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接待了来自昆明官渡区南站小学举办的地学夏令营活动。南站小学地学夏令营活动已经开展了近30年,是国内少有的以地质科学为主题的游学活动。  

    由成都地调中心张启跃研究员、胡世学研究员、文芠工程师、黄金元工程师、马志鑫工程师以及来自昆明地质博物馆杨正纯馆长组成的专家顾问团为夏令营的学生们进行了详细的罗平生物群科普讲解。孩子们顺着由含化石岩石铺成的道路一路前行一路探索,在化石寻宝区,孩子们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小铁锤开心的找寻属于自己的化石,间断的大雨阻碍不了学生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罗平生物群化石采场丰富的古生物资源和博物馆实物标本展示,让学生们增长了古生物学知识,体验到了探索地球科学的乐趣。此次夏令营活动,充分发挥了罗平生物群野外观测研究基地的科普作用,取得了良好科普成效。 

    罗平生物群野外观测研究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2016年3月23日,应侯增谦研究员邀请,舒德干院士来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协同研究中心进行交流访问,并做了题为“寒武纪大爆发和进化论”的精彩学术报告

    舒德干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长江学者成就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的获得者。他主持翻译了《物种起源》,并撰写了“物种起源导读”和“进化论十大猜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舒德干院士在早期生命研究上取得系统性突破成果,在《自然》、《科学》发表论文十余篇,他发现的昆明鱼目代表着人类及整个脊椎动物大家族的始祖。他创建了一个古生物学的新门类——古虫动物门,提出了后口动物亚界演化成型和脊椎动物实证起源假说,并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理论。

    在2个小时的报告中,舒德干院士引用了大量古生物化石图片、进化论图表,用逻辑严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深奥的达尔文进化论、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理论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大家。他展示了在科隆岛(原名加拉帕克斯群岛)考察的视频和照片资料,介绍了达尔文当年如何根据该岛观察到的生物现象,得出生物物种可变、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报告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知识,同时充满了哲学思辨和人文精神。舒德干院士风趣幽默的讲述,引起现场的阵阵欢笑。本次报告不但使人视野得以开拓、思想受到启迪,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协同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与古生物研究室主任纪占胜研究员主持,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协同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增谦研究员致欢迎辞。报告会结束时,舒德干院士向纪占胜研究员赠送了他主持翻译的《物种起源》,借此表达对地质所老一辈地层古生物学家取得的丰硕成果的敬意,对青年地层古生物学工作者的殷切勉励,同时还将他亲手拍摄的科隆岛的照片和印有进化论知识的图片赠送给与会者。

    报告会之后,舒德干院士来到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协同研究中心,参观了科普宣传廊,听取了唐烽副主任关于实验室和协同研究中心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同侯增谦所长及纪占胜主任就下一步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关精神,建强实验室和协同研究中心,就如何实现地层古生物学基础研究、地层古生物学人才成长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机密结合、相互促进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和协同研究中心近期的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

     

    侯增谦所长致辞欢迎舒院士来所讲学


     

    舒院士赠送《物种起源》并勉励青年地层古生物学工作者加强学习


     

    舒院士向与会者赠送他亲手拍摄的照片和印有进化论知识的卡片


     

    舒院士到实验室和协同研究中心考察并指导建设工作


    舒德干院士应邀来地质所开展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