程建设的防灾工作。继续加强群专结合监测体系和科普宣传,不断推进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广度、频次和多样性。

    据了解,自2005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开始进行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分析研究。经过14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地质、地震、气象、人类活动等地质灾害多因子综合预测模型,逐步探索形成了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预测体系,引导各省(区、市)建立了省级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方法及预测报告模板。全国地质灾害预测报告由部应急办上报中办、国办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划定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有针对性的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分析会召开

    2017年9月20日-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检查组对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开展了野外综合质量检查。

    9月21日-22日,检查组先后前往喀什地区莎车县和伊犁州伊宁县进行了野外工作质量抽检,主要对达木斯乡8村2组泥石流、霍什拉甫乡12村3组泥石流、皮里青河流域地质灾害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全面检查了野外调查记录卡片、浅井勘探编录表、遥感解译图件、无人机倾斜摄影图件、阶段性成果报告、委托业务实施方案、合同等资料。9月23日,检查组分别听取了“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及委托业务关于新疆地区滑坡泥石流成灾规律研究、地质灾害遥感解译、遥感解译核查及现场验证、典型地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的情况汇报。

    检查组指出,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组工作成绩的取得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组能够做到团结一心、真抓实干、艰苦奋斗;二是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区地质环境监测院、有关州和县国土资源局为项目组提供了的多方面的便利支持与安全保障;三是项目组党建工作抓得牢,野外支部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安全保障、政治学习、风险点管控、与驻村干部协调沟通等方面为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检查组还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南疆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规范野外填表,特别要注意剖面图中地形坡度、滑坡后的图例、滑坡方向等方面。要注意比照无人机数据,确保剖面绘制结果统一;二是要抓紧推进监测仪器安装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监测的结果要按阶段向院(中心)报告;三是要摆脱惯性思维模式,善于学习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展填图工作,要切实突出星-空-地一体化的特点;四是项目组要主动向行业专家和当地专业队伍学习,脚踏实地、注重积累,真正把书本知识学活用活;五是针对新疆年初冻融型滑坡等具有地区特点的灾害现象,要主动作为,通过引用新技术,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监测工作,提出科技水平高的分析成果;六是项目组要牢牢秉持“五问”和“三对接”的工作理念,不断总结、提炼和创新成果,切实为新疆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提供有利支撑。

    经过质询、讨论与交流,检查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的野外工作,一致认为该二级项目严格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的设计开展工作,完成了预期目标,各项工作质量总体符合相关规范、规定要求,综合评价该二级项目总体质量优秀。

    新疆区地质环境监测院、伊犁州国土资源局、伊宁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环境监测院(应急技术指导中心)科技处、人事处、应急调查评估室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检查。

    环境监测院开展新疆叶城-乌恰地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野...

    2017年3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南疆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组以支撑服务地方需求为己任,完善部署,精心实施,在开展项目研究工作的同时,积极与伊犁州国土局,伊宁县、特克斯县和新源县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了“三对接”,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亟需的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技术咨询,较好地服务了地方地质灾害防治需求,所做工作获得了当地政府肯定。

    项目组依托已有专业监测设施和群测群防体系,为伊宁县、特克斯县、新源县和那拉提景区管委会开展了12处重大地质灾害点的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和技术咨询,并分别提交报告,为伊宁等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伊宁县、特克斯县政府先后致信表示感谢。

    环境监测院将以此为契机,在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局党组的各项决策部署,把开展项目“三对接”作为项目工作的重要内容,各项目组都要设立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和地方政府决策需求的具体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支撑服务工作,切实做好支撑服务工作。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对环境监测院开展地质灾害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