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汪民说,中澳关系良好、合作意愿强,双方在资源、资本、技术、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双方已建立了资源合作双边对话机制,在技术交流及人员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卓有成效。这些都为中澳两国矿业合作深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继续推动中澳双边矿业合作迈上新的台阶,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汪民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扩大矿业合作领域。将商品供应、上游开发等合作,扩展到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及安全生产等领域,努力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

      二是建立和完善矿业投资和矿产品贸易合作关系。努力营造和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两国双向矿业投资力度,鼓励支持双方企业开展矿业合资合作,探索实施促进双边矿业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长效措施。

      三是强化矿产资源合作对话机制。加强完善两国矿业主管部门高层互访机制和定期协商机制,增强两国在多边交流对话中的协商与合作,探索建立双方在矿产资源领域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协商机制,共同推动国际矿业市场的稳定和繁荣。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源能源和旅游部副部长安德鲁?克拉克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州、北领地、塔斯马尼亚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等地方政府官员分别在论坛上致辞或做专题报告,在表达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政府对国外资本在澳的勘查开发活动持鼓励态度,欢迎中国企业赴澳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资的强烈愿望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源信息和优势矿种、法律法规和热点开采地区,重点介绍了近80个主要合作项目的概况,8家澳方企业进行了矿业投资项目的推介。山东地矿局、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还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澳进行成功合作的经验。政策解读针对性强、形势分析透彻,信息提供量大、质量高,成为本次论坛的突出特点。

      中澳资源论坛是在中国国土资源部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源能源旅游部积极倡导下举办的,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和澳大利亚政府地质科学联合组织承办。来自中国国土资源部省两级管理部门、各地勘单位和有关企业,以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源能源和旅游部、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各州及领地政府和企业的300多名中澳代表参加了论坛。

      论坛结束后,汪民会见了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副部长安德鲁?克拉克。双方表示,今后将在巩固已有良好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加强高层交往,拓宽合作领域;加强各方交流,搭建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两国地质调查机构间的合作,以推动中澳矿业合作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论坛现场。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源能源和旅游部副部长安德鲁.克拉克发表讲话。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在开幕式上致辞。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出席论坛的代表。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论坛主持人。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出席论坛的嘉宾。

    11月3日,作为2011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的前期重要论坛-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结束后汪民副部长会见澳大利亚安德鲁.克拉克副部长。

    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5年10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在天津会见西澳大利亚州政府矿产石油部常务副部长理查德•赛乐斯和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局局长瑞克•罗杰森一行。

      王研向来宾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发展历程和地质调查“九大计划”等战略部署。他强调,中国地质调查局和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局优势互补,双方合作将有益于两国地质调查局发展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他对中澳合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深化地质填图国际合作工作;二是加强油气资源和非常规能源的勘查开发技术合作;三是加强地学信息和地学大数据合作研究。
      
      理查德•赛乐斯介绍了中澳地质填图合作项目进展情况。他高度赞扬中国地质学家对此项国际合作工作的贡献,并向中方赠送了国际合作成果——中国甘肃北山地区地质图和西澳大利亚州北部地区地质图。

      局机关相关部室和西安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王研会见西澳大利亚州政府矿产石油部常务副部长理查德•赛乐斯...
    所在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完成人员:李建星、余吉远、徐学义、李荣社、王永和、校培喜、孟勇、辜平阳、郭琳、高晓峰、王超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起止时间:2012-2015年

    主要进展

      中澳合作填图是在西澳大利亚州选取一幅1:1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图幅以及在甘肃北山牛圈子蛇绿岩带选择了1:5万牛圈子幅(K47E015003)作为合作图幅,由中澳双方合作填图人员共同完成填图工作。填图过程全部采用西澳式填图方法进行,其进展主要体现在填图方法、西澳填图进展、中方填图进展和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

      1. 西澳进展:经过两年的合作,中方填图人员在西澳YALGOO地区完全按西澳填图方法,由中方人员主导完成;并编制完成了填图区基岩地质图和解释地质图的编制,得到西澳地调局领导和片区主管的认可;基本掌握了西澳填图方法。预期在合作填图工作完成后出版1:10万YALGOO幅地质图。中方进展:在中澳填图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2014年完成了1:5万牛圈子幅野外填图工作,填图方法完全按照西澳填图方法进行,澳方人员主导,中方人员执行。预期在合作填图工作完成后出版1:5万牛圈子幅(K47E015003)地质图。

      2. 对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局填图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学习和理解。全面总结分析了西澳地质填图包括“野外工作前资料准备、野外资料收集、最终室内整理、编辑、审查制度”等在内的全部地质填图方法流程。充分对比了中澳双方在填图理念、工作部署、人员组织、工作方法与成果共享与发布等方面的异同,吸取了其中优秀的、可供国内地质填图借鉴的内容。

      3. 翻译了代表国外野外地质填图最新进展的“地质填图方法及三大岩类野外工作方法”等6本书籍,为发展国内区域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完善区域地质图成图体系提供了基础支撑。

      4. 在总结西澳填图方法优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填图方法现状,取长补短,编写了《现代填图方法技术指南》初稿,用于指导在以“六大中心”为主体的九个试点填图项目。为进一步综合利用多源数据、提高国内填图质量提供范例和可供参考的标准。


    中澳合作北山工作合作
    1-17 中澳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交流合作

    2019年9月18日—2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应邀访问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局,持续推进中澳矿产领域国际合作交流。

    三年来,双方围绕中国东昆仑和西澳伊尔岗东部地区镍钴锂战略性关键矿产等方面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是系统总结了西澳与科马提岩有关和东昆仑与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有关镍钴矿床的成矿背景、成矿机制和找矿预测评价方法,合作编制完成10余份英文版岩芯HyLogger扫描报告,建立了铜镍矿HyLogger高光谱岩芯扫描与元素分析快速评价方法。二是推广应用西安地调中心“高分遥感数据识别伟晶岩→锂矿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野外调查验证”伟晶岩型锂矿快速预测评价技术方法,在西昆仑地区取得锂矿重大找矿突破,在西澳北部Pilgangoora地区新圈定3个找矿有利区。三是拓展了与西澳大学、科廷大学及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之间的合作,培养了多名青年地质人才,1人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1人获陕西省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

    这些成果为东昆仑及西澳伊尔岗东部地区镍钴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西澳大利亚州矿产、工业与安全部的高度肯定,有力支撑了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培养国际型地质人才提供了平台。

    西安地调中心战略性关键矿产国际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5月25日-6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一行4人前往西澳大利亚州与西澳地调局开展矿产合作研究,进一步落实西安地调中心与西澳地调局矿产研究合作项目协议(2017-2019)。希望通过进一步合作交流,提升矿产地质调查研究水平,创新矿产工作思路及方法,提高西安地调中心在西北地区矿产地质调查领域的创新引领作用。

    出访期间,双方首先就2017年度取得的主要合作进展及成果进行了深入总结和交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交流了矿产工作的新思路及新方法,探索地质大数据应用开放共享新方法,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合作项目聚焦中国西北与西澳大利亚镍、锂、钴等新能源电池金属矿产,围绕镍、钴矿产,分别选择伊尔冈(Yilgarn)克拉通东部卡尔纳(kurnalpi)和巴特威尔(Burti)地体与科马提岩有关镍(钴)矿、东昆仑造山带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有关镍(钴)矿为重点研究对象,就典型镍(钴)矿床的成矿背景、成矿特征、成矿作用过程与后期改造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20余次,丰富完善了与科马提岩有关镍矿成矿评价系统,初步建立了东昆仑岩浆型镍(钴)矿床评价指标体系。

    双方重点考察了伊尔冈克拉通东部科马提岩有关镍矿,结合典型钻孔岩芯编录、X射线荧光分析仪(pXRF)元素分析、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为岩芯等实物地质资料数据的分析利用提供示范,并与已知矿床进行对比,探索建立快速有效的勘查评价方法,为下一步资源潜力分析奠定了基础;积极开展了锂矿合作研究,对世界最大的格林布什(Greenbushes)伟晶岩型锂矿的地质特征、元素分带、矿物组合等进行研究;详细交流了西昆仑伟晶岩型锂矿"高分遥感数据识别伟晶岩→锂矿多光谱影像数据提取→野外调查验证"快速找矿技术方法,并初步达成在西澳成矿有利区进行探索示范应用的意向。

    高永宝博士受邀在西澳大学作了"中国西北岩浆镍铜硫化物矿床"专题学术报告,对中国西北地区典型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特征、硫化物熔离机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得到了国际铜镍矿专家的肯定,充分展示了我国青年地质工作者的风采;初步与Franco Pirajno教授、Leon Bagas教授等达成了合作意向,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合作成果,拓展了和西澳大学、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及科廷大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得到了西澳大利亚州矿产、工业与安全部部长Bill Johnston和西澳地调局局长Jeffrey Haworth等的高度肯定。

    此次出访,中澳双方在矿产地质调查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巩固和加深了双方深厚的友谊;有力支撑了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

    西澳大利亚州矿产、工业与安全部部长接见西安地调中心青年科技人员

     

    西澳地调局局长会见西安地调中心滕家欣副总一行

    西澳地调局Trevor研究员作西澳锂矿学术报告

    西安地调中心科技人员赴西澳大利亚州与西澳地调局开展矿产合作研...

    2016年9月25日,在天津国际矿业大会中国-澳大利亚地质代表团会谈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局在天津签署了矿产研究合作项目协议。西安地调中心党委书记杜玉良同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局局长瑞克・罗杰森在协议上签字。签约仪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严光生主持。

    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局续签地球科学合作谅解备忘录。西安地调中心与西澳地调局在此框架下开展国际合作填图,在西澳开展1:10万区域地质调查,甘肃北山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通过近4年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加强了双方的交流研讨,总结了填图方法,编写了《现代填图方法技术指南》,1:10万YALGOO幅地质图已联合出版,1:5万牛圈子幅中英文版地质图已提交印刷。

    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澳合作进入新阶段,矿产领域研究合作正式启动。下一步将主要选择中国西北地区和西澳大利亚州南部的镍、铜、金等矿产开展合作,在合作项目中双方地质学家将共同开展矿床研究并对解决关键问题的技术方法进行交流。

    签约仪式
     
     
    双方签字
     
     
    全体人员合影
    中澳合作进入新阶段 矿产合作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