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人民的健康,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3月3日,人民网科普频道联合海南省市场监管局、海南省卫健委、海南省文明办三家单位共同发起“舌尖上的防疫战——公筷行动计划”,倡导人们使用公勺公筷、养成文明用餐的习惯。

    “公筷行动计划”推出了系列倡议海报,按照家庭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分成不同主题,提出了“用餐习惯勤培养”“分餐进食少夹菜”“以身作则用公筷”“喂娃吃饭用专筷”“劝说家人公筷”“礼貌劝客用公筷”的建议。

    为了让更多网友参与倡议,“公筷行动计划”还同时推出了“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心安”互动H5,公众可以选择不同地域和角色,获取个人专属的“公筷行动倡议书”,通过传递倡议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亲身参与并分享用餐新风尚。

    多一双公筷,多一分安心;从现在开始,从你我开始。希望“公筷意识”能深入人心,让“分餐进食”成为文明餐桌的标配。

    “公筷行动”正式启动:让公筷成为健康生活标配

    2020年11月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孙治雷研究员应邀到青岛第五十七中学为初一年级学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海洋矿产资源探测开发科普报告。

    孙治雷研究员首先以多年的专业研究和海洋科学考察经历为基础,从深海知识入手,以精心准备的多媒体,向同学们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深海矿产资源种类、如何探测和利用以可燃冰和金属硫化物为代表的深海矿产资源。同时,还展示了近年来利用ROV探测深海冷泉、热泉烟囱及极端生态群落的视频,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新奇而震撼。交流过程中,孙治雷研究员列举了很多我国在深海资源探测和开发领域的领先之处,介绍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 “蛟龙号”、刚刚探测马里亚纳海沟的“奋斗者号”等潜水器,著名的深海调查船“大洋一号”和“海洋地质九号”,以及我国完成的南海可燃冰试采等实例,也指出了我国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的短板。他告诉同学们,虽然我国在深海资源探测和开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但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要求仍存在一定距离。他最后勉励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打牢基础,为我国尽快跻身于世界海洋强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科普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自己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了很多宝贵的科学知识,受益匪浅,一定会在课下再多去了解一些海洋资源和深海探测方面的知识,以便打开创新的大门,创造出更多寻找和开发深海资源的装备和方法。很多同学表示将来也要成为一名海洋科学家,为祖国寻找更多的海洋资源,拓展更加广阔的海洋空间!

     

     

    青岛海洋所专家应邀到青岛第五十七中学作深海科普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