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8年6月21日-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在西安组织召开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培训会。旨在贯彻落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和《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文件要求,推进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和运行,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提升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支撑服务能力。

    本次培训邀请来自长安大学的刘云华、孙乃泉、王利教授和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范立民教授等4位专家作专题讲座,专家们详细阐述了矿产资源开采引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机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新型技术方法,重点讲解了金属矿产资源成矿作用、矿床特征、开采技术以及开采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介绍了煤炭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开采技术、含水层破坏情况的监测技术方法、地空瞬变电磁法技术工作原理以及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准测量和GPS测量技术在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参会人员一致表示本次培训内容丰富且有针对性,通过培训更好地了解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最新动态,学习了多种矿山地质环境新型技术方法,对进一步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很强的的指导意义。

    来自全国27个省(区、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的50余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环境监测院召开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培训会
      为纪念第46个世界地球日,提高广大青年对地球的认识,唤起大家对资源、环境的珍惜和爱护,4月22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地科院地质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科普讲座“献给地球母亲的歌——生命地球”在地科院内举行。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志琴院士为青年职工和学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许志琴院士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述方式,把地球比作有生命的“活体”,将其形成演化的故事娓娓道来,报告中展现了各种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地质地貌,揭示了其产生机理和相关的地球科学知识,介绍了板块学说的历史和发展并鼓励青年学者勇敢攀登新的科学高峰。她对地球奥秘的浓厚兴趣和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掌声和欢笑声在会场时时响起。讲座结束后,许志琴院士、杨经绥研究员等认真回答了青年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报告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王瑞江副院长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世界地球日科普讲座“生命地球”成功举办
      为纪念第46个世界地球日,提高广大青年对地球的认识,唤起大家对资源、环境的珍惜和爱护,4月22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学会、地科院地质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科普讲座“献给地球母亲的歌——生命地球”在地科院内举行。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志琴院士为青年职工和学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讲座。

      许志琴院士以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讲述方式,把地球比作有生命的“活体”,将其形成演化的故事娓娓道来,报告中展现了各种千奇百怪、妙趣横生的地质地貌,揭示了其产生机理和相关的地球科学知识,介绍了板块学说的历史和发展并鼓励青年学者勇敢攀登新的科学高峰。她对地球奥秘的浓厚兴趣和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掌声和欢笑声在会场时时响起。讲座结束后,许志琴院士、杨经绥研究员等认真回答了青年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报告会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王瑞江副院长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世界地球日科普讲座“生命地球”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