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赵元艺研究员等编著的《上黑龙江盆地铜(金)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由地质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该书主要针对上黑龙江盆地典型矿床开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一是系统研究了上黑龙江盆地的虎拉林金矿、砂宝斯金矿、龙沟河金矿、二十一站铜(金)矿以及潮满林场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年代学、成矿规律等,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型。二是将上黑龙江盆地及邻区划分为4个成矿系统,分别为晚侏罗世铜铅锌成矿系统、早白垩世金矿成矿系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金矿成矿系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锑矿成矿系统。三是研究了上黑龙江盆地各成矿系统的物质组成与成矿过程,指出在上黑龙江盆地及邻区应重点对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两个时段的埃达克质岩体开展找矿工作。

    上黑龙江盆地位于我国东北Ⅲ级金属成矿带“上黑龙江金-铜成矿带”,成矿条件十分优越。盆地内现已经发现砂宝斯金矿、二十一铜(金)矿等多个矿床(点),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著作的出版发行,可为进一步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上黑龙江盆地铜(金)成矿系统物质组成与过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