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20年9月24日,经中央编办、自然资源部批准,由原武警黄金第八支队组建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乌鲁木齐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召开成立大会宣布领导班子任职文件。这标志着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中心改革整编工作进入新阶段,发展建设跨入新征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李雪辉在成立大会上讲话,充分肯定乌鲁木齐中心在过去建设发展中的成绩,并就下步转制落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挥中心原秘群处处长侯志刚宣读了乌鲁木齐中心首届党委成立和班子成员任职的通知。大会由乌鲁木齐中心党委书记赵毅主持,并代表第一届党委班子作了表态发言。

    局指挥中心纪委书记、党委委员李雪辉与乌鲁木齐中心党委书记赵毅共同为中心揭牌

    原武警黄金第八支队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515团,1979年正式组建,1985年划归武警序列,1988年从湖南省洞口县进驻新疆乌鲁木齐,进疆30多年来,部队以天山南北为主要工作区,辐射青海、内蒙古、甘肃3省,开展黄金地质勘探工作,累积探明金资源量130余吨、铜资源量5万余吨,为新疆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国家民委和自治区政府表彰。2011年,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沼泽遍布的阿尔泰山,冰雪覆盖的西天山,人迹罕至的昆仑高原,官兵遇苦不言、遇险不畏、遇难不退,一次次战胜艰难困苦,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在“三山两盆”留下了黄金部队官兵的“金色足迹”。

    转制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昔日的寻金劲旅脱下戎装,重新出发,大步迈向更广阔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战场,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新疆的又一支生力军。2019年,着眼服务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能,聚焦新时代地质调查“三个转变”,积极投身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兴领域,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挺进昆仑高原攻坚区开展矿调任务,涉入戈壁荒漠开展生态地质调查,分赴5省区开展森林蓄积量调查,在全疆范围内开展草原资源调查,队伍上下齐心协力,一线人员不畏艰难,各项任务稳步推进。2020年,率先在塔里木盆地实施固沙改土应用示范工程,积极为南疆地区盐渍化区生态修复治理探索经验。

    挂牌成立后,乌鲁木齐中心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自然资源部有关文件精神,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直属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积极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长期观测和研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生态地质调查和生态保护修复,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以及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应用地质调查等10类任务,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装备精良、技术过硬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专业化队伍,全力支撑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成立大会和挂牌仪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式挂...

    按照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组建驻守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有关工作要求,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专家组驻守湖南,支撑服务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专家组分别于6月22-25日、7月13-21日驻守湖南,指导、督促地方落实责任,协助开展趋势预测、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等日常防灾工作。期间,专家组与当地相关部门对接,共同商讨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定了应急工作安排及方案。

    截至7月21,湖南省共发生地质灾害576起,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3534万元。专家组先后赴湖南省汛期受灾严重的邵阳市、怀化市、常德市、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对洞口县楠木山泥石流、洪江县河水岭滑坡、石门县雷家山滑坡、桑植县蔡家峪村滑坡、永顺县雷打岩崩塌、梁峰加油站滑坡等6处地质灾害开展巡排查,对多处新生地质灾害开展应急调查,对不同险情提出近期雨季应急处置建议、监测方案及后期消除风险措施。

    针对成功避险的石门县雷家山滑坡,专家组建议加强滑坡现场管制,严控行人及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加强现场及周边斜坡稳定性排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根据巡查情况,合理划定危险区范围。

    针对险情重大的永顺县雷打岩崩塌,专家组提出核查崩塌堆积体整体稳定性及软土路基稳定性,分析崩塌机制,勘察隐伏岩溶发育情况,充分论证崩塌体能否形成堰塞湖的可能性,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对崩塌堆积体(岩块)实施破拆分解、组织提升外运,治理之前应设置专人专班,加强形变监测和道路通行管制。相关措施建议得到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及湘西州自然资源局高度肯定。

    在湖南省各级政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及驻守专家组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9起。专家组再接再厉,认真总结了6-7月份以来湖南省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分布区域,深入分析了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规律,将继续坚守“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时刻保持战时应对状态,密切关注降雨信息和灾情险情报告,开展雨后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为湖南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服务。

    专家组与湖南省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开展技术交流

    专家组在永顺县雷打岩崩塌现场指导应急处置

    武汉地调中心驻守湖南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组支撑汛期地...

    2020年6月21-25日,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建2个工作组,赴湖北省、湖南省开展主汛期地质灾害调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工作组向湖北省和湖南省有关部门传达了自然资源部对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部视频会议、部领导重要指示精神,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共同研判了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交流了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及应急处置工作经验。

    期间,工作组奔赴湖北省咸宁市、黄石市、黄冈市和湖南省邵阳市、怀化市等强降雨地区,冒雨对湖北省赤壁东洲大道滑坡、古战场危岩体、大冶水南湾岩溶塌陷和湖南省洞口县楠木山泥石流、洪江县河水岭滑坡等地质灾害进行了现场调查,查阅了地质灾害巡排查和预警预报日志、网格化管理资料、防灾明白卡、防灾预案等,针对地质灾害规模、稳定现状和发展趋势,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极端降雨天气条件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加密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适时组织避险搬迁等防治建议,全力支撑和指导地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湖北工作组现场查看水南湾岩溶塌陷的填料 

    湖南工作组在洪江县湾溪乡河水岭滑坡调研指导

    武汉地调中心全力支撑湖北湖南主汛期地质灾害调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