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寇贝贝,男,34岁,大学本科,专业技术九级,广州海洋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开发工程室副主任。专业方向:水合物开发工程技术和设备研究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或基础地质问题情况:

    担任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实施二级项目副负责人、水合物试采指挥部办公室工程组负责人,负责试采工程技术方案设计、试采技术流程编制、工程预算优化等,为试采工程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设计适合南海海域水合物特点的井身结构和钻井、完井、测试方案,试采实施期间,确保井口、地层和井壁稳定,未发生地质灾害和气体泄漏现象,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独创深水超浅储层钻井、储层改造、双层套管完井、井下气液分离、实时监测系统等工程措施,成功克服深水浅层未固结储层成井难、地层渗透率差、砂粒径小防砂难度大、水合物二次生成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为安全、可控开采水合物资源提供工程措施。

    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情况:

    作为试采项目深水工程技术负责人,在技术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为连续稳定试采60天、总产气量30.9万方提供技术支持。作为报告第一编写人编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阶段成果报告,提交了发明专利四项(评审中),即双层套管防砂完井工艺及双层防砂完井管柱、半潜式钻井平台或钻井船的水力割缝方法、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管路结构,该技术成功实现井下气液分离,防止水合物二次生成堵塞生产管道、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管路监控系统。

    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情况:

    研发了未固结储层钻完井技术,攻克了水深大于1000米、埋深小于300米储层难以成井的世界性难题,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深水超浅未固结储层开采提供成功案例;首创双层管完井技术,在14兆帕生产压差下保证了防砂筛管的安全;研制了高精度防砂筛管,有效解决南海泥质粉砂储层类型泥质含量高易堵塞筛管、防砂粒径小等困难,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独创储层改造技术,极大改善了储层渗透性,实现了泥质粉砂低渗储层的产能突破;集成创新综合测试和实时调控系统,现试世界首次开采过程精准控制,有效支撑了60天连续稳定生产。

    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情况:

    大力培养非深水工程人员和新人,工程组从4人发展到15人,组建了专业较齐全的水合物试采团队,团队研究方向涉及石油工程、钻探工程、机械工程、地质工程、海洋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包含钻井、完井防砂、人工举升、流动保障、试采测试等专业领域。此外,与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和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多次组织钻井、完井、测试专业领域专家到我局进行学术交流,广泛凝聚国内优势力量,构建研究平台,采取产、学、研相结合,多学科、跨部门进行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为今后水合物商业性开采奠定人才队伍基础。

    寇贝贝
      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与2014年度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总体安排,为进一步凝聚全行业力量开展地质信息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地质信息技术研究实验、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营造合作开放的学术气氛,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组织以实验室学术委员为主的遴选专家组开展了2014年度开放课题公开遴选工作,涉及经费100万,共遴选出10个课题。

        本次开放课题遴选通过网上发布申报指南,引起了行业内广泛关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山东海洋所、甲骨文公司等17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了课题申报。遴选专家组对提交的材料进行了审阅评议,部分重点项目还做了现场答辩,最后确定了10个课题的承担单位,重点围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地质概念推导关键技术研究、云平台在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国内外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地质信息化软件测试环境研究与搭建、基于Shearlet变换和混沌蜂群优化的遥感图像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基于智能感知的地质时空数据发现与挖掘、工程地质勘探洞影像地质编录方法研究等开展研究工作。遴选结果在网上进行了公示。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纪检人员全程监督了遴选工作,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向国内外研究人员开放软件、硬件、数据和集成环境,自2010年以来设立开放研究课题,定期发布课题申请指南,吸引和聚集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本次是实验室组织的第五届开放课题遴选。欢迎各界人士继续关注本实验室开放课题设置与研究工作。



    专家现场启封评议申报材料



    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014年度开放课题...

    2019年9月4日-7日,以“智联天下,绿绘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以下简称BICES 2019)在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举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所属的地质矿产廊坊聚力岩土工程科技开发公司(以下简称“聚力公司”)到会参展。

    聚力公司展示了近些年在工程机械行业取得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与参观人员进行了业务交流和技术探讨,获得了一致认可和好评。由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BICES 2019零部件品牌100/专业化制造商50”颁奖典礼在此期间隆重举行,聚力公司不负众望,荣获“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品牌100强”单位。

    聚力公司是我国大口径钻头钻具研发、生产领域知名企业,以先进的研发及全面的服务为依托,自主研发出全回转钻机、三臂凿岩台车、集束式潜孔锤、小直径膨胀波纹管技术等新产品、新工艺。未来,聚力公司将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创新、图强”的传统,打造更多优质产品,服务于国内外客户。

     

     

     

    勘探技术所聚力公司荣获2019年“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

    7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召开了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议。

    会议针对《规程》初稿的各章节概要和详细内容进行了研讨,会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西安地调中心主编的《陕西地区地热地质构造及中深层地热热储特征》专题研究报告充沛的工作量和高度的专业性,同时为专题报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定了方向,对下一步工作方向及内容提出具体的建议。

    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技术是一种使用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提取地下热能并通过热泵技术提升能量品位,之后用于建筑供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利用技术。该技术通过向地下钻孔并埋设密闭金属套管换热器提取中深层地层中蕴藏的热能,换热介质在密闭管内循环,以热传导方式提取地热能,具有取热不取水、对地下水无干扰的优点。现今陕西省使用该技术进行建筑供热的项目和在建项目供暖面积已超过700平方米,因此编制基于陕西省区域特点和使用条件的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供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十分必要。

    来自国内科研院所、设计院、知名企业的地热地质、水文环境、暖通、给排水、电力、自控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政府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

       

      

     
    西安地调中心召开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中深层无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