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2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6年1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 项目中的“金属矿小口径地下物探技术与设备”、“分布式多参数高密度电磁探测系统”2个课题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中期现场检查。

    检查组由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科院电子所、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技术和经济专家组成。所长彭轩明、副所长吕庆田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参加检查汇报。

    专家组考察了大功率电磁发射机、抗干扰电磁多参数测量接收机、感应式磁场传感器样机的研发实验室,检查了电磁二三维正反演模拟与可视化软件集成实验平台,同时对井间电磁波层析成像、井中激电等仪器设备研发现场进行检查。现场查看了已研制的60KW大功率发射机、抗干扰接收机、感应式磁场传感器及井中激电多道接收机样机,询问了样机场地试验结果、仪器稳定性、指标先进性及异常响应情况。现场考察后,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进展和财务情况汇报,查阅了课题研发的各项原始资料、进展报告及经费明细账目等相关资料,并进行质询。

    经现场考察、咨询和听取汇报,专家组认为课题研究思路清晰、进展良好、经费使用规范,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并就课题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要求分布式多参数高密度电磁探测系统应进一步提升仪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加强对逆重复m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场地试验与研究;金属矿小口径地下物探技术与设备应加快地下电磁波、井中激电仪器完善,落实具体的考核指标和第三方测试工作,并尽早落实野外钻孔单位和地区,及时开展野外实验,以保证实用性和可靠性,为深部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项目首席科学家及课题组组长均表示将根据专家检查意见对课题尽快完善落实,加快研发进度,确保课题各项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国家863计划项目“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下设2个课...

    2015年12月26-28日,地科院物化探所在北京组织召开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方法技术研讨会暨2015年度委托业务成果验收会。会议特邀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裴志永处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大学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国际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卢海龙教授、地调局基础部邱海峻处长、地调局油气中心陆域天然气水合物首席专家祝有海等8位专家参会;来自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中科院电子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盎亿泰地质微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与地科院物化探所等单位近50名专家与技术人员参加交流与研讨。

    会议由地科院物化探所副所长吕庆田主持,彭轩明所长在会上充分肯定了开展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究的意义,要求地科院物化探所要发挥好组织与引领作用,为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自2011年起,地科院物化探所承担863主题项目“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综合勘查技术”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国家专项项目“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研究与集成”,组织开展了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方法技术攻关。本次会议旨在总结和梳理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方法技术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

    与会的12位科技人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涉及有: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物性研究、地震勘探、电法勘探、测井、化探、微生物地球化学等勘查技术,参会代表围绕方法技术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组对研究内容进行点评,认为经过多年的勘查技术方法攻关,已逐步摸索出一套陆域天然所水合物的探测方法,并提出了应进一步加强综合研究成果集成与成果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

    此次会议深入地交流了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技术方法研究近年来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升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目标,取得了预期效果。会议同时对相关项目2015年度委托业务进行成果验收,各委托业务完成情况良好,均通过验收。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方法技术研讨会暨2015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