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2017年10月20日—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次成功在海南三亚湾近海岛礁和近岸极浅水区开展无人艇海岸带地质调查,填补了相关区域地形地貌数据的空白。

    近海岛礁和近岸极浅水区,水深浅,地貌复杂,使用传统测量方式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非常困难,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一直以来都是调查的空白带。但是作为陆海结合带,却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目前海岸带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重点关注的调查区域。

    为应对不同水深需求,本次调查使用了大、小两型无人艇,配备了多波束测深系统、侧扫声呐系统、单波束测深仪、CTD、ADCP、水下摄像机等调查设备,可自主完成近岸岛礁浅水区域水深地形地貌测绘以及水文信息的采集。

    广州海洋局技术人员都是首次接触无人艇,但在作业过程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开发团队的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测量任务,探索和验证无人艇在近岸浅水区和岛礁周边作业的全新方法,如岛礁区按岛礁形状分区测量、岛礁区大、小艇分块同步联合测量、岸线区大小艇及母船三船同步测量等新方法,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仅用8天时间,就安全高效完成了既定工作计划。共完成三亚东瑁洲岛地形全覆盖调查2平方公里,测线工作量约120公里;三亚湾近岸补充调查145公里;海岸地形监测剖面测量6公里。

    本次无人艇作业取得了丰硕的调查成果。一是通过大、小型无人艇配合,使调查最浅作业水深可达0.8m;二是首次在岛礁浅水区实现高精度、大密度地形测量,对1.5m-10m水深区域开展了多波束地形测量,完成三亚东瑁洲岛近岸地形全覆盖调查;三是首次获取了近岸极浅水区高清晰影像资料,可直观判断近岸珊瑚礁生存状态、底质类型、生态环境等情况;四是填补了距岸200m范围内高密度地形地貌数据的空白;五是初步形成了一套无人艇岛礁及近岸测量技术方法和一支集野外资料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于一体的应用团队。

    本次调查任务验证了无人艇在近岸浅水区和岛礁周边地质调查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锻炼了队伍,利用无人艇开展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具有省时、省力、安全、填补数据空白等优势,今后必将在海岸带及岛礁周围极浅水域海洋调查中获得大量应用,为正在实施的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提供了一项重要技术支撑。

    广州海洋局首次利用无人艇开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