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地调中心”)地球物理团队首次成功完成了青藏高原昂仁地区高海拔、深切割地形条件下的无人机航磁探测任务。

    该工作区海拔高、地形切割大,最低海拔4700米,最高海拔6000米,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航磁测量难度大。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此次高原探测任务,工作组首先在凉山州会理地区进行了飞行培训试验,确保熟悉掌握航线布设方法、无人机操作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此次工作区域的高海拔、深切割、低气温、低气压对小型旋翼无人机飞行时长、飞行高度和飞行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极端地形条件下的飞行案例并不多。工作组的同志们克服了身体上的不适、飞行任务上的精神压力,圆满完成了此次飞行任务。

    在飞行任务中,为了抓住飞行时间窗口,工作组没有时间进行演练。“演练即实战。”工作组早上六点即从营地出发,到达预设地点后,大家根据分工,搬运设备、登山瞭望、安装调试探测设备……有条不紊、各司其职。

    “起飞”,随着操作手的口令,搭载有探测光泵等设备的旋翼无人机顺利腾空。随着无人机飞行高度的不断攀升,5000米、5200米、5500米、6000米,工作组的同志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紧张地盯着无人机的飞行情况。每一条航线一旦顺利完成,待无人机一落地,大家便检查飞行数据,传输探测数据,更换无人机电池。

    在经历了国庆前后两个时间段的飞行后,工作组顺利完成了60平方千米的探测任务。无人机采用粗粒度仿地飞行,距地面高度120米,实际起飞海拔4700米,最高飞行高度6050米,垂直升限1350米,共飞行6架次,经历了一次光泵因低温暂停工作的技术故障,克服了及时更换电池的保障困难,形成了一套高海拔、深切割地区的无人机航磁探测数据采集流程和操作方法,提出了无人机存在的一些短板问题,为下一步更多区块的探测奠定了扎实基础。

    此次任务的顺利完成,体现了成都地调中心地球物理团队和无人机团队团结合作、不畏艰苦的精神,体现了无人机航空物探的高效率和未来的装备发展方向,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无人机航磁测量培训试验

    测线布置

    起飞准备

    高原雪山无人机探测剪影

    成都地调中心首次成功实现青藏高原无人机航磁探测

    7月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各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重要岗位人员开展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参观了青岛市黄岛区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期间,参加活动人员认真聆听了基地讲解员的详细介绍,现场通过典型安全事故回顾、虚拟灭火和火场逃生体验、安全生产知识抢答、消防器材展示和火灾预防等学习和体验性项目,熟悉掌握了各型灭火器的使用条件和各种消防器材的用途、熟悉认知了各种安全标牌的指示意义,丰富了事故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

    本次参观活动是青岛海洋所“安全月”系列宣传教育培训活动之一,目的是通过推进部门安全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拓展全所应急能力建设。

    据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是青岛市唯一、山东省一流的专业化安全警示教育基地,主要包括安全警示教育馆和培训中心两大板块。安全警示教育馆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题,包括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区、法规政策宣传区、消防安全展示区、安全生产体验教育区、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区、安全生产知识抢答区和治安教育区;培训中心主要开展从业人员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社区居民法规政策教育、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技能培训。

     

    参观人员模拟使用消防器材

    青岛海洋所组织参观安全警示教育基地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地调局环境监测院、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资源学院周仰效教授,在北京举办了水文地质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培训班。培训受到相关单位的热烈响应,来自地调局水环中心、地调局监测院、北京市环境监测总站、地调局天津中心、地调局沈阳中心、地调局南京中心、地调局成都中心、地调局西安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十多家单位60名野外一线的地质调查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得到了地调局和相关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地调局科外部吴珍汉主任、地调局监测院郝爱兵副院长、地调局水环中心李文鹏主任出席了培训开班仪式并进行了讲话,对培训的内容、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向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

    本次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应用地质统计方法分析刻画监测数据的特征、应用相关分析建立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检验探测变量的趋势变化、应用变差函数分析变量的空间变异性、应用克里金方法绘制等值线图等内容,旨在提升水文地质填图、水化学调查监测评价等项目承担人员调查与监测数据分析的技术能力,提高地质调查成果水平。

    培训采取讲、练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周仰效教授带领大家通过实例对数据分析的方法、步骤、要求、结果逐步进行解析和示范,学员同步进行演练,并学以致用,用提前准备好的地质调查数据分组进行应用练习;同时,周仰效教授就水文地质含水层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构建以及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中重点关注问题进行了讲解,并与学员就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难点进行了交流、答疑;最后,通过分组汇报的方式对本次培训结果进行了考核。60位学员均通过了本次培训考核,并获得培训证书。

    本次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培训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培训方式灵活互动,老师讲的生动、具体,学员们学的认真、主动。通过引进国际高端学术专家,开展针对性、实战性的技术人才培训,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熟悉掌握了实用性的工作技术方法,了解了国际前沿的地学动态,开拓了工作思路和视野,对地质调查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和地质调查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开班仪式  

    培训现场

     

    颁发证书

     

    水文地质调查数据统计应用培训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