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9月20日-2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织专家在江苏省南通市对“江苏沿岸滩涂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试点)”二级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验收专家组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吉林大学等多家单位的地球物理专家组成。

    验收过程中,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野外工作汇报,观看了依托于气垫船平台的滩浅海AMT拖拽连续测量视频,查阅了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文件、物探仪器检定记录、野外施工班报、原始记录本、野外监控记录等原始资料,对比资料的初步处理结果,肯定了原始数据的质量和地质意义。

    项目围绕滩涂区特殊地质、地貌条件,开展了地震、电磁和无人机航磁等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技术试验,在全面完成项目实物工作量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适用于泥质、砂质滩涂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有效技术和方法组合,并编制了滩涂区地球物理测量技术指南,实现了陆海统筹地球物理调查技术的突破。

    检查组认为二级项目完成了2016-2018年度下达的地震、电磁、航磁等野外实物工作量,野外工作布置合理,原始资料齐全,记录规范清晰,专家组一致同意对项目的野外工作予以通过验收,对项目野外工作质量和取得的原始资料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

     

     

     
     
    “江苏沿岸滩涂区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试点)”项目顺...

    2018年7月18-2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织专家对“松辽外围西部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所、沈阳地调中心、物化探所、东北项目办以及中石油大庆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地球物理和油气地质专家组成。

    专家组重点在野外现场对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设计、接收排列铺设、井炮震源激发、地震仪器记录、质量监控等进行了系统检查。

    会上,项目组对野外工作进行汇报,专家组查阅了项目的物理点GPS测量放样资料、物探仪器检定记录、野外监控记录、现场处理剖面等原始资料,审核了原始资料目录清单,对项目2016-2018年的地球物理原始资料进行了审议验收。

    经过对项目提交的原始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专家组对项目野外工作质量和取得的原始资料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并在加强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深化地震数据精细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截止到7月21日,项目组在重力剖面测量、磁法剖面测量、大地电磁测深、二维地震调查剖面测量方面全部完成了设计工作量。项目阶段性成果清晰地揭示了火山岩盖层下沉积地层展布特征和构造样式,为下一步井位论证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支撑了松辽外围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工作。

    项目方法技术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原始资料齐全可靠、记录规范清晰,阶段性成果突出,基本实现了项目的总体目标任务。专家组一致同意对项目的野外工作予以通过验收。

     

     
    松辽外围西部盆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通过野外验收

    2017年9月28日-30日,为贯彻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3号),推进资质认定新制度的有效实施,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组织开展了内部审查工作。

    此次内审严格按照资质认定相关流程进行,检查内容涵盖2017年新版质量手册颁布以来体系转版工作、管理体系运行、检测工作等情况。评审组现场检查了实验室硬件环境、仪器设备检定及期间校核、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情况,重点审核了中心申请的检测能力和执行的技术标准;审查了新转版的管理体系文件;查阅了管理体系运行记录、仪器设备档案、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人员档案等。评审组对2017年新版质量手册颁布以来体系转版工作及管理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予以了肯定,同时指出了实验室环境监测、部分仪器工作状态标识、人员档案履历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审查邀请检验检测机构专家莅临指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室和岩矿测试室全体人员参加。

    此次内审是2016年复查换证以及2017年新版质量手册颁布以来,中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开展的一次全面的内部审查。通过审查,全体实验测试人员进一步掌握了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新版评审准则的相关要求,为确保“严谨、准确、立信、创品牌,管理、技术、服务、争一流”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奠定了基础。

    image001

    检查样品间

     
    中南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开展内审工作

    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目前在新疆哈密执行“东天山黄山-启鑫地区航空物探(磁梯度、放)测量”任务,自7月20日完成首架次飞行以来,项目组克服高温和空域管制等困难,已完成3个架次测线飞行,累计工作量1069千米,数据质量合格,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要求。

    为保证测量任务的顺利开展,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5月初,项目组到哈尔滨飞龙通用航空公司基地完成了飞机改装和综合测量系统的集成。6月中下旬,在石家庄大郭村机场完成了测量系统的能谱标定,并取得合格的能谱检定证书。7月初,项目组抵达哈密,积极与飞行公司和空域管制部门协调,并完成了日变站选址、24小时静态观测、补偿飞行、试验视察飞行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为飞行测量的正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子项目隶属于“秦岭及天山等重点成矿区带航空物探调查”二级项目,2017年度设计工作量24000公里,将将获取测区1:1万高精度航空磁梯度和放射性数据,为天山重点成矿区带的矿产资源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学研究提供地球物理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为找矿突破提供基础支撑。

     

    进行飞机改装 

     

     项目首架次飞行 

     
    东天山地区航空物探综合测量工作进展顺利

    近日,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资源环境监督检测中心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红水河上游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组的协助下,在云南省富源县建立了野外现场分析实验平台。

    该实验平台配备了离子色谱仪、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火焰光度计等中小型仪器设备,所用仪器设备全部经过相关计量部门的检定或校准,符合计量认证有关要求,可以确保分析结果满足行业质量管理规范(DZ/T 0130-2006)的要求。此次建立的野外现场分析平台,主要进行岩溶水质样品的全分析,能够现场分析的水质测试项目有17项。

    野外现场分析实验平台试点的建立,是部岩溶地质资源环境监督检测中心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不仅能解决岩溶水质样品因长时间放置引起常量离子(例如:钙离子、碳酸氢根)及易变组分(例如:亚硝酸根、铵根)变化的问题,而且也可缓解因室内实验场地不足而带来的测试压力。野外现场实验平台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水质样品分析测试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地科院岩溶所的地质调查项目提供了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更好地发挥了实验测试的技术支撑作用。

     

    离子色谱仪

     

    分光光度计

    滴定分析

    部岩溶地质资源环境监督检测中心建立野外现场分析实...

    10月14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传来喜讯,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顺利通过多目标54项指标的盲样考核和现场资料审核,取得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测试资质。该资质是乌鲁木齐中心继今年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扩项评审后,取得的又一阶段性重要成果。该资质的取得,标志着乌鲁木齐中心具备了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的能力,成为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所属12家实验室中第三家、也是全疆第三家取得该项分析测试能力资质的单位。

    年初以来,乌鲁木齐中心党委着眼服务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对标指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总体建设方案要求,结合单位转制后分析测试业务百业待兴的实际,重新组建了化验分析团队,制定了“一年恢复能力,三年满足需求,五年特色发展”的建设目标。先后启用原有主力测试设备180余台(套),投入100余万元,购置了一批急需设备设施和标准物质,严密组织各类设备的维修维护及检定校准工作,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着眼能力建设和提升队伍素质,乌鲁木齐中心先后抽调20余名技术骨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培训,与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测试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交流关系。针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测试,中心派出技术人员在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测试中心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一对一”师带徒学习,为多目标考核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底,分析测试实验室召开动员大会,宣布《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检测资质考核实施方案》,提出“增强志气、骨气、底气,接续奋斗一百天,通过多目标考核”的口号,并把此次考核工作贯穿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励全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

    在接下来的100天里,乌鲁木齐中心实验室全体人员反复研讨配套方案,夜以继日模拟练习,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把握“人、机、料、法、环、测”等关键环节,攻克了技术难题。8月16日,乌鲁木齐中心顺利通过了考核所需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扩项评审。10月1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考核组专家对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盲样考核和现场资料审核后,经评价确认:30件考核盲样的54项指标检测结果单次合格率达到考核要求,其中50个元素合格率为100%,3个元素合格率为96.7%,1个元素的合格率为93.3%,符合相关规范和管理办法考核要求。

    据悉,下一步乌鲁木齐中心将立足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支撑调查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等业务,发挥驻疆单位地缘优势,在无机物检测领域深耕的基础上,拓展地下水、有机及微生物分析测试领域,努力建设成为西北干旱区地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特色实验室,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事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ͼƬ

     

     
    中国地质调查局乌鲁木齐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分析测...

    2020年9月,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三位审核专家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再认证审核工作。

    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专家组依据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合所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有关认证要求,对所领导层、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含质量管理办公室)等8个管理部门和航空物探研究室、矿产资源勘查研究室、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室等6个业务处室共14个部门进行了现场审核。审核采取现场提问、审阅文件和查看记录等多种方式,围绕体系覆盖范围内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资源的管理、项目的管理和过程控制、外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控制、绩效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等方面展开。

    通过审核,审核组一致认为所领导层对质量管理工作重视,员工整体素质高、科研能力强,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满意,数据分析和绩效考评到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没有发现明显的不符合,批准再认证。审核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该所承担的项目中原始记录如何完善、质量目标和工作任务目标如何有机融合、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与建议。

    物化探所主要负责人认为审核组发现的问题准确、提出的建议中肯,对该所业务和行政管理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各部门要针对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切实加强改进落实工作;二是要加强对新标准全面系统的学习,强化质量管理意识,使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深入到每位职工心中,落实到开展工作的具体行动中。

    物化探所顺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再认证审核

    为进一步提高分析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实验测试质量管理,2019年3月22日和2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举办了《实验室扩项评审》、《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等相关知识培训。

    3月22日上午,在实验测试中心二楼会议室,何炼主任就《实验室扩项评审》前期筹备、注意事项,从分析方法确认、人员培训上岗、设备检定、设施环境要求等诸多因素进行一一讲解,使扩项后实验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有序。

    3月25日,原辽宁省地矿研究院付国民教授针对新改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与旧版发生的变化进行讲解,从主体结构、评审准则、条款、过渡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新版(RB/T214-2017)的特点及要求进行解读,对近期实验室程序文件的修改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通过两次培训学习,全体人员对实验室质量控制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按时完成工作的前提,对分析质量有了更强的担当。

     

     
    沈阳地调中心举办2019年实验测试技术及质量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