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5年11月26日,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长沙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02队承办。

    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汪集旸院士,中国工程院卢耀如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主任、水环所石建省所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吴爱民处长,湖南省国土资源厅金勇章副厅长,湖南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亚辉,以及来自全国65家单位256位代表出席开幕式。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水环所所长助理、科技外事处处长王贵玲主持开幕式。

    石建省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对出席此次年会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强调,当前我国在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迫切需要在绿色、可再生、清洁能源领域,大力推进相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地热资源(包括浅层地温能、水热型地热、干热岩)是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热资源利用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地热资源分布普遍、利用简便、可再生、清洁、绿色等禀赋和功能,可以显著改善能源结构,在缓解北方地区雾霾危害,提供南方冬季供暖稳定能源,解决高原边远地区用电短缺问题,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石建省希望进一步提高地热资源勘查工作精度,为地热开发利用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源评价,依靠科技创新支撑我国地热能源发展新道路,并预祝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圆满成功。

    吴爱民在讲话时指出,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加剧,常规能源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央提出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五项措施。在此形势下,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新一轮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先后完成31个省会级城市和主要地级城市的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调查与区划,以及典型地区高温地热资源调查和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等工作,取得一系列丰富成果。本次会议,既是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国地热清洁新能源规模利用,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希望通过此次年会的交流研讨,分享经验,聚焦问题,改进方法,探索创新,促进我国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我国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做出更大贡献。

    据了解,此次年会主题是“开发地热新领域 谱写能源新篇章”,在为期两天的时间内,与会专家和代表将围绕“干热岩地质勘查、人工储层建造技术、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浅层地温能调查与利用、全国地热资源梯级开发利用”五大主题,共同探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地热资源科学高效利用,更好的推进地热学科的发展。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中国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在长沙开幕

    6月7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华北区)全面完成子项目资料与野外验收,这标志着黄淮海平原、汾渭河谷盆地地下水监测网络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此区域地下水监测网的建立,可及时获取水位、水温、水质等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研究地下水超采、质量和污染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实现对黄淮海平原和汾渭河谷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为华北地区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和地下水演化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坚实支撑,为自然资源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雄安新区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及时服务。

    据介绍,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华北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8省(市),共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点3325个,钻探进尺291509米,完成3325台套一体化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安装与录入,改建了郑州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和秦皇岛地下水与海平面综合监测站。

    各省(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建立了一批层位清晰、手段先进的地下水监测站点,获得了数据真实、内容详实、整理规范的资料,而且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性技术和管理成果。一是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将监测数据成功服务于盐城-南通段高铁线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二是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完善了孔口保护装置施工工艺,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三是山东、河南、山西以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为契机,已逐步建立或即将立项开展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四是郑州地下水均衡试验场开展地下水均衡要素观测,定量研究华北平原降水入渗补给深度、补给量、潜水蒸发极限深度和蒸发量等参数。秦皇岛地下水与海平面监测站可开展海平面综合研究,能够同时监测潮汐、温盐、气象、地下水等要素。

    黄淮海平原、汾渭河谷盆地地下水监测网络开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