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7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第六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以下简称“矿博会”)组委会近日在长沙举行,会议宣布,第六届矿博会将于5月18日至22日在郴州市举行。

    据了解,第六届矿博会由湖南省政府主办,郴州市政府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承办。湖南省副省长陈文浩担任组委会主任。会议明确第六届矿博会主题:神奇的矿晶,珍稀的车轮矿。高峰论坛主题:矿博会与矿物宝石产业的发展。会场设郴州主会场和临武县分会场。主会场核心展馆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2800个国际标准展位。主要活动有开幕式,省领导会见外宾,国际矿物、宝石、化石展销,全省自然资源推介展,第六届矿博会高峰论坛,第六届矿博会博物馆论坛,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暨友好城市缔结仪式,首届精品矿晶评选大赛,吉祥物征集、矿晶拍卖会,科普等活动。

    陈文浩表示,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举办矿博会的重大意义。矿博会是湖南省对外展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窗口;要搭建好招商引资、对外宣传、旅游文化的平台;要精心筹备,以更高气魄、更高水准办好本届博览会;要科学制订方案,通过市场推动,商业化谋划,扩大影响力,提高会展水平;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责,将任务层层分解,逐级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办好本届博览会。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一鸥说,本届矿博会要宣传湖南,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要突出专业性,促进湖南矿业发展向宝玉石、黄金、矿泉水等方面转型;要突出推介自然资源,市州会展结合旅游;要突出全域,发挥平台效应;招商引资要落到实处,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举全厅之力办好此次博览会。

    据悉,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经过5年的培育和发展,办展规模和展会影响力接近美国图森和德国慕尼黑矿物展,成为世界第三、亚洲最大的矿物宝石专业展会。郴州已连续举办三届。

     

    第六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将举行

    2017年9月4日-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长沙组织专家对“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地质矿产调查”所属3个子项目进行了成果报告验收。

    “湖南1∶5万铁丝塘、草市、冠市街、樟树脚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子项目成果报告被评为优秀级,主要成果有:厘定了调查区岩石地层序列;开展了生物地层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分析了沉积环境,研究认为前泥盆纪冷家溪群和高涧群、南华系属活动大陆边缘-大陆岛弧环境,寒武纪为稳定大陆边缘环境;开展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建立了岩浆演化序列,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形成构造背景;认为川口钨矿及与之相关的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而不是以前普遍认为的燕山早期,说明南岭地区印支期花岗岩也具有较大找钨矿潜力,扩展了找矿方向;查明了调查区不同地质时期构造行迹,构建了地质构造格局;通过对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形变质事件及成矿作用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地质演化序列;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综合异常52处,新发现矿(化)点7处,圈定找矿靶区3处。

    “湖南苗儿山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子项目成果报告被评为优秀级,主要成果有: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地层层序、分布和岩性组合,探讨了地层与成矿的关系;获得了一批高精度的成岩成矿年龄数据,建立了岩浆岩填图单位,系统总结了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认为苗儿山岩体北部成岩成矿时代主要为加里东期,南部为印支期;查明了工作区内主要构造形迹,明确北北东-北东向褶断构造为调查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综合异常31处;新发现矿(化)点7处,提交钨多金属矿产地1处;圈定找矿靶区3处,对指导区域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省临武县香花岭地区矿产地质调查”子项目成果报告被评为良好级,主要成果有:对调查区填图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大致查明了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化蚀变特征,基本建立了构造格架;总结了区内成矿规律,初步建立了“蚀变底砾岩型锡矿、热液充填交代型锡铅锌矿、矽卡岩型锡铅锌矿、层控型铅锌矿、石英脉型钨锡铅锌矿”5个找矿模型;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综合异常19处,新发现矿(化)点7处,圈定找矿靶区4处。

    image001 

    南岭成矿带中西段地质矿产调查3个子项目通过成果报告...

    2016年6月26—3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以张发旺书记为组长,包括纪检、质量、安全、保密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检查组赴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对承担的《湘江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进行项目野外综合检查。

    检查组一到野外,在认真听取项目组汇报的基础上,针对项目质量、安全、保密、廉政风险点等内容进行了逐一检查核实。项目质量方面重点检查了野外记录卡片、实际材料图等内容,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记录与反馈;安全方面重点检查了北斗设备是否配备、启用,应急药品是否配备,车辆是否定期检查等情况;保密方面重点检查了涉密计算机及图纸的打印等内容;廉政风险点方面重点检查了野外临时用工及委托业务开展等内容;同时监察审计部分重点讲解了最近几年审计发现的问题,并要求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

        野外检查期间,张发旺书记召集野外临时党支部围绕“两学一做”开展了生动的党课教育。张发旺书记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学习《温家宝地质笔记》的心得。最后提出,岩溶所的每一位党员必须坚持“两学一做”,并认真落实;同时,号召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与非党员人士比、学、赶的局面,做合格党员。结合岩溶所“两重一主”工作和六大专业方向,张发旺书记要求项目组加强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地调工作质量,多出优秀成果,优秀人才;做好野外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风险;做好廉政建设,防范廉政风险。

    岩溶所赴湖南进行项目野外综合检查

     2015年8月13日-1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以刘同良所长为组长的检查组到广西柳州、湖南临武县、郴州万华岩分别对地质调查子项目《桂中地区岩溶塌陷调查》、《湘南粤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岩溶洞穴地质遗迹调查示范》开展第三季度质量、安全、保密综合检查,并为野外项目组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座。

     

    检查组听取了项目汇报,对实际材料图、记录卡片等野外原始资料进行了质量检查;对野外车辆、是否配备应急药品、北斗卫星是否开启等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随机抽查野外工作人员的电脑,进行了保密检查。此外,检查组深入野外对调查点进行了野外检查。检查组指出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要求高度重视项目质量、野外安全生产以及保密图件的绘制与使用,完善项目总体设计、提高项目成果质量,使项目成果更好的服务社会需求。

     

    刘同良所长为项目组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讲座,就野外实际工作中在党风廉政建设和预算执行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听取一线科研人员意见。并对其中有些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现场给予及时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责成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并对下一步工作方向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最后,刘同良所长对项目组人员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把“三严三实”落实到部、局、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中去,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落实到每个人就是要履职尽责;二是要把野外工作做实,确保成果质量,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两出一不出”;三是要时刻绷紧安全保密这个弦,将安全保密工作做到实处;四是要做好对外协项目的监督管理,项目组成员之间要充分协调沟通,确保地科院岩溶所的“两重一主”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岩溶所开展2015年第三季度地调项目野外综合检查
      2015年3月27日下午,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姜玉池所长一行就《湘南粤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如何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地方工、农业发展规划和减灾防灾等与湖南郴州市国土资源局、宜章县国土资源局在宜章县举行座谈交流。

      《湘南粤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是由岩溶所承担的子项目,项目起止年限为2015年—2017年,工作区包括湖南省郴州市的宜章县、临武县以及广东省的乐昌市和连州市。为更好的推进项目进展、完善项目设计以及服务社会需求,岩溶所在宜章县组织召开了此次会议,地方国土局高度重视项目的工作开展,希望项目能在地热开发、洞穴调查评价、开发与探测、解决干旱缺水村镇人畜饮水、岩溶塌陷、地下水污染等社会需求强烈方面加强调查与研究并及时提供应用性成果。














    岩溶所开展地调项目需求调研 支撑地方经济建设

    2020年5月21-23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南岭成矿带大义山-骑田岭锡矿地质调查”项目组,联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藏山南地区铍多金属矿调查评价”项目组考察了湘南锡铍等矿产。

    湘南地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区内有色、稀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大中型矿产多,开发利用程度高。联合考察组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采样、参观选冶工艺流程、现场交流研讨等方式,考察了宜章县界牌岭锡(铍)多金属矿床、宜章县瑶岗仙钨矿床、临武县香花岭锡(铍)多金属矿床、桂阳县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和常宁市五矿铍业股份有限公司,对锡、铍、萤石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资源储量、开发利用、环境影响、市场前景、绿色矿山建设等进行了全面调研。

    此次考察增进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两个大区中心在矿产调查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双方项目组成员对开展资源潜力、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的认识,明确了地质调查支撑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工作目标,将对实现二级项目目标任务起到促进作用。

    武汉地调中心与成都地调中心科技人员联合考察湘南锡...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湘江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在湖南临武县、蓝山县建立的16处地下水动态监测站投入运行。

    在前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之上,最终选定临武县万水乡、麦市乡、楚江乡、武源乡和蓝山县大洞乡、田心乡、太平圩乡、新圩镇、火市乡、毛俊镇等地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站16处,类型包括地下河、下降泉和地表河,监测指标为水温和水位,对其中4处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监测指标还增加了pH值、电导率。为发挥新技术、新方法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对其中6处地下水动态观测站采用全自动化监测,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为进行工作区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撑。

     

    武水流域16处地下水动态监测站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