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9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退休干部欧阳瑞同志获此荣誉。 

    武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赶到宜昌,代表中心党委向欧阳瑞同志颁发纪念章,向他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并送上精心准备的慰问品。感谢他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为保卫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贡献,祝愿他健康长寿。随后详细了解欧阳瑞同志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叮嘱中心离退休干部处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欧阳瑞同志的动态,及时掌握其身体情况、心理状况和生活需求,让他健康幸福的安度晚年。

    武汉地调中心欧阳瑞老同志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物化探所组织人员为所里13位同志送去“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同时送上慰问品和真切的关怀,开展慰问活动。

    此纪念章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表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和获得国家荣誉、国家奖项的人员。我所获得纪念章的同志有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老工人,有全国先进工作者,也有获得过国家科技奖项的地质科学家。

    所领导对获得纪念章人员为新中国建设及物化探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和崇高敬意,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和生活和工作情况。获得纪念章的同志们非常激动,纷纷表示,感谢中央的关怀,感谢物化探所的关心和慰问,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希望物化探所继续蓬勃发展。

    此次活动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集力和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所干部职工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质人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加快推进物化探业务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支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物化探所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访慰问活动

    在2019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武汉、宜昌两地看望慰问了部分老党员、离退休老领导、老专家代表、家庭困难老同志和老干部遗孀,向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并致以新春的祝福!

    1月26,武汉地调中心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在武汉看望慰问了汪啸风、陆维忠等退休老领导,1月28日上午在宜昌基地上门慰问了赵祥山、潘静华、王玉太、饶家光等老干部和部分老专家,感谢他们为中心发展和地质调查事业所作出的贡献。中心领导与老同志们促膝谈心,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祝愿老同志们新春快乐、身体健康,幸福吉祥!

    27日、28日下午,武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还到医院和老同志家中,对生病住院、家庭困难老同志和老干部遗孀进行了走访慰问。此次共走访慰问30余人次,确保走访慰问全覆盖、无遗漏。

    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声声关切的嘱咐,使老同志们倍感温暖,他们纷纷感谢中心党委、领导的关心和照顾,祝愿武汉地调中心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武汉地调中心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同志

    10月31日上午,地调局地质力学所工会组织的“地质力学所2017年秋季绿色运动健步走活动”在园博园顺利举行,各工会小组积极配合,广大职工踊跃参与,来自业务及职能处室的50余名职工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前,地质力学所党委书记发表了致辞,鼓励大家在业余时间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深秋的园博园公园,空气清新,秋叶泛金,别具一番景色,沿着银杏大道6公里的环路健步活动开始了,伴着明媚的阳光,大家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边走边交流,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园林美景,感受着健步走带来的欢乐,同事们簇拥在一起,有的自拍,有的合影,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这次健步走活动,促进了同事间的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体现了“绿色、低碳、环保”等科学健康的工作生活理念,活动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这次健步走活动既放松了职工忙碌的身心,又增进了职工间彼此的感情,同时也展现了职工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地质力学所开展2017年秋季绿色运动健步走活动
          1月20日,农历小年儿,地调局水环所所长、党委书记石建省,纪委书记张民福代表所党委分别带领所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会、人事教育处、离退休管理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访慰问了老领导、离休人员、工伤、离休干部困难遗属、当年病故职工家属、困难职工,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

    走访慰问中,每到一家,所领导都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并向他们拜早年,祝他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老干部们纷纷表示,感谢所党委、所领导的关心,所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看望老干部,感到十分激动和欣慰。新的一年里要继续大力支持所的各项工作,并祝愿所各项事业越来越好。


    水环所党委走访慰问老干部、困难职工

    在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为表达地调局航遥中心党委对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关怀和慰问,党委书记温国勇和纪委书记李知用同志分别带队,走访慰问了8名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8名因重病生活困难的党员以及7名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困难补助,送去了党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

    离退休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和国家建设时期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离岗不离党,多年来始终关心地质事业发展和单位的科研生产,为航遥中心的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慰问过程中,航遥中心领导向老党员们通报了机构改革工作和近期的主要工作情况,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老党员们亲切交谈,关心和了解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锻炼好身体积极参加"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

    离退休老党员及家属对航遥中心党委的关怀和慰问表示由衷的感谢,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余热,支持并祝愿航遥事业发展越来越好! 



    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开展2016年“七一”走访慰问...

    为提高广大职工参与羽毛球活动的热情,增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意识,搭建沟通与交流的平台2016年3月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地质飞羽”杯职工羽毛球赛。

    本次比赛设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五个单项进行,50名职工参加了比赛。

    经过激烈精彩的角逐,刘超辉、潘辰旭分获男单甲、乙组冠军,蔡志慧、任玉峰分获女单甲、乙组冠军,杜利林/刘超辉、童英/侯贺晟分获男双甲、乙组冠军,张建新/王丹、分获任留东/宗普分获混双甲、乙组冠军,迟振卿/郝艳丽获得女双冠军。

    经过全体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比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比赛目的增强职工健身参与意识,促进职工间的交流了解,增进地质所和谐向上的精神面貌今后将通过形式多样的职工体育活动,丰富广大职工文化体育生活,使广大职工以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投身于科技创新,为我国地质科研事业增光彩

    地质所羽毛球协会成立两年多来,每周开展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职工的参与,增强了大家的锻炼意识,成为深受好评和极具特色的活动品牌。

    地质所成功举办第二届“地质飞羽”杯职工羽毛球赛

    说起恐龙,大家的脑海中一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种生活在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的爬行动物,拥有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恐龙曾是地球中生代的霸主,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虽然恐龙没有人类超高的智商,但它们在整个地球生物演化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从人类发现了恐龙化石,科学家们对它们的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那么,科学家是如何研究恐龙化石,恐龙化石蕴含了哪些科学信息呢?2021年9月15日,应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冯伟民博士为金门路小学的师生们带来一场名为《揭开恐龙化石奥秘》的科普讲座,并向学生赠送了科普著作《生命曾如此辉煌》,受到了在场全体学生的热烈欢迎。

    冯伟民长期从事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和博物馆科学教育工作,对古生物研究有着极深的造诣。报告会上,冯博士首先简述了生命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历史,以及地质历史上重大演化事件,如33亿年前蓝细菌出现并制造氧气、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志留纪维管植物适应陆地生活、古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出现等。冯博士用丰富的图片和视频,介绍了本次报告的主角-恐龙在中生代三叠纪晚期登场并迅速演化出不同种类,在侏罗纪时达到鼎盛,成为动物界霸主,占据了海、陆、空三大生态领域,但由于环境突变,到白垩纪末期灭绝的过程。对于恐龙的灭绝,人类提出了上百种假说,其中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受到科学界普遍关注。

    恐龙虽然灭绝,但留下了无数化石埋藏在地层深处。化石为科学家研究恐龙提供了大量证据,它可以告诉我们恐龙的兴衰、存亡,是揭开恐龙奥秘的钥匙。冯博士重点讲解了恐龙化石的类型、科研用途以及科学发现。恐龙化石有很多类型:实体化石是骨骼石化后的物质,科学家可以通过恐龙骨骼化石直观地了解恐龙的形态、大小、骨骼结构,还可以推测出恐龙的分布和生活环境,甚至还能从骨骼现象辨别恐龙的性别;遗迹化石包括恐龙的足迹、巢穴、粪便或觅食痕迹,能反映恐龙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还能解释恐龙与环境的关系,为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宝贵信息;模铸化石主要指羽毛化石和皮肤化石,是恐龙遗体留在岩层或围岩中的印痕和复铸物,科学家通过这种化石可以研究恐龙羽毛的功能与演化,复原恐龙体表颜色,并为恐龙与鸟类的亲缘关系提供关键证据。我国科学家在辽宁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通过对恐龙羽毛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它的一个分支飞向了蓝天,成为了鸟类的祖先的假说。

    多彩的恐龙世界全靠化石来揭秘。恐龙化石蕴含了如此丰富的科学信息,才得以让今日的人们了解中生代恐龙的庞大家族、广泛分布、生长特点、繁殖行为、龙鸟关系、多样性发展、进化及灭绝等事件。今天当我们凝视着几千万年前恐龙留下来的化石骨架和足迹时,依然可以领略到恐龙庞大的身体和凶猛的气息,也才能真正感受到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绘的庞然大物曾经在地球上是真实存在的。

    恐龙一直是小朋友们最喜爱的话题,此次讲座是青岛海洋所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组织开展的专家进校园活动。冯伟民将自己的古生物领域的科研经历融入到科普讲解中,生动再现了恐龙这一中生代霸主的起源、演化、主宰地球到灭亡消退的过程,期间穿插了地球生态圈的演变、地质运动,气候变化等地球科学的知识。

    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冯伟民对学生提出的“恐龙化石是怎么运输的?”“暴龙和特暴龙是什么关系”“最小的龙是什么龙,它总共有几颗牙?”“世界上最大的恐龙是什么,有几吨重?”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冯伟民的科普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了科学家解锁恐龙化石秘密的科研过程,领略了史前地球霸主的风范,同时也深深意识到每一次生物的灭绝基本上都是由地球环境变化导致,即使是恐龙这样强悍的曾经的地球主宰者,在自然界的威力面前也显得不堪一击。鉴古知今、居安思危,这也启示我们,为了人类能够长久的生存,我们需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承担起我们应有的历史责任。

     

    古生物学专家走进青岛金门路小学开展科普讲座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国家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同志颁发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有两位离休干部获此荣誉。此项活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9月27日,武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到宜昌为离休干部赵祥山、潘静华等两位老同志举行纪念章颁发仪式并进行慰问。考虑到两位年事已高的离休干部的身体状况,慰问组到两位离休老同志家中进行了简洁庄重的纪念章颁发仪式。纪念章颁发给两位离休老同志时,两位老同志不顾年事已高、书写困难,坚持亲自提笔在颁发登记表上签字。慰问组与两位老同志亲切握手,与他们热情交谈,祝贺他们获此荣誉,强调这是党和国家对他们为共和国建设作出贡献的高度评价,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光荣,也是武汉地调中心的骄傲。同时详细了解了两位老同志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叮嘱宜昌基地负责同志,要满怀深情、密切关注老同志的生活,让他们安度晚年、幸福健康。

    两位老同志双手捧着纪念章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深感欣慰,并感谢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老同志的关怀,感谢武汉地调中心党委对老同志的关心。

    为赵祥山同志颁发纪念章 

    为潘静华同志颁发纪念章

    武汉地调中心两位离休干部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