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1月7日,“第一届全国煤炭地质技能大赛”圆满结束,经地调局实物资料中心赛前培训的华北科技学院学生荣获“标本鉴定技能竞赛”二等奖和“钻孔岩心编录技能竞赛”三等奖,这是对实物资料中心教学服务的认可和肯定。

    赛前一个月,实物资料中心资料服务室教学服务工作人员依托馆藏岩心和教学实习室标本、薄片资源,针对竞赛内容,面向参赛学生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技能训练,采取讲解、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赛学生的地质技能、综合应用等方面做了较全面的培训工作。面向标本鉴定技能组,从手标本观察鉴定为契入点,按照矿物、岩石的各种类别,每次一类进行讲解、观察和描述,重点为手标本、薄片的鉴定能力和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做指导,利用1:25万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图幅的剖面薄片及文本资料,提供每人一台仪器鉴定操作,直至同学们基本达到鉴定能力并融会贯通;面向钻孔岩心编录技能组,按照煤系岩心编录规则,进行分层、岩性、沉积构造、化石、岩相及沉积环境、湖/海平面变化等讲解,以及对重要地质现象记录、素描、数据采集和岩心段小结、地质相对演化史等做了针对性答疑,还利用地球资源展厅岩心做了多次的模拟实训。

    华北科技学院的师生们对实物资料中心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作为教学实习基地的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因其大量的实物教学资源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传教人才,为他们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提供保障。他们希望在实物教学实践方面与实物资料中心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促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取得显著成果。

    实物地质资料教学实习服务喜获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质量,促进基础地质理论创新,加深辽东吉南地区古元古代构造带的认识,并将基础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辽东吉南成矿带永吉-凤城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于2018年7月29-30日在辽宁省丹东市举办“辽东地区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填图野外研讨会”。

    会议由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资源与环境工程首席科学家、沈阳地调中心沙德铭副总工程师同二级项目正、副负责人共同主持,沈阳地调中心朱群总工程师作会议致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地质研究所刘福来研究员、天津地调中心王惠初研究员,以及吉林大学刘正宏教授、董永胜教授等多位专家针对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填图方法及华北克拉通东部胶-辽-吉带的研究进展等相关问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辽宁1:5万青城子等6幅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所辽东试点项目等共6个子项目对工作区内古元古代填图单位进行了介绍,对近期取得的重要基础地质进展和问题进行了交流,与会专家就子项目组汇报内容和所展示的地质图、建造构造图进行了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同时与会专家和项目组成员不顾七月盛夏的高温酷暑,冒着近四十度高温天气,对辽东地区青城子一带古元古代变质岩系进行了野外考察,对所划分的南、北辽河群及其各岩组接触关系、构造-建造和含矿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野外现场讨论。

    通过此次辽东地区古元古代建造构造填图研讨会议,项目组加深了对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带的认识,为进一步提高辽东吉南成矿带地质调查成果质量、促进基础地质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填图野外研讨会顺...

     


     

     

     

     

     

     

     

     

     

     

     

     

     

     

     

     

     

     

     

     

     

     

     

     

     

     

     

     

     

     

     

     

     

     

     

    1:150 万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系列图(简介)

    2017年11月18日06时34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北纬29.75度,东经95.02度)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为支撑抢险救灾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云”平台11月6日上线后,首次启动了应急服务工作机制。基于互联网,面向社会推出了“11.18林芝地震地质数据与专题产品服务”。包括“地质云”在线资源整合推出的震区1:20万区域地质图1幅、震区1:25万区域地质图1幅、1:50万西藏自治区地质图、1:50万青藏高原地质图、国家地质资料馆藏涉及震区的地质资料60档,以及地调局航遥中心、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和地学文献中心等“地质云”分数据节点新加工的林芝地区GF1-16米卫星遥感影像图1景、GF2-1米卫星遥感影像图6景、震中300公里范围地质钻孔199个、林芝专题地质文献库等。同时,基于地质调查业务网,首次在线受理了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数据共享请求,按照数据分级服务和数据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在2个小时之内线下完成了震区2幅1:20万地质图数据和2幅1:25万地质图数据的制作,签订使用协议后,即时提交使用。

     

     

    11.18林芝地震——“地质云”首次启动应急专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