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20年11月1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布2020年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获奖名单的公告》,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参赛选手李嘉佩获得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

    李嘉佩是一位从事有孔虫研究的科技人员,热心科普工作,是有孔虫研学课程开发团队的成员。在科普讲解大赛的舞台上,她化身为有孔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公众讲述《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的科学知识,传递珍惜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理念。

    此次科普讲解的主题来源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第一批精品研学课程《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该课程由王飞飞博士主持开发,研学团队依托扎实的海洋地质学基础,开展科普化研究,制作了科普讲座课件和研学手册,设计了丰富有趣的科学实验,配备了专门的体视显微镜、有孔虫放大后的3D打印模型等教具。在课程实践中,研学团队介绍有孔虫的形态、结构、种属、生活习性,讲解科学家应用有孔虫推算地层年龄和沉积环境,寻找海洋矿产等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在镜下观察、鉴别、测量有孔虫。该研学课程自2017年开发推出后,每年为中小学生提供数场研学活动,深受青岛市中小学生的喜爱,并于2019年入选青岛市市南区《基础教育海洋特色课程》教学用书。

    本次参加科普讲解大赛是有孔虫研学团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渠道传播海洋地质科学知识的新尝试。团队以赛代练,不仅提高了科普写作和科普讲解能力,也向更多人推广宣传了研学课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作为国家级的科普基地,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科普讲解能力的培养和海洋地质系列精品研学课程的开发,成功将海洋地质科学知识和重大成果进行科普化转化。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科技资源科普化研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科普讲解人才,开发更多海洋地质系列精品研学课程,为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素养贡献力量。

     

     
    《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研学指导团队专家王飞飞博士

    《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研学课程进校园

    青岛海洋所有孔虫研学团队在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中...

    2020年10月16日,受青岛出版社小海米编辑部邀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王飞飞博士,走进青岛市寿光路小学参加青岛市中小学海洋节科普进校园公益活动,为师生们呈送一场题为“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科普研学课程。

    此次研学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王博士作了题为“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的科普报告,介绍了有孔虫的基本特征、分类、种类、用途等。大家认识到有孔虫是一种古老的原生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存在了数亿年,大家熟知的恐龙都还是它的后辈。它在海洋中分布广泛,只要有海的地方就有有孔虫的身影。有孔虫非常的娇小,一般在1mm以下,但是小小身体里蕴含了诸多海洋的秘密,不仅见证沧海桑田的变化,还记录海洋环境的变化,是名副其实的“小巨人”。

    报告结束之后,王博士指导大家利用显微镜观察有孔虫,同学们观察到了管状、花瓶状、球状、纽扣状等各式各样的在微观世界里的有孔虫,极大地提高了大家对于海洋生物的兴趣。同时,王博士介绍,由于受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很多有孔虫发育畸形,大大激发了学生们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最后是互动交流,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王博士都一一回答,现场活动气氛活跃,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青岛海洋所专家受邀参加青岛市中小学海洋节科普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