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日前,郑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统筹推进郑州市城市地质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郝爱兵主任在会上详细介绍了雄安新区和上海市开展城市地质工作的先进工作经验,并指出,一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扩展城市地下空间,支撑郑州“智慧城市”的建设;二应聚焦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的重大问题,从国家、省、市三个层面阐述城市地质工作的定位与职能,构建多方联动机制,合理设计任务目标,大力推进“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的城市地质调查;三是开展城市地质工作要充分结合地方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由郑州市政府主导,中国地质调查局提供技术支撑,多部门分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郑州市地质大数据库、完善顶层合作规划,充分体现多元服务、持续有效的城市地质调查工作试点的示范作用。

    会上,项目组汇报了郑州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2018-2020年)。内容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在郑州开展的城市地质工作及初步成果,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明确了“政府主导、技术支撑”合作原则,进一步阐述了项目总体目标、合作内容、保障措施与预期成果。与会领导和专家就方案内容和项目工作重点、亮点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指出,以郑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为契机,开发建成地质资源合理利用基地,进一步加强成果共享机制体制的研究,建立地质资料汇交与项目成果应用机制,探索形成中央地质调查工作与地方需求无缝对接,共同实施立项合作、业务推进、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服务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打造城市地质“郑州模式”,支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地质工作服务城乡统筹的典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郝爱兵、环境处处长林良俊,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副所长王洪亮,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张永波,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河南省地矿局、郑州市国土资源局、河南地质调查院等领导专家及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

    郑州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2月13日,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校长一行2人到访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等相关事宜进行调研交流。郑州综合利用所党委书记、所长冯安生同志会见了彭金辉校长一行,副所长胡宏杰、王洪亮和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冯安生所长向客人介绍了郑州综合利用所总体情况,彭金辉校长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科研业务等各方面情况,双方就在多个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相关事项进行了深入交谈。

    双方认为,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业性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拥有一流的材料学科和工程学科,双方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强强联合,在云南省铅锌矿、镍矿等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一带一路东南亚有关国家矿产资源调查、分子筛在船舶航运行业的应用等科研领域加强沟通,相互协作,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支撑国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做出更大成绩。

    会上双方还就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联合申请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郑州综合利用所与会人员与彭金辉校长一行就在研项目进展情况、云南兰坪铅锌矿选矿现状、微波在选矿和冶金等行业中的应用情况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会后,彭金辉校长一行还参观了郑州综合利用所高新区基地、航天专用分子筛实验室和研究所各专业实验室。

    座谈会现场 

    参观实验室 

    与科研人员交流 

    昆明理工大学彭金辉校长到访郑州综合利用所

    为进一步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梳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下一步工作计划, 10月13-1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组织召开了二级项目“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中期进展交流暨项目质量成果检查会。来自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发展研究中心、西安中心、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和领导参加会议。

    二级项目负责人谭秀民围绕项目内容、实施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汇报。“祁漫塔格矿集区技术经济概略评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资源可利用性调查与评价”、“祁漫塔格矿集区资源现状及潜力调查”、“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调查”、“祁漫塔格矿集区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对策建议”等研究内容的负责人也分别就相关的任务目标、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做了详细汇报。目前,项目已总结出野马泉工作区主要矿产特征,首次在该区开展1:5万矿山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调查,基本查清了工作区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制定出适合高寒干旱荒漠地区典型铁铜多金属矿、铅锌多金属矿的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初步建立了工作区矿产资源开发子系统仿真模型以及开发规模评价模型。

    与会专家对项目目前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就汇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质询,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宝贵意见。专家指出,项目要进一步加强资料收集和综合分析研究工作,尽快形成年度成果,加强各研究内容间的协调沟通,强化成果集成。郑州综合利用所副所长王洪亮强调,要注重服务于国家需求,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扎扎实实做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努力协调解决问题,将项目做精、做好,树立郑州综合利用所技术支撑单位责任、合作、风险、清廉的形象。

    此次交流会本着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指出了项目存在的不足,扩展了实施思路,明确了成果表达形式以及服务对象,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有力确保了本年度预期成果的顺利完成。

     

    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召开中...

    2015年9月21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举办以“填图与科研”为主题的中国地质大讲堂(第三讲)视频报告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鹏出席视频会议,地调局水环中心各综合管理部门、技术业务部门及后勤服务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林寿发、加拿大地质调查局高级研究员Cees van staal以及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助理李建星分别做题为“加拿大地质调查工作概述——填图与科研(含矿床研究)的关系”、“北美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北部的大地构造演化——系统地质调查的成果”、“中澳合作填图经验与启示”的报告。第二个环节由王涛、王洪亮、计文化、张智勇等几位具有多年从事不同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经验的专家就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条不紊的开展中国的区域地质填图与调查进行讨论发言。与会专家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为职工展示了加拿大地质调查的现状,分享了地质调查工作中地质填图的经验、启示以及科研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更为目前我国地质调查填图方式、方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整场报告会内容充实,气氛活跃,切实让地调局水环中心职工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李文鹏主任最后强调,作为地质调查人员,一定要有“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意识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坚守精神,积极吸取国外先进、成熟的调查方式、方法为我所用,在科学武装自己头脑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软硬实力,按照局“两重一主”的工作安排和任务部署推进各项工作,真正将我们的地质调查工作落到实处,做稳、做大、做强!

    走出去 请进来 科学武装 提升实力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的指示下,2015年9月14日-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组织了中加合作地质填图野外现场研讨会。来自中国和加拿大的15位地质专家在东天山-北山地区进行了地质填图踏勘和野外现场研讨,重点考察了东天山-北山各主要构造单元的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特征,考察了部分铁、铜镍矿床、矿点,共同分析了制约找矿突破存在的基础地质问题,并集中交流了中、加两国地质填图理念、技术方法、合作方式、人才培养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在7天的考察和研讨中,双方围绕现代地质填图取得了以下共识:

    一是地质填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制约资源、环境、灾害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通过填图,客观填绘地层、岩石、构造地质体,提升对区域地质的认知,进而服务于地质找矿、环境保护和灾害治理。

    二是地质填图一定是调查、研究的紧密结合,地质体填绘及其相互接触关系的准确认知既是调查也是研究,主要地质体时代、沉积环境、构造环境、形成演化过程等属性的认知更需要野外详细调查和室内的深入研究。

    三是开展国际地质填图合作很有必要。通过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吸收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促进我国地质填图的进步,同时可以展示我国独特、复杂的地质特征和填图人员的优势,不断增加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影响力。

    四是地质填图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渠道。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了对于核心骨干,采用地域固定、长期积累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区域人才成长;同时,与大学合作,引入学生从事地质填图,并完成学位论文,既夯实了学生野外一手资料收集的能力,又训练了其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地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中、加地质填图野外现场研讨会的举办,为开启两国区域地质调查领域合作初步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促进我国地质填图的革新,有助于聚焦资源、环境的关键基础地质问题,有助于提升服务社会和地质科学的能力和水平,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林寿发教授、加拿大地质调查局Cees van Staal 高级研究员、西安地调中心王涛副主任、地科院地质所所长助理计文化、地调局基础调查部张志勇处长、王洪亮主任助理、武汉地调中心所长助理李建星、南京地调中心区调主管张彦杰、成都地调中心王保弟、天津地调中心滕学建、沈阳地调中心江斌、地科院地质所贺振宇等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野外现场研讨会。贺振宇博士及其团队具体组织了活动,西安地调中心调集了车辆,提供了良好的安全保障。






    中加合作地质填图野外现场研讨会圆满结束
        为落实地调局油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部署,推进新理论、新方法在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水平,2015年4月20日~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成都成功举办了页岩气调查评价技术培训班。

      中国地调局总工室副巡视员白冶、资源评价部主任助理王洪亮、油气调查中心主任、能源计划协调人叶建良、成都地调中心主任徐学义、书记王剑等领导出席了培训开班和结业仪式。

      培训班邀请我国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院士等知名专家团队为学员讲授页岩气调查评价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培训班上,资源评价部能源处尹成明教授级高工做了《公益性油气资源调查战略思考及技术要求》的专题报告,阐述了地调局党组对能源资源的战略布局、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的定位和部署方向以及有关技术要求等。培训专家分别从陆域能源地质调查计划部署方案、南方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工作安排、上扬子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现状与进展、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沉积与岩相古地理工作方法、页岩气地震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方法、页岩气电磁法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方法、页岩气综合测录井技术方法、页岩气分析测试技术方法、我国页岩气田勘查开发典型案例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专题报告。

      培训人员涵盖能源计划工程首席、项目、子项目负责人及部分业务骨干。与会学员认为这次培训非常必要,效果十分显著,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学习平台,并将促进新理论、新方法在页岩气调查评价工作中的应用。

      来自中国地调局直属单位,各省地勘单位、相关行业地勘单位和地质院校的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何继善院士在培训班上授课


    培训会场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功举办页岩气调查评价技术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