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第19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在今年6月如期展开,“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要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环境室的工作人员长期在野外开展工作,面对复杂多变的野外环境及偶然性,我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安全意识,保障个人人身安全。

    乌蒙山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长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金曲乡、特布洛乡、哈甘乡等贫困山区开展工作。工作区地形坡度大,切割深,山路崎岖,路况复杂;气候变化较大,雨季时有连续的大雨;少数民族地区情况复杂,有自己的风土民情,会汉语汉字的当地人很少。面对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项目组一直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野外工作的安全。

    1.大凉山地区交通不便,从雷波县、美姑县经由昭觉县至西昌没有高速,仅有一条两车道的S307省道,且大货车较多,车速较快,交通事故频发。为保证野外用车安全,项目组要求司机慢行,不赶路,不疲劳驾驶,不与其他车辆抢道。

    2.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雨天避开土泥路,以防发生滑坡、滚石、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员和车辆造成伤害。

    3.野外工作期间,时刻提醒劳务派遣人员注意安全,不要冒险。经过小溪、杂草、灌木丛和树林时,提防毒蛇和蚂蟥,避免被咬伤。车上常备蚊虫叮咬药、跌打损伤药、蛇药、打狗棒等。

    4.天气较热时,多喝水,并且注意不要长时间在外,以防中暑。

    5.大凉山地区卫生条件较差,项目组成员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干净的餐馆,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生产日期,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6.项目组成员尽量避免夜间外出,以防发生不测。

    7.出野外时,每日打开北斗系统报平安。

    8.山路复杂多弯道下坡,提醒司机检查车辆状况,尤其是刹车是否灵敏。

    9.野外工作时,项目组成员尊重当地彝族村民的习俗,沟通时耐心友好,避免发生冲突。

    常年野外工作十分艰辛,在为祖国地质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必须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受连续降雨影响,2019年9月中旬,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常家河镇李家店乡发生特大型滑坡群灾害。由于坡体发生大面积蠕滑变形致使省道565襄常公路部分路段出现多次下错、开裂变形,常河前进砖瓦厂砖窑裂缝和工人宿舍后墙坍塌,阳坡大桥受滑坡体挤压造成垮塌,苦水河出现堵塞现象。

    滑坡发生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渭河中上游城镇灾害地质调查”野外项目组立即赶赴现场,对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水文条件、堆积体形态特征及滑坡变形破坏情况进行了科学调查。调查表明,该滑坡体为历史地震诱发的老滑坡,老滑坡体上部岩性为风积黄土,具大孔隙,结构疏松,垂直节理发育;下部为新近系棕红色泥岩,属隔水层。在近期降雨作用下坡体上部黄土发生蠕动变形并一直持续。由于黄土具强湿陷性,遇水易崩解,其强度显著降低,有利于地表水渗漏,为滑坡灾害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地层岩性条件。

    针对滑坡发生的现状,项目组积极与县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和宣传部等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对接,提出:要密切关注滑坡体动态,加强对苦水河流量和阳坡大桥塌方区域监测,并做好相关预警工作;实时关注天气变化,随时掌握雨情对滑坡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尽快向当地群众及周边乡镇教师和学生进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其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全面预防发生次生灾害。

     

     

     

     

    地质力学所开展甘肃通渭县“9•14”特大滑坡灾害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