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海洋与海岸带地质调查、应用地质调查等任务,向社会提供地质调查数据、资料和成果等公益性服务。

    指挥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因科研工作需要,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5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

    2.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或将于2022年7月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4.具备全脱产从事本站研究工作的条件。

    二、招收计划

     

    三、在站待遇 

    1.博士后在站期间,视同指挥中心在职人员管理,享受指挥中心新聘人员同等薪资福利待遇,安排住宿或按月提供租房补助。

    2.指挥中心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和办公条件。

    3.博士后在站期间,户口迁移依据全国博管办相关文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

    四、招收流程

    (一)申报时间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5月25日17点止。

    (二)申报材料

    1.《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博士后申报审批表》(见附件1,正反面打印)。

    2. 两位相关学科领域博士生导师的《专家推荐信》(见附件2),其中一位必须是本人的博士生导师;海外留学人员需提交一名外籍专家推荐意见。

    3.博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需加盖学位办公室公章),或预期于2022年7月前取得博士学位的证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还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

    5.博士论文以及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

    以上材料电子版请发送至boguanban2021@163.com(邮件名:研究方向+姓名)

    (三)招收程序

    本着“公开招收,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站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再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初审合格者进行考核,择优招收,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初审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申报材料恕不退还。

    五、联系方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教育培训处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5号(邮编100055)

    联系人: 石老师

    电 话:010-63395776

    传 真:010-59305666

    邮 箱:boguanban2021@163.com

     

    附件1: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博士后申报审批表 

    附件2:专家推荐信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2022年度公...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海洋地质专业调查研究机构,1964年始建于南京,1979年重建于青岛。主要承担近海及海岸带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和海洋地质实验与科学研究工作。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现有人员编制30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26人。拥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人,国土部领军人才1人。入选部级百千万人才2人,部百名优秀科技人才2人,山东省拔尖人才6人,青岛市百千万人才3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青年优秀人才9人、十大杰出青年2人,14人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拥有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实验室1个,同时参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建,负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和深海成矿环境模拟研究平台。此外,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及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荷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挂靠我所。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和《海洋地质前沿》两份学术刊物。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济大学共建海洋地质硕士学科点,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海洋地球化学硕士学科点,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3人,累积培养各类人才170余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同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关系,开展了中荷、中美、中俄、中澳、中比、中韩等交流合作。

    根据工作需要,现开展2016年度第二批人员招聘,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应聘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不良记录。

    2.工作态度积极,事业心、责任心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有志于投身海洋地质事业。

    3.业务知识扎实,身心健康,能吃苦耐劳,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4.其它条件按每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执行。

     

    招聘流程:

    招聘工作按照报名、资格审查、面试答辩、考察、体检、确定人选、公示、办理录取手续等程序进行。

     

    应聘方式:

    请应聘者下载并填写《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应聘登记表》(见附件),发送至hdszhaopin@163.com,邮件题目发送格式为:姓名-学位-专业-学校-应聘岗位名称,如:李明-硕士-海洋地质-中国地质大学-应聘海上调查技术岗位。

     

    报名时间:

    自本公告发发布之日起开始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2016年5月25日。

     

    面试答辩:

    通过资格审查者,由人事教育处通知本人到所参加面试答辩,面试答辩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业务基础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业务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应聘者应采取PPT答辩方式(ppt模板可从附件中下载),答辩时间20分钟之内。

     

    联系方式:

    电话:0532-85755804

    邮箱:hdszhaopin@163.com

    联 系 人:王老师

    通讯地址:青岛市市南区福州南路62号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人事教育处

    邮政编码:266071

    表格下载请登录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网站(www.qimg.cgs.gov.cn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2016年第二批招聘公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简称成都工艺所)成立于1978年8月,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管理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技术支撑机构,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和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方法、器具设备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工作。

    成都工艺所现有正式在岗职工136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3人,专业结构合理,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活力的地调科研队伍。下设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研究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室、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室、探矿技术研究室、新技术示范室共六个业务处室;机关管理服务部门有综合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科技处、开发处、计划财务处、后勤处六个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中心设在我所。

    成都工艺所先后完成各类科研成果1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0项,其中获国家创造发明奖和新产品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7项,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都工艺所拥有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西北桥和郫县红光镇两处科研工作基地。两个基地占地面积70余亩,有科研办公生产试验房屋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单位的更多信息可以在我所网站(http://www.cgiet.com/)上查询。

    为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我所决定面向社会和2016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服务人员。根据有关规定,现将我所2016年人才公开招聘工作公告如下:

    一、招聘职位

    2016年共招聘人才11-12人(地质类专业10-11人,法律专业1人),其中具有水工环高级职称、年龄在40岁以下、具有担任大、中型项目(或技术)负责人经历者2人,应届毕业生9-10人。详见下表所示。


    二、基本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无不良记录。

    2.具备应聘职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职称及其他条件,专业基础扎实、成绩优良。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志于投身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事业。

    4.身体健康,能够吃苦耐劳,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能正常进行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工作。

    三、工作地点

    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因工作需要,科技人员经常要出野外从事地质调查和研究实验工作,部分野外地质调查的工作地区在西藏、青海等西部高海拔、高山、高寒、艰险、偏远地区。

    四、招聘程序

    1.应聘者报名

    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报名,邮件主题和申请表请按照“姓名-学校-学位-专业方向”的方式填写,如“张三-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环境地质-申请表”、“张三-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环境地质-基本情况表”,报名截止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

    2.提交材料

    (1)按附件1要求提交公开招聘人才申请表1份;

    (2)按附件2要求提交应聘人员基本情况表1份;

    (3)提交身份证、已有的学历、学位、学习成绩单、奖励、特长、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取得的各种资格证书、专利证书、论文期刊封面及正文第一页、论著首页(版权页)彩色扫描件;

    (4)应聘者需按上述要求报送材料,否则视同为无效的报名申请;

    (5)应聘者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伪造、涂改证件,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应聘资格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考试或录用的资格。在面试和笔试时,对应试者提交的证书、成绩等资料要进行原件核对,以便确认资料的真实性。

    3.初选
       根据应聘者提供的材料,由我所人事部门召集分管所领导、用人部门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组成资格审查组进行初选,确定初选人员名单。

    4.考试

    (1)考试的内容。考试分为面试和笔试,面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笔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2)考试的通知。由人事部门通知初选人员参加面试,笔试。

    (3)考试时需提交的资料。考试时需要提供相关证件、资格证书、奖励证书等的原件,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学校的鲜章。参加考试时,应聘人员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本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岗位有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原件与报名时提交的资料进行核对无误后退还给应试者,缺少上述证件者不得参加考试。

    5.录用

    根据面试和笔试的成绩,按岗位分类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按照考试成绩顺序决定录用,依次递补。

    6.体检

    通知拟录用人员提交本人在县级以上社保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体检证明,体检项目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身体条件须符合录取公务员的健康标准。

    7.签订就业协议

    与符合健康标准的拟录用人员签订毕业生就业三方(毕业生本人、学校、用人单位)协议书。

    8、报到

    签订了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须持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按期到我所报到,缺一项都不能办理报到手续;如延期毕业,需要提前告知我所,且最迟的报到时间不能晚于2016年12月10日。

    对于已有工作单位的被招聘的人员,经我所上级主管人事部门批准后,按工作调动有关规定办理入职手续。

    五、工作待遇

    1.为被录用者办理成都市户口。

    2.工资及福利待遇根据岗位按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3.被录用者从报到之日起与我所签订5--6年的劳动合同,按成都市社保局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4.对符合住房补贴条件的人员按四川省规定的住房补贴标准给予住房补贴,按规定享受住房公积金。

    六、联系方式

    1.单位地址:成都市郫县成都现代工业港港华路139号

    2.联系人:邱辉   刘璞

    3.联系电话:(028)66529332(028)66529352

    4.邮政编码:611734

    5.E-mail:qh@cgiet.com

     

    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 2016年人才招聘公告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直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多学科、多功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国家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其前身是:始建于19631224日的原地质部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南京)。    

     

    50多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全体海洋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实现了踏遍中国海、挺进太平洋、登上南极洲的宏伟目标,向国家提交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地质勘查和科研成果报告,获得了近百项国家、省部级地质勘查和科研成果奖,被誉为中国海洋地质调查劲旅。先后获得 “全国功勋地质勘查单位全国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海洋科技先进集体全国地质勘察行业先进集体、原地质矿产部文明单位、广东省 “文明单位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先进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国土资源部十一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大洋协会集体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全局现有职工近千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8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72人(其中59名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有1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先后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3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人获首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1人获青年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4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1人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进计划,2个团队入选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2人入选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1人入选第一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地调局首批高层次地质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地调局青年地质英才培养计划。拥有装备先进的5艘科学调查船、室内数据处理、样品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设备,建有国土资源部海洋矿产重点实验室,现有的海洋地质调查手段能适应当今远洋、近海、油气、海洋地质、海洋工程等学科领域调查研究的要求,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910月新入列的海洋六号船,是我国目前装备最精良、设施最完善的一艘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有能力承担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洋国土资源与环境调查、国际海域矿产资源的战略性勘查评价和发展海洋地质科学等重大任务。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德、俄等12个国家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国际海洋金属联合会(IOM)、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以及南太平洋地区近海矿产资源联合勘测协调委员会(SOPEC)等国际组织进行了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合作,获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21世纪是人类全面开发利用海洋的海洋世纪。公益性、基础性海洋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承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按照精干高效、装备精良、专业全面、水平一流、走向国际的发展方向,努力创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的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机构,为维护我国海洋主权权益、开发利用海洋国土资源做出更大贡献。 

     

    一、进站条件

        1.现已在站博士后和已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人员,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科研课题开发研究;


    3.年龄不超过40周岁;


        4.定向、委培和在职人员以及现役军人需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201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




    三、在站待遇


    1.博士后人员在站工作期间,视同局在职人员管理,享有局同等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同时局每月补助1000元博士后工作津贴,按照事业编制职工标准享受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待遇,进站后给予1万元的安家补贴;


    2.在站期间提供租住房一套,在站期间租金减免;


    3.在站期间,乙方配偶及未成年的子女可随其一起流动;


    4.提供博士后科研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科研经费,配备相关专业的指导老师,提供技术与图档资料等方面的支持。博士后工作站为博士后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并配备相应的科研工作助手和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


    四、申请程序


         1.有意申请者,请向本站提交下列申请材料(各材料一式4份)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博士后申请表》 ;


    ②《博士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研究生院学位办出具的博士后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证明;


    ③有效证件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已婚者提供结婚证、有子女者提供子女出生证和独生子女证、在国(境)外取得的博士学位人员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证明》);


    ④工作单位或博士学位培养单位出具的证明;


    ⑤两名本学科领域专家推荐信(含本人的博士生导师)。


        2.工作站在收到博士个人申请材料后,组织有关专家对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严格审核。对拟考虑接收者,采用考核、答辩等形式进行选拔,确定接收进站人员。


        3.收到接收进站答复的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进站手续,无特殊情况不按时办理者,按自动退站处理。


        五、联系方式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博士后工作站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大院(邮编510075


    联系人:魏老师、唐老师


        联系电话:020-87623541 87629940


        传真:020-87765102


        E-mail:545578804@qq.com

       

    附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博士后申请表.doc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