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2015年11月29日下午,罗布泊找钾地质科技现场研讨会在罗布泊召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张佳文副所长主持会议。

    会议以“开拓罗布泊第二找钾空间”为主题,总结和交流了罗布泊地区找钾地质科技最新找矿和研究成果,深入探讨制约罗布泊找钾的重大科技问题,为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和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建议。会上,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颜辉总经理助理做了《罗布泊找钾成果及钾肥产业持续发展的科技需求》的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刘成林研究员、马黎春副研究员、苏奎副研究员分别作了《罗布泊深部钾盐后备资源调查研究》《罗布泊地区阶段性研究成果》《岩相古地理研究在找钾方面的意义及塔里木油田水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通过学术交流、梳理科研成果,探讨今后罗布泊地区钾盐研究和找矿方向,为增加罗布泊地区钾盐后备资源储量奠定基础。中国地质调查局刘凤山处长听取汇报后,认为罗布泊地区开展钾盐后备资源勘查迫在眉睫,并对目前罗布泊找钾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1)加强深部基础地层和区域构造研究;(2)多单位联合攻关,成立协调小组,多方面争取科研资金,拓展第二找钾空间;(3)深部钻孔的孔位需多方验证和充分论证,建立统一的岩芯库和共享机制。 

    与会代表会前考察了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盐田和3号输卤泵站。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罗布泊地区管委会、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公司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科技处、所办、非金属研究室、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研观测站科研人员及国投罗钾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罗布泊找钾地质科技现场研讨会在罗布泊举行

    2019年4月22日是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50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的通知》,结合“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的主题,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在紫竹院公园东门举办专题展览活动,充分宣传和展示了资源所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最新成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资源所,并通过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引导公众树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活动现场布置了内容丰富的科普展板,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与利用”从日常用品的材料组成引入,阐述矿产资源开发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全国矿产资源潜力动态平均”、“数据-不止眼前”、“地理信息系统”等着眼于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宣传新时代下地质工作者对保护祖国“绿水青山”的重要承诺;“石油的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向大众介绍了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而通过“无机成因”学说的发展阐述了石油地质学在生产实践中的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盐湖生物资源”、“盐湖卤水资源”、“盐湖资源调查”等介绍了西藏盐湖资源调查成果、藻类资源、卤虫资源及盐生植物资源的特征及资源保护意义等;“神秘莫测的罗布泊”、“碧波荡漾的晒盐池”等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环境,盐湖资源及钾盐生产过程;“北极的矿产资源宝库-走进格陵兰”介绍了格陵兰岛的地理、交通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情况,对我国企业到国外投资矿业提供重要信息;“石油的前世与今生”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了石油的用途以及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列举了常见的二次资源,提出8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用建议。上述展板吸引了大量公众驻足观看,资源所的有关研究员及研究生做了耐心讲解。

    当日还向公众展示了玛瑙、铅锌矿石、铜镍矿石、钾盐等实物标本。李厚民研究员讲解了矿石标本中的各种金属矿物;丁建华研究员回答了宝石级玛瑙是怎样生成的;马黎春副研究员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环境,盐湖资源及钾盐生产过程;姚佛军副研究员就市民关心的建筑材料辐射问题、珠宝玉石的简单鉴定方式等进行了讲解。此外,还发放了数百份宣传手册,宣传新时代下地质工作者对保护祖国“绿水青山”的重要承诺。

    本次活动由资源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500余名多年龄层次的社会公众参加了活动,参观者纷纷表示,“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本次专题展览,传播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展现了地质工作者的风采,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浓厚氛围。

     

     

     

     

    资源所举办“世界地球日”专题展览活动

    2019年4月22日上午,为迎接第50个“世界地球日”,春意盎然的紫竹院公园东门举办了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的科普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自然资源部科普基地“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学观测站”、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学会等多家地学单位联合举办,给公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

    本次活动以展板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神秘莫测的罗布泊,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碧波荡漾的晒盐池、蜿蜒曲折的输卤渠,别具一格的“大耳朵盐湖”。同时马黎春副研究员及研究生向公众展示了钾盐矿物标本,介绍了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环境,盐湖资源及钾盐生产过程,让前来参观的群众了解到了钾盐的来源、生产以及应用,也让大家理解到了我国钾盐资源稀缺的现状。

    “罗布泊盐湖”主题科普展,受众人数达1000人次,受到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体会到了罗布泊大漠孤烟之外的美,也警醒了大家,地球只有一个,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资源所举办第50个地球日科普活动

    为了迎接第48个“世界地球日”,2017年4月21日上午,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学观测站”和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在北京紫竹院联合开展了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的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展板展示、现场互动等形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醒目直观的图片让前来参观的群众对罗布泊生态环境、盐湖资源、钾盐生产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让公众了解到了我国钾盐资源稀缺的现状。

    “罗布泊盐湖”主题科普展,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受众人数达500人次,通过讲述罗布泊环境演变的历史,来警醒人们保护环境,热爱地球;通过讲述我国钾盐资源紧缺现状,来倡导一种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参观群众的一致好评!

     

    马黎春副研究员向社会公众介绍展板资料 

    罗布泊钾盐研究与资源利用科学观测站举办第48个地球...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突出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 

    2019年6月2日,应中共唐山市路南区委组织部邀请,中科疯狂科技研究院承办,在唐山路南财经大厦举办了“国际儿童节科普系列活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马黎春博士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为唐山的孩子们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地学科普盛宴。

    马黎春博士与孩子们分享了“七彩盐湖寻宝去”的科普讲座,讲述了盐湖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颜色,盐湖里都藏着哪些宝贝,并通过日常生活的卡通场景,启发孩子们去寻找我们身边的盐类矿物。孩子们对于不同颜色的盐湖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年龄最小的听众只有5岁,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积极举手,踊跃发言,虽然答案各有不同,却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时而引发台下阵阵的笑声,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儿童节。参会家长纷纷表示,“听科学家讲故事”更容易激发孩子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希望这样的科普活动能更多地走到孩子身边。

    讲座现场 

    给孩子们讲述《七彩盐湖寻宝去》

    欢乐的孩子们

    资源所赴唐山开展地学科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