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进一步统一地表基质调查工作思路和图件编制技术要求,11月20-2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主办、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承办的“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调查工作进展和编图研讨会”在西宁中心成功召开。

    会议交流研讨了地表基质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框架,介绍了全国陆域地表基质一级和二级分区图,听取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黄河中游盐渍化区、塔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区、西南黑色岩系风化区、陕北黄土区及秦岭浅山平原过渡区等试点地区地表基质调查和编图工作进展,详细讨论了1:50000地表基质编图思路。

    地表基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和公益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区别于其他调查监测工作的自然资源专项调查。此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地表基质调查思路和编图要求,为下一步试点地区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凝练和编图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调查工作进展和编图研讨会在西宁中...

    今年2月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地调二级项目“中国矿产地质志”按照国家、部、局有关要求,组织项目全国千余名志书研编人员,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开展志书研编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成果显著。截至4月底,共完成《银矿卷》《浙江矿产地质》等15部志书验收、9部志书复核,召开5次矿产志项目办会议、1次委托业务实施方案评审和1次全国编图研讨会,聘请函审专家近150人次,圆满完成了阶段性项目目标任务。

    矿产志研编是一项集大成、家底性、立典式、理论和规律创新性非常高的重大工程,目前到了出成果的关键时期,更要严格保证志书质量。处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期,为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降低疫情扩散风险,矿产志项目办创新工作方式,积极组织58个委托业务单位,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评审会、研讨会,保证工作不断。视频会议方式受到了外协单位及各评审专家的支持与理解,尤其全国编图研讨会,同步在线人数达160余人,打破了以往组织线下会议人数的局限,极大节约了项目支出成本,提高了在线研讨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项目工作的影响,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项目稳定推进。

    近期,矿产志项目拟召开全国工作视频会议,对2020年度省级志书研编、跨省区带志书研编工作进行工作部署和推进,高质高效、稳定有序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1 矿产志全国编图视频研讨会资源所主会场   

    说明: IMG_3461(20200418-180443)

    2 矿产志全国编图视频研讨会省级分会场

    矿产志研编工作稳步推进 完成15部志书的验收

    为全力推进实施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调查评价,支撑服务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科技攻坚战,促进实现新区新层系油气的重大突破, 2018年8月23日-24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所组织召开“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重大地质问题与油气资源前景”研讨会。康玉柱院士,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地球深部探测中心等直属单位,中石油青海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地质力学所负责人表示,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发育有第四系、古近系-新近系、侏罗系和石炭系四套含油气系统,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好,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又地处高原,长期以来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攻关地区。

    地质力学所在柴达木盆地开展油气调查研究工作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运用地质力学观点深入研究柴达木盆地的地质构造,发现了水鸭子墩大油苗,确认了柴达木盆地具有生、储、盖层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和完善地质力学找油理论,在柴达木盆地开展地质构造、油区构造应力场、油气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先后提出“构造型式控油理论”、“体系多级分阶段控油理论”、“应力驱动油气运移理论”等构造控油理论体系,形成“含油盆地构造体系研究方法”、“古构造研究方法”、“油气田古、今构造应力测量高新技术”等系列技术方法,指导石油地质勘查和油气资源预测获得突破,并被油气勘探成果所证实,展现了地质力学理论在能源地质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2018年,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有关工作成果为基础,地质力学所对柴页2井石炭系实施含油气性压裂测试,获得488.3方/日的天然气流,揭开了柴达木盆地古生界石炭系油气勘探的面纱。院士专家认为该成果具有创新性、开拓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对中国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期间,专家代表围绕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的基础地质问题、油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有利目标区优选、勘探技术方法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并提出了油气地质调查总体思路和部署建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下一步工作应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和石炭系油气成藏条件研究,优选有利目标区,部署参数井钻探工程,实施战略侦查,重新评估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资源勘探潜力;同时还要协同攻关,组织申报国家科技项目,研究解决制约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发现的重大地质问题,使柴达木盆地成为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评价的示范区。

     

    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重大地质问题与油气资源前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