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众所周知,地史时期有5次生物大灭绝,可是你们知道哪一次是规模最大的么?罗平生物群中发现的化石是什么年代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我们可以亲手摸摸这些化石么? 4月1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罗平生物群科普活动在成都嘉祥外国语锦江小学6年级1班师生间展开。

    本次科普宣传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举办的第世界第50个地球日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宣传“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的理念,激发小学生们热爱科学、崇尚自然,认识到保护环境、珍惜自然对人类未来的重要性。

    据了解,罗平生物群由成都地调中心研究团队于2007年发现并命名,目前已进行三次大规模化石发掘,根据鉴定结果,罗平生物群时代为的发现为中三叠世安尼期派尔逊亚期,距今约2.44亿年。其化石的丰富程度、个体保存的完整程度以及特异埋藏情况等均令人惊叹,科学家猜测罗平地区很可能是二叠纪末那场生物大灭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避难所”,也就是科学家们苦苦找寻的史前"诺亚方舟”。

    成都地调中心留德博士胡世学从事罗平生物群研究多年,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罗平生物群的构成,包括海生爬行类、鱼类、节肢类为主,伴生有棘皮动物、菊石、双壳、腹足类、有孔虫、介形虫、植物等10多大类的海洋生物化石群,并对比了这些化石和现代生物的相似性,还强调了保护化石和地球的重要性。当同学们从黄金元博士口中得知地史时期有5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其中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时,不禁惊呼起来。那些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罗平生物群化石更是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

    有趣的讲解、融洽的氛围,整场讲座紧紧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他们听的入神,仿佛跟随地质专家开始了一段美妙的探索之旅。

    看到两亿年前的生物化石,学生们兴奋无比,纷纷拿起放大镜一探究竟。这一眼就是两亿年,地史时期和现实竟也只剩下一个放大镜的距离,学生们实在惊呼不已。这些珍贵的化石,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探索科学的激情,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之美!

    种类繁多的鱼类虾类和今天的鱼虾类有何区别,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孩子们听得入神,互动十分踊跃,地质专家和同学们在共同学习、探讨的过程中揭开了三叠纪生命复苏过程的神秘面纱。

       

    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地质专家们早已成为了少先队员中的一员,同学们也可以对罗平生物群头头是道,俨然一名小小地质学家!同学们还表示地球母亲历尽苦难才有了今天我们幸福的家园,一定要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用心守护好地球的每一寸土地!

     
     
     
    世界第50个地球日:罗平生物群走进成都嘉祥外国语锦...

    地球是我们唯一生存的环境,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持续恶化。为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第49个世界地球日“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主题宣传活动的总体部署, 4月27日-2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国土资源局、成都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共同组织开展了“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旨在通过向社会公众普及地学知识,加强全社会对地学知识的认识,提高公众对资源国情的了解,唤起人们“认识地球、和谐发展,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成都地调中心高级工程师葛华、王东辉,工程师文芠,分别给听众带来了《生命大爆发——灭绝后的苏醒》、《生与死的距离——来自灾难的警示》、《城市地质助力打造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等科普讲座,展示了地球的远古和今天。文芠工程师讲述化石的形成、5亿多年前生命大爆发事件和罗平生物群,让大家系统了解地质历史时期里远古生命最初的生命形态和海洋中千奇百怪的远古海怪,了解2亿5千万年前罗平生物群的发现历程以及主要的生物代表,生物灭绝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启示,呼唤大家提高保护地球、保护地层里保存的化石。葛华高级工程师系统介绍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地质灾害的危害、地质灾害的防范与避让方法,让大家知道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及高发地点,清楚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诱发的因素,掌握地质灾害的防范与避让能力,呼吁人们在生产与工程建设过程中注意对地质环境的保护,达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安全共处的目的。王东辉高级工程师讲述了成都平原地质演化、成都市历史文脉及城市发展、古人应对灾害方面的智慧,向大家介绍了成都市城市地质主要问题与防范、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探测与安全利用,让大家认识在城市建设发展如何加强地质安全保障、应对城市病等系列问题,从而呼吁人们严守生态红线、控制城市边界、综合利用城市资源、科学防控城市安全,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绿色、协调发展迫切性。

    活动中还播放了《寻找诺亚方舟——解谜罗平生物群》、《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与避让》、《乌蒙山寻宝记》等地质科普视频,为大家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

    活动现场,成都地调中心、成都市国土资源局还带来了《罗平生物群——三叠纪生物复苏与辐射的见证》、《地质灾害避险自救科普读物》、《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等宣传画册。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成都地调中心专业技术力量及地调科研成果优势,依托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普教育基地硬件资源,通过视频观看、展板宣传、科普讲座、答题互动、赠送科普图书等多种形式,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社会反映热烈,两天的时间中,前来参加活动的学生及社会人士达200多人。活动期间,时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到馆拍摄专题节目,也将本次科普专题讲座活动现场作为拍摄重要内容之一。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成都大爱感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提出了与成都地调中心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地学科普知识,宣传保护环境的意向。

    成都地调中心副主任、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副馆长出席活动。

    成都地调中心开展“世界地球日”活动周科普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