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一、项目编号:0733-23174083(招标文件编号:0733-23174083)

    二、项目名称:野外作业服装及用品采购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河北省井陉县微水镇南

    中标(成交)金额:2431.8291000(万元)

    供应商名称:际华三五一四制革制鞋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

    中标(成交)金额:790.8221000(万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

    序号

    供应商名称

    货物名称

    货物品牌

    货物型号

    货物数量

    货物单价(元)

    1

    际华三五零二职业装有限公司

    作业服装及用品

    3502

    详见附件

    详见附件

    详见附件

    序号

    供应商名称

    货物名称

    货物品牌

    货物型号

    货物数量

    货物单价(元)

    2

    际华三五一四制革制鞋有限公司

    作业鞋靴

    3514

    详见附件

    详见附件

    详见附件

    五、评审专家(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名单:

    王立新、陈继红、石鑑、杨萌、吴容、李小杰、秦洁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本项目代理费收费标准:收费标准按招标文件所提供的货物项目收费标准下浮20%执行

    本项目代理费总金额:20.228600 万元(人民币)

    七、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八、其它补充事宜

    九、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45号

    联系方式:蔺老师,010-58584753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中信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南路6号京城大厦A座8层

    联系方式:李玲丽、王磊、位奎奎、符群慕;010-84865055-161、205、203、156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李玲丽、王磊、位奎奎、符群慕

    电 话:  010-84865055-161、205、203、156

    附件下载:中国地质调查局及下属单位共44家单位中标金额统计表.docx

    附件下载:【招标文件 第1包】-野外作业服装及用品采购 -作业服装及用品-发布稿.pdf

    附件下载:分项报价表-第2包.pdf

    附件下载:分项报价表-第1包.pdf

    附件下载:【招标文件 第2包】-野外作业服装及用品采购-作业鞋靴-发布稿.pdf

    中国地质调查局野外作业服装及用品采购中标公告

    围绕城市地质风险识别议题交流讨论发言(环境监测院李小磊)

     

    城市地质风险识别议题交流讨论发言(环境监测院李小磊)...

    1月25日,共青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共青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会议认为,第二届团委在部、局直属机关团委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和地质灾害应急等中心工作,积极团结广大团员和青年干部职工,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地质特色、青年特点的工作,在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引领青年干事创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大会选举刘滨、李小磊、王俊豪、崔霖峰和陈一超5名同志为共青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新一届团委表示,要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为出发点,以“坚持政治性、凝聚先进性、深入群众性”为原则,紧紧围绕环境监测院各项重点工作,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继续团结广大团员和青年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实现新时代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事业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议强调,此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环境监测院青年工作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踏上了新的征程。新一届团委要认真履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规定的职责任务,保障好团员权利,组织好青年活动,继续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进环境监测院各项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广大团员青年要牢记“四个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融入到地质环境调查监测事业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环境监测院第二届团委、人事处、党办主要负责同志和青年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共青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第三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检查组对四川1:25万5幅区调修测项目进行野外现场检查

      地调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质工作的水平;地质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找矿突破。正是缘于这种认识,中国地质调查局决定开展地质调查项目“地毯式”大检查及“质量万里行”活动。
      结束对湖南省地调项目的质量检查后,11月21日~11月26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带队的项目质量检查组一行从湖南省转赴四川省,实地检查了该省1∶25万武都县、平武县、广元市、绵阳市、成都市区调修测项目和攀枝花整装勘查区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
      “要把地质调查最后的成果当做一种产品。在任何时候,质量都是第一位的。”在检查期间,李金发还专门抽出晚上的休息时间接受了同行的新华社、中国财经报、中国矿业报、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媒体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始终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围绕项目管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项目立项、任务书下达、设计编写与审查、野外施工与质量检查、野外验收、报告编写与审查、资料汇交、项目终结等项目管理全过程。2011年,该局还修订和补充了20个与项目管理办法相配套的细则和要求。
      “总体而言,地调项目成果的质量是可以让党和人民放心、令社会满意的,而且近几年以来,质量一直在不断提升。”李金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听取汇报 尽可能地发现问题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此次“质量万里行”的主要目的无疑是为了能尽可能地发现问题,并对之加以改正,从而提高野外工作的质量。
      而在四川省地矿局的总工李树看来,这次检查则是对四川省地质工作质量的一次有力促进。他表示,一直以来,该局和四川省地调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的质量。这次检查一定能更好地完善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
      “希望检查组对我们的质量工作存在的问题毫不客气地提出来,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并认真加以改正。同时,也一如既往地欢迎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李树对记者表示。
      而对于检查组而言,了解“当事人”的做法与认识尤为重要。
      与在湖南省检查地调项目一样,对四川省地调项目的检查也是从听取汇报开始的。11月22日上午,检查组一行分别听取了成都地调中心、四川省地调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就西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四川省地质调查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所做的汇报。
      据介绍,从2000年开始,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从西南各省区抽调了一批熟悉西南地区地质矿产情况的技术管理专家,组建了西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该地区地调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10余年来,项目管理机构和主要的技术骨干力量始终保持了相对稳定。西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还充分发挥退休老专家的作用,吸收中、青年技术骨干,组建了一支覆盖了地质技术各领域和各专业的近200人的专家队伍参与该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各类业务活动。该办公室还联合成都理工大学编写了1∶5万区调工作方法技术培训的教材,目前,编写工作已基本落实。2012年,将全面展开对1∶5万区调项目技术人员的大规模技术培训工作。
      “我们将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加大质量抽查力度,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及时调整项目工作方案,不断提高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质量。”成都地调中心西南地区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齐生茂如是说。
      四川省地调院院长冯健更是从“遵循原则、完善体系,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加强培训、优化管理,过程控制、提高质量”等4个方面介绍了该院的质量管理情况。据他介绍,在每个地调项目立项、设计与报告评审前,该院都会特邀资深技术专家、有关地勘单位的总工程师及院技术管理负责人组成专家组以会审的方式进行初审。该院质量检查组严格按计划安排这些专家深入项目野外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2011年,该院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有37项,其中的6个结题项目中有4个已通过野外验收(获评“优秀”级),2个已提交成果报告并通过终审(获评“优秀”级)。
      记者了解到,四川省1∶25万武都县、平武县、广元市、绵阳市、成都市区调修测项目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中国地调局于2008年11月下达的增量项目。项目任务书要求5个图幅完成修填面积约7856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10月,5个图幅已完成填图面积共62800平方千米。项目组在开展此项目的过程中,对地层、岩浆岩、构造地质等有了新的认识。此外,项目组将地调成果及时应用并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如在开展成都市图幅区调的同时,项目组还与中铁二院密切合作,为四川省灾后重建的重点建设项目成绵城际铁路、川藏铁路等8条铁路提供了盆地第四系分布与划分对比、活动断裂、矿产资源分布等方面的最新的基础调查成果,并得到了好评。
      攀枝花整装勘查区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中的“四川攀西红格外围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工作开展总体顺利,在红格外围初步筛选了5处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基性-超基性赋矿岩体,并高精度磁测圈定了21个大小不等的地磁异常,其中有12个被推断为矿致异常;“四川攀西白马-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为2011年新开项目,由于异常验证工作正在进行,部分工作量尚未完成,但在白马茨达地区正在施工的2个验证钻孔,钻孔验证初步结果与物探推断成果吻合程度高。

    实地检查 检查工作不走过场
      “检查工作不能走过场,一定要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这是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打响‘地毯式、轰炸式’抽查“战役”之初便明确要求的。
      “领队”李金发以身作则,检查组一行更是不敢怠慢。从11月22日下午开始,检查组便从成都市出发奔赴川西北5·12地震重灾区——北川县。
      当日晚上,李金发还与参加此次检查的刘玉书、潘桂棠、侯立玮、李小壮、陈德友等专家一道,在室内分别抽查了项目任务书、设计书、部分剖面记录本、部分填图路线资料(数字填图)、资料记录等原始资料。
      11月22日下午及11月23日上午,检查组相继对北川县五星沟实测构造剖面、北川县桂溪泥盆系地层剖面、北川通口至江油含增地质调查路线进行了野外现场检查。
      每到一处观察点,图幅负责人和填图技术员便实地对照实际材料图向专家介绍情况。检查组及专家更不闲着,时而核定定点位置,时而查看野外原始记录,核实野外地质现象描述、素描图、产状描述等。
      11月24日~11月25日,在李金发副局长临时有公务返京后,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巡视员刘纪选、办公室巡视员胡茂焱等检查组成员仍与刘玉书专家组一道,奔赴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和攀枝花市米易县。
      在德昌县茨达乡,检查组一行来到四川省地矿局405地质队野外驻地,听取白马-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工作进展汇报,审阅了项目原始材料,并来到海拔1957米的白马-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钻探工程施工现场,了解ZK0301验证钻孔施工与编录情况,查看了钻探岩心,并按照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了认真核实和对比。
      在米易县长坡乡,检查组到四川省地矿局106地质队的岩心库,查看了红格外围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钻探岩心和其它实物资料,了解矿体形态及产状等,并就野外施工和原始资料质量、施工进度、三级质量检查、对以往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以及项目承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记者见证了这样一个场景:
      由于检查组和专家组一行要检查的白马-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钻探工程施工现场位于一座十分陡峭的高山之上,队伍在爬山的过程中分成了几个梯队。第一梯队的潘桂棠站在山顶大声对着仍在半山腰、撑着拐杖蹒跚前行的侯立玮喊道:“立玮,我们上来了,你就别上来了,这太险了……”
      与侯立玮同行的四川省地调院基础部主任付小芳在征求侯老的意见后,代为回答的却是:“他说没有问题,一定要上去看看……”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侯老终于到达了山顶,与检查组大部队会和。而他对工作如此认真的态度感染了检查组与被检查单位的每一个人。
      在11月26日召开的四川省地调项目检查总结会上,李树表示,要高度重视检查工作中专家提出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逐步解决好,要按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刘纪选在总结发言中这样表示:各项目组一定要认真对待专家提出的问题,在野外验收的时候,对于专家提出的问题要复查。

    梳理总结 提出整改建议及期望
      出于行程上的考虑,检查组对四川省地调项目质量的点评工作是分项目先后进行的。
      11月24日上午,检查组出具的四川省1∶25万武都县、平武县、广元市、绵阳市、成都市区调修测项目质量检查意见中提到:该项目指导思想、技术路线、技术方法正确,工作布置合理,拟解决的问题重点突出,严格按照设计执行;项目组织保障措施有力,三级质量管理到位,运行规范;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准确,要素齐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突出;项目为震区灾后重建、重大工程地质提供了基础资料。经专家组评定该项目阶段资料成果获得91分,评为“优秀”级。
    即便如此,专家组还是提出了建议:加强综合研究,进一步充实新成果与新认识的依据;深化“塔藏群”建造特征及形成环境查证及图面的表达。
      对于四川攀西红格外围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检查组认为:项目完成工作较多,取得的资料较齐全,项目质量较好。但亦存在一些问题,如填图精度不太高,野外观察不太仔细,资料完善程度不够等。总体而言,该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质量检查体系运行情况良好。项目检查综合质量评分为88分,为“良好”级。
      而对于今年3月25日才下达的四川攀西白马-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调查评价项目,检查组指出:一是构造、接触关系及矿化与蚀变等的野外观察与表述不够,部分编录内容偏简单,地质素描图偏少;二是部分地段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的点线密度控制不够,有效地质点偏少,填图单元划分不够细;三是项目综合研究程度还不够。项目检查综合质量评分为81分,为“良好”级。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陈德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的2个验证孔ZK0301孔和ZK0801孔,从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与物探推断基本吻合,这是非常好的,但对于其中的原因,项目组还没有明确的说法,“这也是该项目分数相对偏低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最后的项目质量检查报告中,专家列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地质基础知识和野外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地质编录质量。二是聘请熟悉工作区的地质技术人员指导地质剖面测制及填图工作;加强与相邻矿床的对比研究。三是选择重要成矿地段加密地质点,以有效控制重要地质体界线及含矿地质体,提高地质填图精度。四是钻探施工进度滞后,建议加快工作进度。五是加强项目工作全过程的综合研究工作。
      “当前,地质调查工作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出好的成果。”李金发在采访中表示,开展“质量万里行”活动就是要让社会更加了解地质调查工作,从而理解并支持这项工作。
      “希望你们新闻媒体向社会客观、公正地报道项目质量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关注并多参加类似的活动。”李金发最后表示。□

    矿业报:“地调成果是产品 质量为先”

        同谱和谐旋律,共舞魅力春天。3月2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届职工文艺汇演在《新时代地质人》嘹亮昂扬的歌声中拉开序幕。局属单位和局机关300余名演职人员参加了演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同志特意从外地赶回北京出席文艺汇演并为获奖节目颁奖。在京的局党组成员、各局属单位领导和近1000余名干部职工观看演出。


        举办职工文艺汇演,是我局实施凝聚力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9年11月开始,已先后在成都、青岛、石家庄组织了三场分组汇演,局属27个单位及局机关近600名演职人员参加了分组汇演,参演节目达到75个。这次文艺汇演就是在分组汇演的基础上,从局机关和27个单位各选调一个节目,集中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并评选优秀节目。


        整个演出现场欢声笑语,掌声雷动,气氛活跃。来自局属27个单位以及局机关的28个节目有序登场,一一亮相,舞蹈、歌曲、双簧、诗歌朗诵、魔术、戏剧、器乐等节目类型丰富多彩。广大演职人员以饱满的激情和娴熟的演技,充分展示了地质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为观众奉献了一台视听盛宴。很多单位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以及地质工作为素材,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体现了“唱响主旋律,展现新风貌”的主题;很多老地质工作者、专家和学者,也都克服困难,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创作和表演,为演出的圆满成功奉献了努力和汗水。


        经过评委的反复研究,慎重评审,武汉地调中心的音乐诗画《征服格拉丹东》、地科院机关女声独唱《祝福祖国》和西安地调中心舞蹈《踏歌》等三个节目获得一等奖,同时有4个节目获得二等奖,5个节目获得三等奖,16个节目获得优秀节目奖。


        文艺汇演结束后,广大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这次汇演既是各单位展示才华、汇报成果的一次盛会,也是对局系统凝聚力、精神风貌的一次大检阅。通过这次文艺汇演,不但丰富了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地调文化建设,同时也增强了局系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将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汪民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宝才致辞

     

    自创音乐诗画《征服格拉丹东》(武汉地调中心)

     

     

    女声独唱《祝福祖国》(地科院机关)

     

     

    舞蹈《踏歌》西安地调中心

     

    (摄影:陈洪根 李小卫)
     

    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一届职工文艺汇演圆满结束