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鼠乃生肖首,厚积待薄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16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举行了以“新征程 再出发”为主题的2020年迎新春联欢会沈阳地调中心全体职工近300人欢聚一堂、共迎新年。

    沈阳地调中心主要负责人总结了沈阳地调中心2019年在松辽盆地页岩油调查、天空地一体化高光谱探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要求中心在2020年全面贯彻落实局党组工作部署,确保中心事业发展跨上新台阶。 

    联欢会节目丰富,精彩纷呈。舞蹈《中国范》拉开整场活动的序幕,激情四射的表演瞬时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领导班子的诗朗诵《新时代 新征程》,展现了中心为实现梦想不辞跋山涉水,去探索东北蓝天下的金山银山的使命和决心;地质信息室《我爱地质,我爱祖国》、水环室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诗朗诵,表达了地质工作者对于这份艰苦职业的挚爱和对祖国的深情。团委的舞蹈《我和我的祖国》羽衣蹁跹、舞姿美妙;行政二支部的群舞《野狼disco》富有活力、诙谐搞笑;土地室的幽默舞蹈《第八套广播体操》韵味十足、神形兼备。基础室的歌曲串烧《世界人民一定胜利+过火+我的祖国》题材新颖,土地生态室的萨克斯独奏《往后余生》深情款款,基础地质室创作的三句半《中国迎来新时代》诙谐幽默,勘查技术室的歌曲《礼赞页岩油》展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取得成果的喜悦。地质信息室的女生独唱《渴望》、城市地质室的男生独唱《小白杨》真挚饱满、荡气回肠。行政一支部的《走向复兴》、科技处的《我和我的祖国》、宝玉石中心的《国家》、后勤处的《长江之歌》城市地质室《我们走在大路上》、能源室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矿产室的《朋友》、境外室的《喀秋莎》、地质信息室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水环室的《梦开始的地方》、基础室的《在此刻》等合唱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深情,展现了沈阳地调中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了大家对祖国最深沉的爱。 

     

    开场舞《中国范》

     

    合唱《世界人民一定胜利+过火+我的祖国》

     

    歌舞《我和我的祖国》

     
    沈阳地调中心“新征程 再出发”迎新春联欢会圆满举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激励和鼓舞广大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打好年底收官战,用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目标和挑战,2月9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举办2018年迎新年歌咏比赛。

    赛前,李文昌主任代表成都地调中心班子作新年致辞,向全体职工及家属送上节日祝福,感谢职工一年来为地质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鼓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为建设一流新型地调中心努力奋斗。

    接着,领导班子为全体职工献上一曲《北京的金山上》。在职工热烈的呼吁中,李文昌主任又带来一首《同桌的你》。这首歌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在场职工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起来,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欢乐的岁月。

    比赛正式开始后,东南亚南亚地质室工会小组一曲《歌唱祖国》,激昂振奋,拉开了比赛帷幕。随后,《歌唱祖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的中国心》《明天会更好》《长江之歌》《走向复兴》《我的祖国》《红旗飘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众人划桨开大船》《国家》《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撸起袖子加油干》等13首曲目,从地质人的心底里流淌出来,或深情或悠扬,或欢乐或激越,诠释出了地质人的风采和情怀。地质人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激情,展示了地质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大家用嘹亮的歌声与祖国一起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歌咏比赛在轻松欢快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本次比赛充分展示了成都地调中心职工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地质人不忘初心紧跟党走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最终党群工会小组演唱的《走向复兴》,凭着扎实的唱功、饱满的热情,获得一等奖,水文环境地质室工会小组演唱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东亚南亚地学研究室工会小组演唱的《歌唱祖国》分别获得第二、三等奖。

    领导班子集体唱《北京的金山上》

    党群工会小组合唱《走向复兴》

    青藏高原地质室工会小组合唱《国家》

    矿产资源地质室工会小组合唱《我的中国心》

    成都地调中心组织2018年迎新春歌咏比赛

    图为太平洋上的美丽海岛波纳佩

    图为10月1日离开波纳佩港口的“海洋六号”举行升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 韦振权 摄

    当地时间9月30日14时30分,停靠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纳佩州的中国自然资源部所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船,在完成补给和一系列外事活动后,满载中密两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和当地各界人士的美好祝福,缓缓驶出港湾,走向深海。

    此次波州之行,注定会被载入“海洋六号”大洋科考史并传为佳话。

    计划外的一次停靠

    波纳佩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四个州中最大的州,也是其首都所在地,总面积33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这个太平洋上的小岛,植被茂密、水产丰富,人们生活安逸休闲,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就在两个月前还没有人料到,“海洋六号”会与这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岛国擦出火花。

    作为我国深海科学考察的先锋队,“海洋六号”自2011年以来,连续7年赴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在取得辉煌的海洋地质调查成果的同时,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受到各国广泛好评。然而,今年的远征大洋之旅却分外波折。

    由于原计划停靠港口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无法停靠,“海洋六号”在完成深海地质航次第一航段任务后,返回国内母港进行补给。

    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没有挫败科考人的远征信念。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广海局迅速整合了“海洋六号”后续两个航段作业任务,做好60~80天不停靠准备,再度起航。此次航行时间长、任务重、不确定因素多,饮食方面后期将面临蔬菜、水果短缺等情况。然而,还是有66名科考人员义无反顾地上了船。

    与此同时,广海局积极开展外事工作,在自然资源部、外交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下,向调查区较近的波纳佩,申请船舶靠港许可。但由于申请时间仓促,全船对停靠波纳佩补给并不抱希望。

    不曾想,在航次作业进度过半后,“海洋六号”接到了峰回路转的喜讯:波纳佩的船舶靠港许可有着落了!很快,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馆与“海洋六号”取得联系,并进行了详细对接。

    当地时间9月25日,风和日丽,云卷云舒。完成中国大洋51航次第一航段任务的“海洋六号”,首次停靠波纳佩,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整休养。当青山绿岸渐行渐近,已经在海上工作42天的科学家们纷纷涌到飞机平台欢呼、拍照:“波纳佩,我们来了!”

    “海六热”点燃波纳佩岛

    今年恰逢中密两国建交29周年,借着“海洋六号”靠港的机会,中国驻密大使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增进中密友好交流,特别是促进两国海洋地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活动,以此进一步加强中密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海洋六号”未到先热。早在半个月前,密联邦国家海洋资源管理局官方网站就贴出了“海洋六号”将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的消息。密联邦政府官员纷纷表示要登船参观,统计名单换了一茬又一茬,最多时竟达40余人。当地华人得知“海洋六号”即将到来,口口相传,期盼着一睹风姿。

    靠港当天下午,中国驻密大使黄峥携密联邦国会党团领袖、外交部代理部长、国家海洋资源管理局局长、波纳佩州州长、中密友好协会会长等十余名政要参观访问了“海洋六号”。

    在座谈会上,船长管鹏致欢迎辞,首席科学家杨永全程用英文介绍了“海洋六号”大洋科考历程和大洋科考精神,展现了中国大洋科考科学家的风采。与会密联邦政要认真聆听,不时相互交流。

    “我们对深海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研究很感兴趣,密政府有必要认真考虑与中方开展合作。” 波纳佩州州长马塞洛·彼得森率先发言。

    “中方作业区采薇海山、维嘉海山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密联邦国家海洋资源管理局局长尤金·潘格利南充满好奇。当得知源自中国古代诗歌集《诗经》后,他欣喜地点了点头。

    中密两国建交的推动者——密克罗尼西亚前总统、中密友好协会会长约翰·哈格莱尔加姆,携家属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他十分关心何时能真正开采海底矿产资源。首席科学家杨永告诉他,中国目前处于技术积累阶段,暂未进入商业开发。

    在赞叹“海洋六号”先进设备和大洋科考水平的同时,密联邦政要对中国的发展成就表示十分钦佩,希望双方在海洋科考等领域开展合作。在接下来的欢迎宴上,密中友协秘书长杜伦以一首中国流行歌曲《牵挂你的人是我》,将此次交流活动推向高潮。

    三天后,“海洋六号”公众开放日活动盛大开幕。当地华侨、居民、中小学生等近300人登船参观,零距离接触“海马”号等先进设备,并与科学家们亲密互动。参观人员还不时伸出大拇指点赞。

    一位当地的中学老师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回去后每个学生要写一篇观后感。来自宝岛台湾的渔民团队将“海洋六号”各类参数同自己的船对比,“欢迎你们去‘海荣’‘海福’号参观。”他们热情地邀约。密国家海洋资源管理局负责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贾杰,曾在浙江舟山学习一年。他告诉记者,这是当地近年来组织的最大规模活动,全岛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来参加。“中国很好,很特别,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交流机会。” 贾杰说。

    异国他乡的“中国心”

    靠港期间,中国驻密大使馆党支部与“海洋六号”临时党委共同开展了一次“联学共建”活动。

    从ROV室到健身房,从后甲板到轮机舱,从驾驶平台到食品冻库……大使馆全体党员走遍船上的各个角落,全面了解“海洋六号”党员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双方相互介绍了党支部的组织情况。“海洋六号”多年来实行的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临时党委两天一会制,给大使馆党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大洋科考人员与外交人员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背井离乡,条件艰苦,远离亲朋,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埋头苦干。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是双方共同思考的问题。

    黄峥大使感慨地说,外交人员“忠诚、使命、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与“海洋六号”“科学、责任、和谐、进取”的科考精神相融相通。“海洋六号”的到来,让大使馆党员了解了中国海洋地质工作,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的感受更为深刻,切实增强了“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全体党员要用习近平外交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埋头苦干,狠抓落实,开拓进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为中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科研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要的组成部分,密方十分欢迎与中方开展合作,共享科研成果。大使馆会主动为你们创造条件,服务和帮助中国大洋科学考察。希望以后两个党支部能够加强合作,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黄峥代表大使馆全体党员表示。

    “海洋六号”临时党委对停靠期间中国大使馆的帮助和关心表示由衷地感谢,并表示回国后会详细地将此次停靠波纳佩的情况向广海局汇报。相信不久的将来,双方将再次见面。

    鲜红的党旗下,一颗颗赤诚的中国心紧紧相连。同在异乡的中国人心更近、情更浓。这样的感受,在波纳佩分外强烈。

    对于远洋科考船而言,补给是最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波纳佩经济发展落后,物资匮乏,当地蔬菜、水果、鸡蛋、大米等基本靠国外进口。此次“海洋六号”的食物补给,是从关岛用集装箱运送至波纳佩,不仅种类、数量有限,而且开箱时部分蔬菜已经不再新鲜。

    大使馆得知这一情况后,与中国援密示范农场积极沟通,当地华人也积极献力、献策。在波纳佩生活十多年的曲香兰夫妇,发动周边关系联系了多家私人农庄,送来150磅的蔬菜。在波纳佩做超市生意的吴玉敏一家,为科考人员运来了海鲜、饮料等物资。虽然这些补给加起来,仅够全船十天伙食,但“雪中送炭”之情,深深烙在了“海六人”的心坎上。美丽的波纳佩,也因为有一群团结互助的中国同胞,更加闪耀迷人。

    再见了,波纳佩!这不是告别,是中密友谊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延续,将开启两国海洋地学领域合作的全新篇章。

    有缘千里来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