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992年在地质科学院办公室介绍大型铜矿床矿石标本。

    宋叔和:区域岩石及有色金属矿床学家(1915.7.14—2008.2.5)。

    河北迁安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早期从事滇黔西部、祁连—秦岭北部区域岩石地层及金属和非金属沉积矿床的调查研究,指出天山八道湾断陷盆地为早、中侏罗世有利聚煤地质环境。后期在海相火山岩内发现金属矿化体、较早地提出其矿床类型和成因,证明白银厂、金堆城和镜铁山等均属工业价值较高的矿床。提出海相火山岩三分法即碱性岩、偏碱性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和钙碱性岩,其中偏碱性岩属于幔壳混溶成因。组织编著出版《中国矿床》和《中国矿产资源图》。

        附件《院士传记》之宋叔和

    宋叔和

    1992年在地质科学院办公室介绍大型铜矿床矿石标本。

    宋叔和:区域岩石及有色金属矿床学家(1915.7.14—2008.2.5)。

    河北迁安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早期从事滇黔西部、祁连—秦岭北部区域岩石地层及金属和非金属沉积矿床的调查研究,指出天山八道湾断陷盆地为早、中侏罗世有利聚煤地质环境。后期在海相火山岩内发现金属矿化体、较早地提出其矿床类型和成因,证明白银厂、金堆城和镜铁山等均属工业价值较高的矿床。提出海相火山岩三分法即碱性岩、偏碱性岩(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和钙碱性岩,其中偏碱性岩属于幔壳混溶成因。组织编著出版《中国矿床》和《中国矿产资源图》。

        附件《院士传记》之宋叔和

    宋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