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目前在新疆哈密执行“东天山黄山-启鑫地区航空物探(磁梯度、放)测量”任务,自7月20日完成首架次飞行以来,项目组克服高温和空域管制等困难,已完成3个架次测线飞行,累计工作量1069千米,数据质量合格,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

    为保证测量任务的顺利开展,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5月初,项目组到哈尔滨飞龙通用航空公司基地完成了飞机改装和综合测量系统的集成。6月中下旬,在石家庄大郭村机场完成了测量系统的能谱标定,并取得合格的能谱检定证书。7月初,项目组抵达哈密,积极与飞行公司和空域管制部门协调,并完成了日变站选址、24小时静态观测、补偿飞行、试验视察飞行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为飞行测量的正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子项目隶属于“秦岭及天山等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二级项目,2017年度设计工作量24000公里,将将获取测区1:1万高精度航空磁梯度和放射性数据,为天山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学研究提供地球物理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为找矿突破提供基础支撑。

     

    进行飞机改装 

     

     项目首架次飞行 

     
    东天山地区航空物探综合测量工作进展顺利
      2015年1月28日12:20时,机号为B-3855的固定翼时间域飞机拖曳着130多米长的接收吊舱,在哈飞平房机场上空超低空通场。当B-3855号时间域飞机稳稳地滑回停机坪时,历时30余天的时间域飞机调整试飞工作圆满结束。物化探所863计划“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课题组及地调专项“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实用化与示范”项目组,与哈飞飞机设计所、哈飞航修公司、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和试飞机组共同努力,克服严寒气候的不利影响,周六周日不休息加班加点,解决了十余项试飞技术问题,执飞13架次,分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完成了32个调整试飞科目,胜利完成了时间域专用飞机调整试飞任务。


    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全状态吊挂调试试飞

      经过课题组和试飞机组的精心准备,1月30日中午,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在哈飞平房机场上空开展了全状态吊挂集成调试试飞试验。试飞共进行了1小时20分钟,采集到原始数据2.3GB,收录了100m、130m吊挂长度时3000m高空系统本底噪声机、一次场、飞机二次场等实验数据。全状态集成调试试飞取得成功,获取到了第一手实验资料,为后续的系统实用化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开端,标志着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2月3日至5日,科技部资环领域办公室及863计划“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装备”专题项目在哈尔滨召开了“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课题中期现场检查汇报会。与会的主要领导和专家包括科技部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心裴志永处长、领域专家于兴河教授、殷长春教授、863计划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熊盛青总工、物化探所吕庆田副所长、科技外事处张振海处长等。物化探所航空物探室课题(项目)组主要成员,哈飞飞机设计所、哈飞航修有限公司、飞龙公司、试飞机组等参研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863时间域实用化课题现场检查汇报会

      课题负责人李文杰向与会领导和专家汇报了863计划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课题的阶段成果,重点介绍了时间域飞机调整试飞、集成调试试飞情况,哈飞飞机设计所董振林研究员汇报了调整试飞技术支持情况,哈飞首席试飞员介绍了时间域飞机科研飞行情况,飞龙公司耿雪松副总经理介绍了时间域飞机协调及场站、机务保障情况。会议期间,科技部领导和项目办领导现场检查查验了时间域专用飞机(B-3855)及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仪器设备情况。经质询和讨论,会议充分肯定了课题调整试飞及集成调试试飞阶段成果和显著进展,希望课题组能够再接再厉,针对课题任务书要求,继续科学、严谨的做好后续科研试飞及示范生产试飞工作。
    固定翼时间域专用飞机调整试飞胜利完成
      经过精心组织和筹备,2014年12月,中国地调局地科院物化探所联合哈飞飞机设计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Y12IV型专用飞机获颁特许飞行许可证并成功实现首飞,为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研究和应用示范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12月1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东北审定处适航监察员任国权等一行2人来到哈尔滨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就物化探所、哈飞飞机设计所、航修公司、飞龙公司共同研发的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Y12IV型专用飞机(B-3855号)的特许飞行进行了审定。物化探所航空物探研究室李文杰副主任、哈飞飞机设计所宋洪兴总师、航修公司徐英哲副总经理、飞龙公司耿雪松副总经理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审定会议。

       李文杰副主任简要介绍了863计划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课题的基本情况,宋洪兴总师着重就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改装设计、风洞试验、加改装、适航大纲编制等时间域专用飞机(B-3855)STC特许飞行准备情况做了介绍。

       任国权一行听取了课题情况、时间域飞机改装情况汇报,审查了飞机、加改装零部件履历等程序文件,并现场查验了时间域专用飞机(B-3855)的各加改装部件、航空物探设备情况。经质询和讨论,适航监察员认为,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Y12IV型专用飞机(B-3855号)的各项程序文件齐全,加改装工作符合民航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同意颁发STC特许飞行许可证。同时,考虑到时间域飞机改装在国内尚属首次,技术难度和复杂度巨大,建议课题组认真对待,科学、严格地按照民航适航试飞有关要求逐步开展适航试飞工作,确保安全。

       2014年12月25日上午,飞龙公司在哈飞本场召开试飞协调会,为首飞进行技术准备。飞机设计所宋洪兴总师、董振林研究员介绍了时间域飞机B-3855号改装后飞机技术状态及调整试飞、适航试飞大纲;试飞员就飞机状态、试飞大纲科目设置发表了意见;飞龙公司曲海波总经理要求飞龙公司做好机务保障、场站协调保障,确保飞行安全。25日中午,经过飞行、机务、地面指挥、场站等多方精心准备,试飞机长赵凤德、副机长赵仁波驾驶不带发射线圈的时间域专用飞机B-3855号,在哈飞本场跑道成功完成大速度滑跑、飘飞试验,试飞员对飞机各项状态给予积极肯定。26日中午,两位试飞员再次驾驶时间域专用飞机开展试飞试验,首飞共进行20余分钟,试飞员表示飞机飞行状态稳定,加改装发射线圈前后支架对飞机操纵影响不明显,对后适航试飞及续科研试飞充满信心,时间域专用飞机首飞试验圆满成功。

       时间域专用飞机获颁特许飞行许可证并成功完成首飞试验,为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所承担的863计划“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实用化”课题及地调专项“固定翼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实用化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后续专用飞机调整试飞、适航试飞、时间域系统集成调试试飞、性能验证、应用示范等科研工作将陆续展开。


    时间域专用飞机B-3855号大速度滑跑飘飞试验


    时间域专用飞机B-3855号首飞成功
    固定翼时间域专用飞机获颁特许飞行许可证并成功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