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5年6月11-12日,中国地调局“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规划编制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专项研究”调研座谈会在南京召开,局党组成员,地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出席会议并讲话。

      “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规划编制任务是2015年国土资源部“一带一路”战略下矿产资源“走出去”工作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专项研究”是部《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中一项专项研究任务,意义重大。本次调研围绕“十二五”境外地质调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局属单位地学合作业务中心建设情况以及境外地质调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出国限制问题、补助和外汇等资金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研,为编制好“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规划和做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专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基本素材。座谈会上,与会人员还讨论了“十三五”援外地质调查国别指导建议的编制方案和分工。

      王小烈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国际合作与地质科技所面临的新形势,转变地质调查国际合作的思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地调局的发展目标,认真做好“十三五”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并提出几点具体要求:一要系统梳理和总结“十二五”经验和成果,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形成正式材料向部和国家其他有关部委汇报;二要认真编写好“十三五”援外地质调查规划建议和“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规划;三要组织好境外的地质调查工作,掌握工作国的地质资料,围绕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解决我国的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开展国际地学合作,为工作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四要加强地学合作研究业务中心建设,为提升我国在国际地学组织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打下基础;五要统筹协调、积极配合,保质保量完成规划的编写工作,争取早日提交局党组会研究审定。

      王小烈最后强调,有关直属单位要切实加强国际地学研究中心建设,搭建成我局推动境外区域合作的窗口,关于调研过程中反映问题集中的出国限制等问题要尽快把相关情况分类梳理清楚,争取近期向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汇报,争取支持。

      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相关领导、科外部、六大区中心、发展中心、航遥中心、地科院物化探所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座谈会并进行了汇报交流。



    王小烈讲话



    调研座谈会现场


    “一带一路”地质调查规划编制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编制自然资源图集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继4月上旬编制完成全国自然资源图集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后,中国地质调查局随即部署了分省自然资源图集编制工作。

    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2018年5月15日,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牵头,组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地勘局分管领导、各省(市、区)地质调查院和环境监测院(总站)主要负责人,召开了华北七省(市、区)自然资源图集编制工作会,传达学习了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精心服务自然资源中心工作的新要求,研讨形成了华北分省(市、区)自然资源图集编制方案及推进计划,得到各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各省(市、区)纷纷表示,分省自然资源图集编制工作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发挥中央与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指导合作新型关系的重要体现。

    2018年5月23日-25日,按照华北地区分省自然资源图集编制工作方案,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发挥本单位技术优势,集中组织七省(市、区)地调院和环境监测院(总站)相关技术人员,开展自然资源图集编制的技术交底,进一步明确和统一了编图思路、编图内容和具体技术要求,并就各省(市、区)图集编制准备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答疑解惑。按照工作计划,华北七省(市、区)将于6月30日前全面完成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清洁能源和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林地、草地、湖泊和湿地资源,海洋和海岸带资源,地质遗迹和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和空间规划等八个方面分省自然资源图集的编制工作。随后,还将综合集成各省资料,形成华北地区自然资源图集和报告。这项工作将有效支撑华北地区及各省(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华北七省(市、区)自然资源图集编制技术交流会现场照片

    天津地调中心积极推进华北分省自然资源图集编制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顶层设计, 3月14日,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组织地调局物化探所、地调局水环中心、地调局勘探技术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科技创新的领导和科技处长在天津召开协调会。

    本次协调会主要是对天津地调中心组织编制的《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运行机制》以及相关成果报告和图册编制方案进行审议,会商创新中心成立挂牌和学术研讨会事项,确定了近期工作的各单位分工。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专业齐全,建设方案站位定位较高,5个创新方向特色鲜明,建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体现了各主要参建单位技术和科研优势,同时对相关材料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创新中心建设思路和目标任务,为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夯实了基础。

    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是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编办批准设立的非法人机构,旨在破除制约华北地区创新发展的机制障碍、凝聚区域地质科技创新力量,瞄准区域重大需求,破解重大资源环境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按照局党组要求,地调局天津地调中心牵头,联合物化探所、水环中心和勘探技术所为核心层,共同谋划创新中心建设。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协调会在津...

    5月29日至6月4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担的“全国地球关键带遥感地质调查”项目在河北省承德地区开展了生态地质野外踏勘。

    项目组深入承德市境内围场县、滦平县、宽城县,进行了不同生态地质单元的路线踏勘,对特色经济作物适宜区、土地沙化区等典型生态地质剖面进行了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不同生态地质单元的宏观特征,不同成土母岩对土壤性状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土壤-母质-岩石的野外观测内容与具体方法。

    本次野外踏勘,得到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该院生态地质所所长对野外踏勘进行了全程指导,介绍了近年来在承德地区开展的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项目取得的进展,并与项目组就生态地质调查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

    项目组结合野外实地踏勘,对初步形成的生态地质单元分类分级方案、成土母岩编制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与实地验证。项目协作单位河南地质调查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四川地质调查院、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也参与了此次野外踏勘。

    生态地质调查团队承德踏勘

    板栗适宜种植区典型剖面

    御道口沙化区典型剖面

    全国地球关键带遥感地质调查项目组赴承德完成野外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