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0月20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利用”专项“我国西部特殊地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功能保护”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在石家庄召开。

    该项目的实施是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下,科技创新解决重大应用问题的具体实践。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该项目的实施正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要深刻把握科学研究既要体现多学科交叉,又要体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这种新时代科技创新解决重现实大问题的新方式,在新时代、新要求的指引下,以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提高站位,刻苦钻研,为西部地下水利用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各课题之间要体现项目的整体目标,协调推进,相互印证,相互支持,加强项目管理,争取更多资源,加大配套经费支持,取得突出创新成果。

    会上,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分别强调了项目的重要意义及部局的高度重视,要求项目要出成果,出人才、出亮点。

    在课题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上,评审专家审查了项目下设6个课题的实施方案材料,听取了各课题负责人的汇报,经过质询与讨论后一致认为,项目各课题实施方案全面落实了下达的课题任务书中所规定的研究目标、考核指标和主要研究内容,并根据课题任务书细化了研究内容、各阶段工作安排和工作量部署。实施方案的编制符合有关要求,技术路线合理、研究方法先进,可达到预期目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6个课题的实施方案论证。

    据了解,该项目总经费1990万元,将针对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退化问题,以水循环过程中不同生态脆弱区地下水生态功能演变机制和流域地下水调控集成技术为核心,揭示地下水生态功能危机形成机制及其与地下水开发利用关系,阐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地下水生态功能退化的标志特征与可控性,研发适用我国西部不同类型区地下水合理开发与生态功能保护的理论、关键技术和技术方案,破解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面建设的制约瓶颈。

     

    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项目负责人向咨询专家颁发聘书

    60多位专家代表参加项目启动会

    我国西部特殊地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功能保护项...

    2019年8月23-25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在西安召开。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西安中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56分会场”顺利举行,会议围绕“西部生态脆弱区重大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修复关键技术”主题进行了专家报告和热烈讨论。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出席了本次会议并指出,地质调查单位开展重大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是适应新形势,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升级谋发展的有效途径。

    会上,11位业内专家和学者做了会议报告,开展学术交流。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修复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作用、两种氧化改性活性炭降低金矿区河流重金属含量原位试验、2000年以来新疆地下水水质研究的主要进展、“8.8”九寨沟地震生态地质环境修复研究、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树立新理念采用新技术实现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鄂尔多斯盆地水与生态的相互作用、基于环境风险的青海格尔木地下水开采技术经济评价、复杂场地石油污染物迁移机理、新时期榆林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基于GIS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研究与探讨等。汇报专家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卓越的学术素养和激情澎湃的汇报风格进行了汇报,汇报结束后,与会人员积极提问,专家认真答疑。分会场座无虚席,听众爆满,交流效果十分良好,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年会期间同时举办了环保科技成果展,西安中地公司设置了专题展位,黄润秋副部长特意莅临视察,与西安地调中心、西安中地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亲切交流并合影留念。另外,网易新闻记者对中地公司主营业务、拥有资质、以往业绩和发展规划进行直播采访。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业务人员拓宽业务知识领域,了解业内最新科技成果,综合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西安地调中心和西安中地公司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两家单位在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影响力,也对业务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好促进作用。

     

     

    西安地调中心召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
      为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加强和推进地质调查业务的通知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工程及所属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未来六年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预期成果,2015年5月15-16日,由地调局环境监测院牵头组织的“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工程首席专家、所属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子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同时邀请了地调局总工室、水环部和发展中心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

      “生态脆弱区与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深化改革、科学论证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后设置的50个工程之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和环境监测院“两重一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该工程紧密围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和改善民生等社会需求,以集中连片特困区和西部生态脆弱区为重点,开展区域1:5万和1:25万国际标准分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旨在解决居民饮水困难,提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程度,创新发展地下水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建立集信息管理、综合分析、支撑服务为一体的全国地下水与地面沉降信息系统,大幅度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会议由工程首席专家、地调局环境监测院副院长郝爱兵主持。他着重强调了此工程在地质调查总体方案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并要求在工程所属项目及子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以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以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服务效果为标准,突出调查与研究一体化,关注重大能源、资源、环境和灾害难题,全面提升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水平,注重人才培养与业务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工程所属五个项目的负责人从1:5万和1:25万调查工作量、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三方面分别做了较为详细的汇报,以工程首席专家和局有关同志为主的与会代表共同对各项目的阶段目标、预期成果和经费概算等按照局部署要求进行了认真讨论和梳理,在汇报和沟通的基础上统一了部署思路,明确了具体阶段目标任务。

      通过此次研讨会,各项目明确了自身定位和项目规模,从业务目标、人才目标、学科平台建设三方面,分2015年、2016-2017年和2018-2020年三阶段,进一步落实了工程及所属项目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生态脆弱区和特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