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这些天,正在西北太平洋上进行科考作业的海洋六号船,“海六大讲堂”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潮迭起。当地时间7月18日的下午三点钟,“海洋六号”船的轮机长耿志爱进行了“海六大讲堂”第四讲——《海六舵桨简介》,这也是自课堂举办以来轮机人员的第一场讲座;而两天后的同一时间,船长蓝明华也为大家奉献了一顿“大餐”——《海洋六号五年大洋科考回顾》。

    “海六大讲堂”是“海洋六号”船一直保留的具有海洋文化的特色符号,作为大洋科考中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老师们”专业知识的讲解,感受“老师们”专业知识的精湛和对专业的热爱,让大家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吸收营养;在这里你可以把自己的海洋的热爱,对海洋科考的感悟甚至是个人经历分享,也能让大家沉醉在人类特有的情感世界里。

    课上谦逊的耿老轨以舵桨历史发展为序带领大家见识了帆船、明轮、蒸汽机船、柴油机船、电力推进船、潜艇和气垫船等,穿插着讲解了舵和桨的形成、发展、结构与原理。接着系统讲解了“海洋六号”船的舵桨,让大家基本了解了我船的全回转舵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最后重点详细说明这么多年来我船舵桨进水、漏油的问题现象和改造历程。

    船舶的舵和桨,就好比海鸟的翅膀,它们无故障的可靠运行,才能使得船舶劈风斩浪,勇往直前。“海洋六号”自2009年入列以来,南海等海域的废弃渔网就对她矫健的“翅膀”——舵桨“情有独钟”,历次发生“缠绵故事”,不能自我解脱,最终酿下进坞的割除的命运。舵桨和渔网的“不伦之恋”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船上从轮机部到甲板部、业务部,从舵桨负责人到船队领导和局领导,从国内的服务工程师到德国的舵桨总公司,大家着实伤透了脑筋。可喜的是经过不断改进,现如今这段感情大戏终于落下了帷幕,这离不开这位轮机长,他为这条船的舵桨改造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改造之路历时之久,不可谓不曲折,不可谓不艰辛,问题的圆满解决终于使他眉头舒解,这也是对他多年来不断付出的肯定。

    假如说耿老轨的课是一场丰富的知识盛宴,当我们还沉浸在对舵桨那充满创意、精巧的新密封结构的感叹之中,还没来得及好好回味的时候,紧接着蓝明华船长的大作让我们感受了五年大洋的丰富经历,让我们领略了前辈们的大洋豪情,也给我们分享了他深深的大洋情怀。

    蓝船长在课上以“海六精神”和“大洋精神”做了开头,并抛出了几个问题,这一下子激起了在座“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紧接着按照时间顺序带着大家回顾了每次大洋的经历和取得的成果,历次大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也同样作为重头戏放在了后面,最后分享了取得的成果图片和精彩瞬间。图文并茂,以个人独特到位的见解和感情为调料,将原本略显生硬的课堂调配出酸甜苦辣咸味道,感人心脾,也使得每个人感同身受,在课上“大块朵颐”。

    不回首,就不知道已走了多长的路;不细数,就不知道已翻过了多少座山。五年来,463名科考队员的共同努力,让“海洋六号”船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四海。“海洋六号”船的科考队伍作为我国开展国际海域资源调查的生力军,在远离我国领土的太平洋上,克服工作环境艰苦、气候复杂多变、设备故障频发等困难,圆满完成了中国大洋科考任务,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履行国际义务、造福子孙后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蓝明华船长和耿志爱轮机长的课件内容翔实而生动,处处体现着他们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对海洋六号的深深热爱。他们俩是真正的“黄金搭档”,二人作为海洋六号的“元老级”管理者,今年是两人连续参加大洋科考的第六年,也是从2009年接船至今一起同舟共济、并肩奋战的第七年。他们敬业爱岗、呕心沥血,出色地履行了个人的岗位职责,为海洋六号船获得了大量的荣誉称号。同时,作为“科学、责任、和谐、进取”---“海六精神”诞生的见证人,二人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积极面对不同时期的困难和挑战,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精神不断传承弘扬。作为船员队伍领头羊,二人在船期间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船员,其中多人担任了重要岗位,为海洋地质调查中高素质的船员队伍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船长蓝明华作《海六五年大洋回顾》讲座

    耿志爱作讲座

    走进“海六大讲堂”——“翅膀”和“情怀”篇
      为全面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全体专兼职党务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近期,沈阳中心邀请辽宁省省直工委组织部李军教授来中心做了以“切实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为主题的业务培训讲座。中心党委书记曹贵斌同志出席并主持了培训会议,专兼职党务干部3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曹贵斌同志首先强调了这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要求与会同志高度重视,把此次培训作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机会,并希望大家积极开展互动,进一步开阔视野,更加适应新形势下做好党务工作的要求。

      李军教授围绕“切实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的主题,从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规程和有关政策、党支部工作的规范与创新等三个方面20项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还就落实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求、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活动等介绍了个人体会。与会同志纷纷对李军教授的讲座表示赞许。 

      曹贵斌同志在总结中要求各党支部把这次培训的成果融入到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把握好中央关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严格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以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是抓好“学习”这个基础环节,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二是抓好“做合格党员”这个关键。曹贵斌同志强调,各党支部要做好计划、合理安排,把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做细做实,积极开动脑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党建工作与地调科研工作深度融合,为全面推进中心发展做出贡献。

     

    地调局沈阳中心开展专兼职党务干部培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2014年9月19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物化探所组织开展了“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离退休职工益智比赛活动,共有120名离退休职工参加现场活动,其中54人参加比赛。
        本次比赛的宗旨是“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爱好”。这次比赛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试题以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歇后语、成语、谜语、脑筋急转弯、诗词、时事常识为主题,其中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中国梦等内容。在比赛过程中,老同志积极踊跃参赛,共有18个组54人参加了比赛,经过激烈角逐,33名同志分别获得优胜奖。
        为使这次比赛圆满成功,所离退休办公室、离退休党支部和部分老同志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使活动创意新颖,深受老同志欢迎。
        这次活动增进了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增长了知识,也丰富了离退休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达到了预期目的。









    物化探所举办离退休职工益智比赛活动

    为深入开展“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积极建言献策”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普及养生知识,2015年11月20日,地科院物化探所在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举办了离退休职工益智比赛活动。

    此次益智比赛题目涵盖脑筋急转弯、养生知识、时事、诗词等方面的内容,共设置题目20套。参赛者自由组合分组报名,增强了职工间的团结协作,每个组的成员自动分工合作分解题目和答案,以达到本小组成员对全部题目和答案的掌握。

    此次活动主题是“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题目注重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既有老年人关心的感兴趣的内容,也有有益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知识以及党和国家政治形势的新要求新政策,便于记忆和理解,提高了离退休职工参与活动的广泛性。公布题目后,为寻找准确答案,增强对题目的理解,各小组成员三五成群讨论题目,也成为离退休职工茶余饭后议论的主题。比赛现场答题完毕即公布得分,共七组参赛选手胜出。

    此次比赛活动切实把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落实到活动中来,使离退休老同志们既增长了知识,又学习了党和国家的新政策,收到了积极效果。

     

    博学益智 寓教于乐
      为丰富青年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交流了解,提高团队意识,锻炼思维能力,强化心理素质,促进团结和谐,2月8日,地质所团支部组织开展了以“逃出密室”为主题的青年拓展活动。

      密室逃脱是当下流行的集智慧、合作、推理于一体的团队合作游戏,游戏中要通过破解一个个机关和谜题走出密室。活动中,10余位青年职工分为两组,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主题。大家自觉分工,积极开动脑筋,协力破解机关,表现出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轻松愉快、寓教于乐的过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本次活动,拉近了青年职工的关系,增进了友谊,提高了凝聚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团支部会进一步从青年职工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开展更多有利于团员青年成长的活动。

    地质所团支部开展青年拓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