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3月22日-24日,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邀请有关专家在桂林市兴安县对“桂东北地区1:5万航空物探调查”子项目进行野外资料验收。

    该子项目隶属于由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担的二级项目“秦岭及天山等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2016年度共飞行108个架次,完成测线工作量41073千米,测量磁物性点312处、放射性物性点307处,采集并测定岩石磁定向标本48块,完成了设计的全部工作量。验收组查阅了各项原始资料和记录,抽查了部分测量数据和日变数据等资料,认为子项目各项测量指标均达到相关行业规范和设计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给予“优秀”评价。

    子项目的顺利完成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等工作提供了高质量的地球物理资料。

    桂东北地区1:5万航空物探调查子项目完成野外资料验收...

    3月7-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在天津大神堂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域(水深2-3m)开展了极浅海水域基于多波束-侧扫一体化多相位识别技术的地形地貌测量。试验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组织,联合劳雷工业公司、美国EdgeTech公司、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天津渤海水产研究所、天津海事测绘中心、中海油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协作实施。

    该试验是国际最新的多相位识别技术(Multi-Phase Echo Sounder, MPES)在国内极浅水海岸带地质调查领域的首次使用。MPES技术基于10波束接收换能器与800个海底的侧扫相位数据识别进行整合运算,突破了多波束测深宽度限制和传统相干声纳测深精度限制,被称为“测深型侧扫系统”。试验结果显示:MPES多波束测深宽度与水深比(宽深比)达10-12倍,其旁侧声纳扫测宽深比达到120倍以上,各项测量指标和效果均达到预期。MPES技术在深浅变化复杂、海面障碍物频出的海岸带地区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大幅提高滩浅海地形地貌调查的效率及成果表达的可视性。

    海上测量试验过程中,七家协作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座谈,一致表示要加强业务沟通与协作,共同服务京津冀海岸带的地质安全保障与生态环境保护。天津地调中心将继续瞄准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海岸带调查技术,努力突破滩浅海调查技术瓶颈,支持引领我国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

      

    天津地调中心开展极浅海地形地貌多波束侧扫一体化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