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鼠乃生肖首,厚积待薄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16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举行了以“新征程 再出发”为主题的2020年迎新春联欢会沈阳地调中心全体职工近300人欢聚一堂、共迎新年。

    沈阳地调中心主要负责人总结了沈阳地调中心2019年在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天空地一体化高光谱探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要求中心在2020年全面贯彻落实局党组工作部署,确保中心事业发展跨上新台阶。 

    联欢会节目丰富,精彩纷呈。舞蹈《中国范》拉开整场活动的序幕,激情四射的表演瞬时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领导班子的诗朗诵《新时代 新征程》,展现了中心为实现梦想不辞跋山涉水,去探索东北蓝天下的金山银山的使命和决心;地质信息室《我爱地质,我爱祖国》、水环室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诗朗诵,表达了地质工作者对于这份艰苦职业的挚爱和对祖国的深情。团委的舞蹈《我和我的祖国》羽衣蹁跹、舞姿美妙;行政二支部的群舞《野狼disco》富有活力、诙谐搞笑;土地室的幽默舞蹈《第八套广播体操》韵味十足、神形兼备。基础室的歌曲串烧《世界人民一定胜利+过火+我的祖国》题材新颖,土地生态室的萨克斯独奏《往后余生》深情款款,基础地质室创作的三句半《中国迎来新时代》诙谐幽默,勘查技术室的歌曲《礼赞页岩油》展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取得成果的喜悦。地质信息室的女生独唱《渴望》、城市地质室的男生独唱《小白杨》真挚饱满、荡气回肠。行政一支部的《走向复兴》、科技处的《我和我的祖国》、宝玉石中心的《国家》、后勤处的《长江之歌》城市地质室《我们走在大路上》、能源室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矿产室的《朋友》、境外室的《喀秋莎》、地质信息室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水环室的《梦开始的地方》、基础室的《在此刻》等合唱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深情,展现了沈阳地调中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了大家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开场舞《中国范》

     

    合唱《世界人民一定胜利+过火+我的祖国》

     

    歌舞《我和我的祖国》

     
    沈阳地调中心“新征程 再出发”迎新春联欢会圆满举行...

     

     2020年1月10日,在农历新节即将到来之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联合隆重举办2020年迎新春联欢会。两家单位干部职工近400人参加了联欢会。

    联欢会在武汉地调中心党委书记充满激情、饱含深情的新年献辞中拉开帷幕,一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精彩纷呈、颇具地质自然资源督察工作特色的文艺演出绚丽上演。本次演出共有24个节目,有喜闻乐见的表演唱、合唱、相声、小品、诗朗诵、舞蹈、健身操等,是近年来节目数量最多、参与演出职工最多、节目形式最齐全、准备最充分、演出水准最高、组织最成功的一次联欢会。

    诗朗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展示了年轻的自然资源督察人热爱生活、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歌伴舞《往后余生》男女歌者深情款款、且歌且用心演绎人生总是充满惊喜和失落,有恰到好处的遇见,更有撕心裂肺的怀念。但时间总是向前,没有一丝可怜,愿所有人都能以梦为马,不负此生。者随着音乐节奏律动,时而翩翩起舞、婀娜多姿,时而眉目传神、韵味十足;情景剧《相约在冬季》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和片段,讲述了新时代自然资源督察人长期深入督察工作一线,牺牲双休、节假日和家人团聚相守的幸福时光,始终把履行督察职责放在心上、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同时也展现了自然资源督察人与常人相同的家长里短、儿女情长;表演唱《国家》歌声温柔悠扬,悦耳动听,独具特色的手语表演与音乐和歌词完美融合,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视觉视听享受;诗朗诵《祖国,我亲爱的母亲》则深情讴歌了地质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展示了地质人舍小家为国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小品《报账西游记》以别具一格的服饰造型、夸张的演绎手法、幽默的文字和肢体语言,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遇到的趣事、烦心事和种种诱惑,形象生动地普及了财务预算和资金管理基本知识,诠释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单位财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引起观众强烈共鸣,收获多次掌声;合唱《新天新地新时代》唱出了新时代离退休老同志们的铿锵豪情、爱国热情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表达了永远跟坚定信念和不变追求,充满了正能量,展现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离退休老同志表演的舞蹈《我和我的祖国》,音乐欢快,步轻盈,舞出了中国人的自豪和对伟大祖国的爱戴;经典曲目《我爱你中国》堪比专业水准,美妙动听,回味绵长;原创相声《如此喝酒》说学逗唱有模有样,包袱一个接一个,功夫了得!表演者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深情讲述了青年地质工作者在海南岛生态试验区建设中,战胜各种困难和病痛完成各项富有挑战性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用薄酒一杯以表达同事之间的深情厚谊,感恩当地群众对地质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对地质工作者的朴实关爱,并巧妙地向观众传达了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性。精彩的演技征服了所有观众,现场欢笑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演出在武汉地调中心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同唱《团结就是力量》、全场齐唱《勘探队员之歌》之后圆满落幕,充分展示了武汉地调中心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干部职工乐观、豁达、执着、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了两个单位干部职工“同志同心共筑中国梦,互帮互助携手小康年”的共同心声和美好愿景

     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武汉地调中心与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武汉局共迎新春佳节

    “我是炎黄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献给我亲爱的祖国。”虽然李四光先生已经离开40余年了,但是他的这些话仍像星辰一样熠熠生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正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评价的那样,“李四光同志是一面旗帜。”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农村的一个贫寒家庭,原名李仲揆。他勤奋好学,13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城武昌高等小学,为振兴海军,15岁的他东渡日本学习造船机械。在日本,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教育,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创始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8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李四光用他的一生践行着这8个字。

    李四光先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政府。李四光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改为实业司司长。不久,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李四光愤然辞去实业司司长职务。1913年,他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191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20年2月,李四光应邀在巴黎留法勤工俭学会做学术报告时提出“学术问题,不能人云亦云,凡遇着新境象、新学说,要分析它,看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搞科学研究的,心只管细,胆只管大。掌握逻辑思维,天经地义的学说,也不能吓倒我们,要知真正科学的精神,就是为真理而奋斗。对于西方先进的学说,可以为我所用,但决不能受它束缚。”同年,李四光接受蔡元培的聘书回国,到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任教授、系主任等职。在北京大学,他一面教书,一面进行科学研究。他把备课、讲课、带学生实习当作实践的极好机会,不断积累资料,不断思考和研究问题。他一生中在地质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如古生物科的鉴定方法、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和地质力学的创立,都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1934年~1936年,他先后在伦敦、剑桥、伯明翰等8所大学讲授《中国地质学》,受到英国学术界的欢迎和赞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李四光闻讯欣喜若狂。他克服了一系列艰难险阻,终于在1950年春天,化名回到了祖国。他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主席、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李四光毕生研究地球科学,写下了数百万言的科学著作。他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个阶段:解放前,由于受旧中国历史条件限制,他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解放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在基础研究方面,1923年他提出了 虫筳鉴定方法,创立了10项标准,将虫筳主要特性用若干曲线表示出来,使之既有定性概念,也有定量概念,并可以减少文字描述的烦琐,从而提高了鉴定的标准性和科学性。这10条标准,一直被国内外虫筳学者所采用。李四光用这个方法,鉴定了大量的化石标本,写成了他的第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北方之虫筳科》,获得了伯明翰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

    在北京大学教书期间,李四光就开始对中国第四纪冰川进行研究。他以很大的兴趣关注中国东部有关第四纪冰川作用问题,在上世纪30年代,完成了《冰期之庐山》一书,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的很大兴趣和探讨。上世纪40年代,他又对贵州高原、川东、鄂西、湘西、桂北等地做了调查,发表了不少有关我国冰川的文章,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篇章。

    李四光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错误论断。长期以来,中外地质学家一致认为“中国贫油”,这是因为在当时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大油田的地层都是海相地层,因此认为只有海相地层才有生油的条件。而中国的地层大多是陆相地层,所以断定中国是个贫油的国家。李四光不同意这个观点,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考察,认为不论是海相地层还是陆相地层,只要具备了生油的条件和储油的地质构造,就能找到大油田。后来,国家陆续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李四光为我国的地质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纵观李四光先生一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遗产,而且还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坚持真理的科学品格,强烈执着的创新意识,诲人不倦的师表风范,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李四光精神在新时代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要更加注重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加强野外地质研究,注重加强地质基础科学研究。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李四光精神,以李四光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每一位地质人都能在这种感召下收获一种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力学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

     

    一代大师的家国情怀
        7月26日,我局隆重举办学习刘振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由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同志主持,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局党组成员、地科院党委书记王小烈出席报告会。

        报告会前夕,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作出了批示,要求在局系统学习宣传刘振江同志先进事迹。

        报告会上,王研指出,刘振江同志是新时期地质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地质行业共产党员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精神风貌,是对地质人“三光荣”、 “四特别”精神的深情标注。刘振江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必将对广大地质工作者起到巨大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王研要求,地调局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向刘振江同志学习活动,要把向刘振江同志学习活动与弘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我们身边的典型人物结合起来,与全局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的创先争优、联创齐争活动结合起来,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活生生的现实结合起来。

        王研强调,地质调查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要以刘振江等先进典型为榜样,进一步振奋精神,立足岗位、脚踏实地,以更加积极的精神状态、更加旺盛的工作斗志投身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全面落实汪部长的立局指导思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会上,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海清,局党组成员、地科院党委书记王小烈代表局党组向报告团赠送了“学习刘振江精神,努力促进找矿突破”的匾额,工作人员向报告团成员敬献了鲜花。会前,局党组成员接见了报告团所有成员。

        报告会内容丰富,情真意切,令人感动,报告团五位成员用平实的语言、朴实的情感,再现了刘振江同志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一生。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听取了《亲爱的战友我们想念你》、《恒世铭记“振江井”》、《振江,来世我还做你的妻子》、《深切缅怀刘振江同志,秉承遗志励志前行》和《为找水而来,因找水而去》等五个报告。大家纷纷表示,刘振江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心系百姓,热爱水文地质事业,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理解了无私奉献的真正含义,刘振江同志的先进事迹,一定会激励我们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上立足岗位,奋力前行,为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贡献力量。

        局机关全体职工、局属在京单位党委书记、党办主任和发展研究中心干部职工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刘振江是河南省有色地矿局地质一队的一名职工,1997年9月退休,2011年初,加入安阳抗旱打井找水指挥部抗旱打井找水突击队,2011年7月27日上午9时,在前往打井施工现场的途中,不幸殉职。刘振江同志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工作,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支农找水工作中功勋卓著,在豫北13个县、市开发成井4860余眼,成井率高达98%,解决了20多万人吃水难题,改善了40多万人的吃水质量,使50多万亩旱地变为旱涝保收田,百姓多处为他立碑铭功,尊称他为找水“活龙王”。

    学习刘振江精神 努力促进找矿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