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9年4月20日和2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分别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科普基地正定和深州两地开展了第50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宣讲活动。接待了来自正定县正定中学的200多名师生和深州市护驾迟镇后营小学300余名师生。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主题“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野外试验基地建设目的、试验平台、科研成果等为了解对象,着重从“地下水循环、地下水存在形式、地下水组成、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功能、地下水污染与修复治理、地下水劣化、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超采的危害以及地热资源等”几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宣讲,以落实“保护自然资源,节约合理用水”为宣讲主旨,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宣传教育课,提高了大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意识。

    本次活动中,在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讲解生活用水常识的同时,还让广大师生亲自接触、操作了部分仪器设备,引发了广大师生的兴趣,现场踊跃提问,气氛非常活跃。

    活动结束后,还向师生们赠送了本、笔、地球仪等学习用具,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本次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意识到地下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充分认识到地下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主人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们自小就具备了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强烈意识。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水环所开展第50个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宣讲活动

    4月13日,在第49个世界地球日前夕,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接待了青岛榉园学校五年级230名学生、老师和家长前来参观学习,这是单次来所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科普活动。

    为了做好这次科普接待工作,青岛海洋所精心制定了参观计划,在开放科普基地原有的地质石林和海洋地质科技馆的同时,为同学们准备了多个海洋科考及能源环境方面的科普报告,布置了一个可燃冰专题科普展,内容包括展板、模型、视频、虚拟现实(VR)体验以及可燃冰样品展示。

    在地质石林,科普志愿者给同学们细致地讲解了岩石的分类、成因、成分、结构等地质知识,引发了学生对岩石学的浓厚兴趣,他们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得到了细致的解答。

    在海洋地质科技馆,科普志愿者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海底的地貌、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到第四纪的分类、恐龙蛋的由来等给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同学们认真地倾听、仔细地记录,不时就不明白的问题询问讲解人员。

    在科普报告会场,科普专家为同学们作了“海洋石油哪里有”、“解密可燃冰”、“石头的故事”、“太平洋上的科学漂流”等四个科普报告。同学们认真听讲,踊跃举手提问,科学专家耐心解答,气氛非常活跃。

    最热闹的还是可燃冰专题科普展展区,有的同学驻足在展板和电视屏幕前,观看可燃冰科普知识;有的同学在虚拟现实系统前排队,带上头盔体验深海地质景观,身临其境地感受什么是海底冷泉、海底热泉,对看到的汩汩冒烟的黑、白、黄烟囱及烟囱周边的小动物群发出了啧啧的称奇声;更多的同学则被可燃冰点火实验吸引了,当科研人员从冒着冷气的液氮罐中取出可燃冰样品,向大家展示洁白的固体可燃冰时,同学们发出了欢呼声。当科研人员将可燃冰放入容器中,让同学们观察可燃冰分解的过程,然后打开点火器火苗升腾的那一刻,全场欢腾。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经过近2个小时的科普活动,同学们走遍了4个科普场地,老师和家长对青岛海洋所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同学们表示收获很大,不仅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更加激发了他们探索海洋科学的兴趣。

    志愿者讲解中国海底地形地貌
    同学们专注了解标本信息
    志愿者讲解岩石标本
    排队参观
    带上头盔体验深海地质景观
    可燃冰溶解实验
    听取科普报告
    青岛海洋所为青岛榉园学校师生举办科普活动

    第48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第二天,4月18日下午,风和日丽,地调局实物资料中心和油气调查中心联合举办的“油气页岩气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专题展览”在河北燕郊隆重开幕。本次专题展共展出包括安页1井、汶页1井、突参1井、柯坪1井、博参1井、尉参1井、宜参1井、通地1井共8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油气资源调查成果中含油气显示钻孔代表性岩心,介绍相关地质背景等信息的图文宣传展板22块。

    为做好第48个世界地球日专题宣传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地质地查重大成果,讲好地质调查故事,让公众零距离接触地质调查工作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实物资料中心和油气调查中心瞄准五大科技攻坚战主题,共同策划和组织了这次油气页岩气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专题展览,努力把这种展览形式打造成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重要科普品牌,成为展示地质调查重大成果、最新进展的重要窗口。本次专题展览展出的安页1井等8项油气资源调查成果内容均选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油气调查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样的科普宣传形式今后可以继续扩展,也希望来参展的小朋友们带着伟大的中国梦,未来可以为我国的能源事业作出贡献。

    开幕仪式后,油气调查中心石砥石教授向前来参观的小学生进行了专题讲解,对现场小学生提出的关于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开采、用途等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介绍了本次展出的8项油气调查代表性成果,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和热烈。当小朋友们观看了来自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油气资源调查钻孔岩心和油气地质调查成果宣传视频时,他们惊奇于地球深部的无穷奥秘,也对地质调查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本次专题展览不仅展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油气调查的代表性成果,同时也向大家传播了油气页岩气科普知识,让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我国油气资源调查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变化。我们相信,通过借助此次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周,开展油气页岩气地质调查实物地质资料专题展览,对于宣传我国油气资源调查国情,普及油气页岩气科学知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油气调查中心金广春处长向小学生介绍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油气调查中心石砥石教授为小学生答疑解惑

    实物资料中心讲解员高建伟为小学生讲解油气页岩气科普知识
    实物资料中心与油气调查中心联合举办油气页岩气地质...

    3月23和24日下午,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下,正在南海执行IODP367航次钻探任务的“决心号”上的科学家分别与青岛二中和青岛三十九中的高中同学通过视频连线进行了船岸互动,近400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

    随船科学家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IODP367航次在南海的工作地点,钻探任务和科学目标。“决心号”目前位于南海北部近4000米水深处实施钻探。随后,科学家用镜头带领同学们“参观了”钻探平台、获取岩心、岩心分段、岩心标定、岩心物性测量、切割岩心、岩心分装、取样等工作过程。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研究机构的沉积学家、古地磁学家、地球化学家和微体古生物学家给同学们介绍了船上各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分析测试内容和所得科学数据的含义。介绍古地磁工作的专家张杨是普渡大学在读博士,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她让在青岛的同学们倍感亲切。科学家随着镜头向同学们介绍了船上人员构成,本航次有来自13个国家的33位科学家,其中中国科学家16位。他们还向同学们展示了南海海上风光、决心号的驾驶舱、文化墙、救生船、烧烤会餐的平台、以及遭遇海盗演习等船上工作生活的场景,在4000米海水深处做的压力实验,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断发出赞叹声和会心的笑声。

    本航次的中方首席科学家孙珍研究员和同学们连线时,介绍了本航次在南海洋陆过渡带上进行科学钻探的意义,她告诉同学们6000万年前的南海还是一片大陆,现在科学家正一步步揭开南海由陆变洋的谜底。同时,她还以一位中学生家长的身份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投身海洋研究事业,发掘更多海洋的奥秘。在互动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参加航次的科学家需要哪些条件,由中国主导的航次的具体含义,本航次取得了哪些新的发现,深海钻探对人类生活有什么意义等问题,还有的同学关注了这一艘搭载多国籍科学家的船上的饮食问题,科学家们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互动气氛非常活跃。

    青岛二中和青岛三十九中都与青岛海洋所签订有育人合作协议。青岛海洋所派科学家代表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互动。在船岸互动活动之前,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大洋钻探的历史和中国科学家参与大洋钻探的科学历程。船岸互动结束后和同学们进行了科普知识问答活动。同学们踊跃地回答了什么是地质学,了解哪些地质现象,看过哪些有关地学的文艺作品,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海洋,研究海洋地质有哪些手段,地球上最初的水是怎么形成的,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板块以及青岛有哪些海洋研究机构等问题。随后介绍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及我国科学家建造中国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的愿望和努力,还向同学们赠送了由青岛海洋所主编的“海洋地学科普丛书”。

    据悉,本次IODP367航次特地给青岛这个海洋科学城安排了两场针对中学生的科普活动。正如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孙珍研究员所说,让更多的孩子看到科学,感受科学,爱上海洋科学是科学家们最大的心愿。

    39中大礼堂视频现场

    二中视频教室

    同学们认真收看视频

    青岛海洋所助力青岛两所中学连线IODP367航次
      4月1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资源所党委以“尊重生命 关爱健康——你不得不知的急救知识”作为2015年第一堂党课教育讲座拉开了序幕。此次讲座由资源所党委书记、所长傅秉锋主持,特别邀请了协和医院急救科抢救小组组长王江山前来授课。

      授课前,傅秉锋所长作了简单的发言,他说,无论对于家庭还是社会而言,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把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比作1的话,其它一切都是1后面的0。地质行业的特点,长期奔波在外,风餐风露宿。时间紧、任务重,科技人员长期处于身体或心理的亚健康状态。所以,所党委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把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今天这次讲座,就是要唤起大家对健康的重视。

      授课中,王医师系统地为大家讲解了各类突发疾病的症状,现场示范了突发事故的急救方法,指导大家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之前的黄金时间如何做心肺复苏措施、排除气道异物梗阻、人工呼吸等标准性动作方法。他通过小视屏等课件,生动形象的给大家再现了急救场景和完整的急救流程。同时,针对地质行业的特殊性,对野外可能突发的一些疾病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提供了可行的急救方案。现场互动频繁,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地调动了大家踊跃参与的积极性。原定一个小时的课程在一次次的提问中不断被延长,最后大家意犹未尽的在提问中结束。

      此次培训讲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感觉很充实,普遍反映,所党委为全体干部职工组织了这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非常及时必要。短短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学到了一些自救和互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大家对这样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党课教育非常满意,希望类似的讲座能够持续开展下去。





    资源所举办急救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