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廊坊物化探所、北京勘察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和北京信科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泥质海岸带地区地质调查方法试验取得初步成效。

    试验选在天津滨海泥质滩浅海地区,开展了“海洋滩涂两栖测量平台”搭载多种地球物理仪器工作有效性试验、滩涂区电法勘探有效性试验,取得四方面成果:一是借助“海洋滩涂两栖测量平台”在泥质滩涂区高效完成电法布极跑极、仪器安置回收,解决了泥质滩涂区人行困难、工作难以开展的难题;二是成功开展了水深小于2米普通船舶无法到达的区域的底质取样试验、浅层地质剖面调查试验、水深测量试验、侧扫试验、RTK测量试验;三是KGR电法获得极低阻海水覆盖区较高分辨率有效的地层地电信息,首次通过涨潮、落潮不同时期同点位电位差对比试验,初步认为海水涨潮期电阻率普遍比落潮期低20%;四是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在该区获得280米以浅地电信息、分层较好,下一步结合大地电磁测深(MT)提高探测深度。

    本次综合试验,解决了交通工具和探测手段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初步建立了在水深小于2米的泥质滩浅海区物探测量等技术方法,为泥质海岸带地质调查提供了示范。

     

    开展系列实验(一)

     开展系列实验(二)

    天津地调中心引进新装备助力泥质滩涂区物探测量取得...

    为适应当前地质调查工作改革的需要,借鉴和学习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相关经验,近日,地调局发展中心情报室邀请了经济地质学家学会(SEG)前主席、美国地质调查局丹佛中心高级研究员理查德.J.戈德法布(Richard J. Goldfarb)就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项目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座谈。

    戈德法布研究员自1980年起在美国地调局工作,在1985到1995年间曾担任丹佛中心的负责人,不仅是矿产资源领域的知名科学家,也亲历了美国地调局三十多年间的发展。他认为,在目前科研经费缩减、成果求快的大趋势下,美国地调局的基础科研工作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数据集成工作,科研实力已不再是巅峰状态,然而它依然是一个世界领先的科研机构。美国地调局的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与我们有着共同之处,包括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根据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员工考核等,但同时它又在工作开展和经费使用上给了科学家们足够的自由。在成果评价方面,美国地调局更加注重个人层面而非项目层面,考量的是个人对项目工作的贡献,使用同行评议的晋升机制,成果向社会大众公开,接受用户的评判。

    戈德法布研究员坦诚的态度和生动的讲述让大家收获了许多在书本和网络上难以获得的信息,开阔了眼界,为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体制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座谈会气氛热烈。中心副主任施俊法,战略部及管理处(室)相关职工参加了此次座谈。

    员与USGS丹佛中心高级研究员理查德.J.戈德法布进行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